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 ●諸群亮
北京時間26日,法國與丹麥攜手為本屆世界杯貢獻了第一場沒有進球的比賽。現場球迷噓聲不斷,很多觀眾甚至用提前退場來表達心中的憤怒。最終,法國丹麥各取1分攜手出線,而這場無聊至極的比賽也被外界貼上了“默契球”的標簽。
新西蘭“Stuff”網站在賽后評論稱,這場無聊的比賽嚴重影響了國際足聯和世界杯的聲譽,兩支球隊拙劣的表演讓人不禁想起1982年世界杯的“希洪恥辱”,當年的德國和奧地利用一場默契球保證各自的出線資格,國際足聯在這場比賽后進行改革——世界杯小組賽最后一輪的兩場比賽必須同時進行。不過,這樣的改革在法國與丹麥的比賽中無法阻止默契球的發生。
“兩支極具天賦的球隊在場上不斷將球回傳門將”,這就是對本場比賽的精準概括。一位現場的墨西哥球迷說:“這太可恥了,我們期待看到一場精彩的比賽,可他們卻奉獻了一場‘各取所需的表演。”法新社在賽后稱這場比賽是“本屆世界杯開賽以來最糟糕的對決”,英格蘭足壇名宿加里·萊因克爾在社交平臺上嘲諷:“法國和丹麥攜手創造了一個不會被打破的紀錄。”法國《解放報》則評論,看臺上的觀眾不高興了,但德尚還是放棄了讓格列茲曼進球的欲望,他們選擇和丹麥隊攜手微笑。
面對外界指責踢“默契球”,法國隊主帥德尚并沒有在意,他在本場比賽中調整6名首發球員,他強調自己的調整讓球隊實現了既定目標。“面對防守比較兇悍的對手,我們有必要對球員進行保護,沒有必要去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德尚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說道。法國《費加羅報》則對德尚表示理解。“德尚和他的年輕小伙子們順利晉級淘汰賽,完成了首要任務,這就足夠了”。從戰術上看他們還可以做得更好,但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靜,再去糾結與丹麥的零比零意義不大。▲
環球時報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