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山 柳京淑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是二十世紀一位美籍俄裔作曲家,西方現代音樂的重要人物,由其創作的芭蕾舞劇《春之祭》被英國古典音樂雜志《Classical CD Magazine》評選為對西方音樂歷史影響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代表作,取材于俄羅斯民間故事,描述俄羅斯原始部族慶祝春天的祭禮,既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也有強烈的原始表現主義色彩。《春之祭》之所以對二十世紀西方音樂產生巨大的影響,是由于其在音響、節奏、和聲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對之后西方現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就《春之祭》的音樂創作風格進行探討研究,以致對斯特拉文斯基的敬意。
1《春之祭》的原始主義色彩
具有原始主義色彩的音樂是在二十世紀原始主義思想下形成的一種音樂風格,原始主義音樂風格的特點是粗獷、質樸,具有原始的野性與力量。為了表現這種原始主義色彩,斯特拉文斯基在《春之祭》的作曲上大膽采用了復雜多變的節拍和不協和的音響效果,以此來突出《春之祭》的主題,即原始部落的人們在春天來臨之際所進行的祭祀活動。與古典主義音樂的溫文爾雅不同,具有原始主義色彩的《春之祭》所呈現的是一個光怪陸離的音樂世界,用強烈的音樂節奏節拍、刺耳急促的音響,展現出原始人那種發泄欲求的狂暴,體現了原始主義思想所崇尚的那種自然審美心理,而簡單質樸、粗獷強勁、自由灑脫正是《春之祭》的具有的原始主義音樂風格。
2《春之祭》的藝術特點分析
《春之祭》的誕生讓斯特拉文斯基成為了20世紀著名的音樂大師,其在旋律、節奏、和聲、配器等方面的創新,在當時獨具一格,也對后世西方現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作品,這一時期,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創作風格是新民族主義和原始主義風格的結合,體現著俄羅斯民間音樂與民族文化的聯系。《春之祭》的首演在觀眾中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一派人難以接受作品中刺耳的音響、粗獷的節奏、不諧和的和弦等反傳統的音樂元素;而另一派人則對斯特拉文斯基這些反傳統的音樂創作手法大加贊揚。有趣的是,當《春之祭》作為一部交響樂獨立演奏時,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盛贊。
2.1《春之祭》在音樂旋律上的特點分析
在《春之祭》這部作品中,音樂旋律與節奏、和聲等相比較,顯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不是作品最主要的表現手段,但這并不代表斯特拉文斯基不重視音樂中的旋律。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觀念中,“真正能體現作品精髓和本質的恰恰是音樂的旋律。”斯特拉文斯基對于音樂旋律有著高于傳統的理解,他更擅長將旋律作為帶有節奏的樂句來取代多聲部音樂中的高聲部的旋律。在《春之祭》中,古典音樂中常見的細膩起伏、歌唱性的旋律形式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零星、分散的旋律斷句,他用短小的旋律片段和這些旋律片段的單調循環來刻畫作品中原始部落的神秘和粗野氣息,使得作品的旋律更具質樸,更貼近作品的原始主題。
2.2《春之祭》在音樂節奏上的特點分析
節奏是斯特拉文斯基音樂作品創作上的一個最重要、最鮮明的特點,是其音樂創作風格的重要表現。在《春之祭》中,復雜多樣、不對稱的節奏是這部作品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同時也在樂曲的結構上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春之祭》在節奏設計上突破了小節線的限制,突破了強弱規律的限制,節奏變得復雜而多樣,不同樂器在節奏編排上交替出現,節奏變得更為復雜、節拍也更為多變。《春之祭》對各種節拍和節奏進行不斷的變化使用,營造出與作品主題相關的情境氛圍,各種樂器穿插演奏,在復雜的音樂搭配之中呈現出一種非常規的音響節奏效果,營造出各種不同的意境氛圍。但這種非常規并不是沒有規律可循,紛繁錯亂而不混亂,非常規而又規律鮮明的節奏韻律彰顯出了斯特拉文斯基對于不同節奏、節拍的靈活應用,作品最終呈現的是一種非常規而又有規律可循、復雜多樣而又高度統一的音樂創作風格。
2.3《春之祭》在和聲上的特點分析
斯特拉文斯基一直在探索新音樂的道路,嘗試各種新的音樂創作手法,他在創作中強調不協和音的刺激效果。在《春之祭》這部作品中的和聲中使用了大量非傳統的和聲手法。和弦運用的大多數是復雜結構的不協和和弦;多調式的手法等,完全突破了傳統功能和聲的限制。運用非傳統的調式音階、非傳統的和弦結構、非傳統的和聲手法、非傳統的調性方法使音樂產生刺耳的、嘈雜的、不協和的效果。整首樂曲中的旋律較簡單和古樸,大多數旋律是片段性的,很少有完整的結構。樂曲中的和聲和旋律中出現了大量的半音階,不穩定、不協和的和弦,使聽眾產生聽覺上的刺激、不安和緊張。大量運用不協和音及不對稱節奏的使用使音樂顯得時而神秘,時而又充滿了音響的咆哮與刺激。
2.4《春之祭》在配器上的特點分析
在這部作品的配器手法上擺脫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時期的以弦樂組樂器為主的配器手法,將原來不常用的打擊樂器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使用龐大的樂隊,配器上注重開闊樂器新的音響領域,在管樂器的使用中運用這些樂器不常用的、難以演奏的非常規音區,使用樂器的最高和最低音區、顫音和滑音,以及色彩性打擊樂器的使用,產生一種新的音響色彩,使整個音樂產生一種近似野蠻、怪誕的效果,渲染了原始社會的時代背景和宗教儀式的神秘色彩。
3結束語
在西方音樂史上,20世紀的音樂是一個流派紛呈、風格各異的世紀。其中的斯特拉文斯基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獨樹一幟。由于其創作風格的多樣化,對以后出現的各種流派及作曲家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紀獲得榮譽最多的音樂家之一,他的音樂作品數量眾多、風格迥異,在全世界范圍內盛演不衰,也為其后的許多作曲家所廣泛借鑒。《春之祭》這部作品是斯特拉文斯基原始主義音樂風格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西方20世紀現代音樂的一部代表作品。樂曲中所體現的開創性精神和內容與形式上的現代化手法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
參考文獻:
[1]劉星系.淺析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之藝術特征[J].黃河之聲,2015(14):71-72.
[2]陸小兵.論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風格及其《春之祭》的音樂特點[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7(0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