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武菊
摘要:創意法,顧名思義就是具有創造性和新意的方法。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識字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和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能力限制,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選擇是否恰當合適,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因此老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必須運用更有創意的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培養,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識字效果。
關鍵詞:創意法;小學二年級;識字教學
在創意法教育理念當中,明確指出學生在學習能力與學習素質上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老師如果想要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更為有效的提高,就必須對學生個性進行充分的尊重與培養,運用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手段進行識字教學,使學生所受教育能夠使其獲得成長與提高。身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比其他人更加深刻的明白識字教育對學生將來學習的重要意義。語文是一科極其基礎的課程,而識字學習又是其中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漢字其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漢字的學習過程同樣帶有一定的乏味性。這種枯燥與乏味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會對其學習效果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那么老師應該如何使識字教學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得到有效的降低,并增添適當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呢?
一、欲望調動,使學生主動學
欲望和興趣作為學生思維調動的關鍵基礎,更是學生探索知識的推動力量。一旦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具備了一定的求知欲望和了解的興趣,那么學習對學生來說,就不再是學習負擔和學習任務,而是一種學習的樂趣。因此,老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其所運用的教學語言、教學表情、教學動作,以及最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都需要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的實際特征和興趣特點。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和感情更加親密和親近,也能夠使學生對識字學習充滿更多興趣。例如老師在對“溪”“菜”“芽”這一類名詞進行教學時,老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將這一類名詞的圖片展示出來,比如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一把青蔥翠綠的蔬菜、一株發芽的小苗等等。運用這種更加具體生動的圖片展示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與直接的了解該漢字的基本大意,也能夠使識字教學充分脫離枯燥無趣的模式,使學生對該漢字的學習與了解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另外,老師也可以采用設計謎語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的導入,然后讓學生對該謎語進行思考與猜測。例如在學習“瑰”字時,老師就可以這樣設計謎語“國王和小鬼站在一起,打一字”,而在學習“芽”字時,老師可以設計一個“牙齒上面有顆草”的謎語。這種謎語設計的方式,既能夠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密切,也可以使學生充分開動自己的思維與腦筋,更能夠使學生更加充分的投入到謎語的思考與漢字的學習當中,從而使其對每一個漢字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與深入的理解,獲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另外,學生在進行謎語猜測時,自然而然會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探討,這樣也能夠使學生之間的感情與關系得到拉進。
二、形式轉變,玩學結合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中,探討出了小學低年齡階段學生的注意力特點,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且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這一注意力特點就決定了學生無法對某一個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保持長時間的關注。因此,老師需要對自身教學的形式進行充分的轉變。只有在不同學習形式與不同學習方式的轉變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才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滿足。游戲實踐活動作為學生最喜愛和感興趣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模式,老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如果能夠將識字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當中進行學習,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玩耍。老師需要考慮學生特點,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將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轉變成繪聲繪色的實踐活動,讓枯燥的識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在學習《亡羊補牢》這一篇寓言故事時,老師可以先采用讓學生對這一篇課文進行情景劇表演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的導入,讓學生對這一篇課文的大致情節與內容進行了解,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了錯誤要及時改正,不能抱有僥幸心理,那么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和“亡羊補牢”有關的游戲。老師會先給你們十分鐘的時間將這一節課的生字詞進行學習與了解,讓你們建立一個自己的漢字“牢”,然后老師會隨機說出其中的一個漢字,看看你們的漢字“牢”是不是足夠堅固,是不是存在漏洞。”這種游戲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充分融入這一個游戲當中,并對其中的生字詞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學習。
三、授漁,使學生掌握識字學習方法
由于識字學習是一個相對比較動態的過程,既需要老師教,也需要學生進行學,而識字學習的結果卻是一個靜態內容。為了保證靜態結果更加理想,學生就必須掌握學習這一動態過程的方法。學生只有知道怎么學、學什么,并且愿意學,其識字學習的效果才真正有效。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識字學習時,不能僅僅將漢字的讀音、大意、運用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需要將學習的規律與方法教給學生。
結語:
總而言之,創意教育法的本質就在于創意,在于創造,在于與眾不同。老師應該如何對教學方式進行創造,是老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為了保證識字效果,老師可以采用更加實踐、趣味、生動的識字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識字學習產生濃厚了解欲望。
參考文獻:
[1]李方.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