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麥類等有芒的作物成熟,谷黍類、豆類等作物播種,合稱“芒種”,諧音“忙種”,多在6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度。華北高寒冷涼地區距秋季早霜來臨只剩100天左右,大面積播種即將結束。南部夏收開始。


本刊的技術版面一直受到讀者朋友們的青睞,經常會有農民朋友打電話到編輯部,咨詢一些各方面的技術問題,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小編在此把平時農民朋友提及到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帶著問題走訪專業人士,并請專家予以解答,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也將對農民朋友感興趣的二十四節氣的農事熱點,通過專業權威機構的發布,給大家予以解答!
養兔很快,一年七代。
芒種不開鐮,再過三五天。
四月芒種不種,五月芒種急種。
過了芒種活不多,趕著豬群上山坡。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過了芒種,不可強種。
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后。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草根。
夏天撞破皮,勝似冬天犁一犁。
圈干槽凈,牲口沒病。
芒種早谷晚高粱。
芒種黍子,急種谷。
小滿芒種氣溫熱,產犢要向陰涼撤。
芒種左右,種草種灌。
春天放豬壓住陣,來天放豬星滿天。
南部麥區小麥處于成熟期,初候旱地小麥收獲,二候水地小麥開始收獲,三候收獲完畢,要抓搶有利時機用機械收獲,同是復播夏玉米等作物。小麥在蠟熟末期收獲產量最高,完熟期收獲籽粒易落粒。收完小麥要及時進行小麥秸稈還田,播種玉米,做到收一塊,種一塊。中部麥區小麥入于灌漿中后期,防病蟲、防早衰、防干熱風是重點,為開展“一噴三防”關鍵期。
北方大部分地區春播玉米進行拔節期,需采取追肥、鋤草等措施。谷子、高粱進入間苗、定苗階段。棉花進入現蕾期。北部及高寒冷涼山區仍有糜子、黍子等部分短日期雜糧播種,谷子此時播種還可在收成。
6月中旬果樹新梢停止生長,根系迎業第二次生長高峰,幼果發育、花芽分化。主要管理活動是套袋前噴施殺蟲、殺菌劑,果實套袋,果樹夏季修剪,拉枝整形,及時追肥等。櫻桃進入采收期,按標準分期、分級采收。
隨著氣溫的升高,棚室果菜陸續拉身,應做好棚室內清潔、消毒和修補等工作,以減輕下茬病蟲害。露地蔬菜進入采收盛期。
兔:仔兔出生后1-2天要確保及時吃到初乳。要經常查看母兔乳房和仔兔情況,預防仔兔黃尿病的發生。正常情況下,產箱內糞尿很少,如果發現仔兔糞尿增多、肛門周圍和后肢被毛潮濕腥臭、昏睡不動、停止吮吸,身體癱軟,要馬上采取治療措施,并停止母兔哺乳。
肉牛:夏季喂牛要晝做到飼草多樣化,短草配長草、鮮草配干草,這樣混合均勻,這樣既合牛的胃口,營養也夠全面。
肉羊、絨山羊:春季生產的羔羊陸續進入斷奶期。羔羊體重達到20千克以上或90日齡即可斷奶。
蜜蜂:棗花流蜜,主要蜜粉源苜蓿花,草木樨,輔助蜜粉源有酸棗、西瓜等。棗花后期死蜂嚴重,要注意遮陰,加強通風散縶,晚上往箱底潑水降溫。飼喂蜂群甘草、綠豆、生姜稀糖水,給水盆中添加食鹽。
山西朔州農民朋友問:2018年一代玉米螟的發生趨勢?
答:2018年一代玉米螟總體偏輕發生,中南部玉米主產區有中等發生趨勢。
近日,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根據全省各測報站對玉米螟冬后基數、存活情況及燈下越冬代蛾量調查數據分析,結合春玉米種植生長情況和未來氣象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發布了2018年山西省一代玉米螟發生趨勢預報信息。預報信息顯示,預計一代玉米螟總體為偏輕發生,中部玉米主產區、忻定盆地甜(糯)玉米集中種植區以及南部春玉米產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6.67萬公頃。南部6月上旬,中部、北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入防治適期。
防治建議: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越冬代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心葉末期噴灑蘇云金桿菌制劑,或用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鹽等藥劑及復配劑噴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
(據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

山西興縣農民朋友問:山西省一代草地螟將如何發生?
答:山西省一代草地螟將呈偏輕發生趨勢。
近日,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根據上年草地螟越冬基數調查和近期各地燈下誘蛾情況,結合周邊省草地螟發生動態及山西省夏季氣候預報綜合分析,發布了2018年一代草地螟發生趨勢。預報信息顯示,一代草地螟幼蟲在山西省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
(1)各級植保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做好燈下蛾量監測和田間蟲量調查;
(2)誘殺成蟲,除草滅卵;在草地螟成蟲發生區安裝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等誘殺成蟲,降低越冬代成蟲數量,減少田間落卵量。成蟲產卵后,在卵孵化前結合農事集中中耕除草滅卵,并將雜草帶出田外深埋。
(3)應急防控:對已發生幼蟲的田塊,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20%三唑磷乳油667平方米施100~125毫升,或用總有效成分為20%的甲維·三唑磷乳油667平方米施80~120毫升。田間幼蟲密度低時,可選用Bt乳劑噴霧防治。當田間發生大面積幼蟲時,要及時組織應急專業防治隊對高密度區域進行統一防控。在草地螟嚴重發生區域及草灘周圍,要及時控隔離溝,并噴灑農藥進行藥帶封鎖,阻止幼蟲遷移為害。
(據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
山西清徐農民朋友問:小麥如何能高產?
答:1.澆灌漿水,追灌漿肥。
灌漿期是小麥籽粒產量的最終形成期,對小麥豐產有著重要的影響。此期對水分需求較多,可結合灌水,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5千克。灌漿期是否灌水和追肥也應根據多種因素綜合確定。若小麥灌漿期出現一次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的降雨,可以不澆灌漿水;如果灌漿期降水量很少,可以考慮澆灌漿水。群體偏大、生長過旺、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盡量不澆灌漿水不追肥。
2.噴葉面肥,防干熱風
小麥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葉面追肥可延長小麥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減輕干熱風危害。可用0.4%磷酸二氫鉀加2%~3%尿素混合液,或加其他生態活性肥進行葉面噴施。間隔7天復噴一次,提高千粒重,優化品質。
3.防治病蟲害
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也是提高小麥千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期主要防治對象有麥蚜和小麥白粉病、銹病、赤霉病及葉枯病等。抓住4月下旬5月上旬防病治蟲關鍵時期,對于小麥赤霉病,要堅持“主動出擊”不動搖,全面落實預防控制措施;對于蚜蟲,要切實做到“關口前移、壓前控后”,防治病蟲害可用以下配方:
(1)用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5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毫升+45%苯甲·咪鮮胺25克+98%磷酸二氫鉀100克+0.01%蕓苔素內酯8毫升。
(2)用5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8~1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毫升+25%苯甲·丙環唑乳油30毫升+98%磷酸二氫鉀100克+0.01%蕓苔素內酯8毫升。
(3)用2.5%聯苯菊酯水乳劑80毫升+48%氰烯菌酯·戊唑醇懸浮劑10毫升+98%磷酸二氫鉀100克。
以上配方主要用于防治蚜蟲、白粉病,兼治吸漿蟲、赤霉病、銹病、葉枯病、干熱風。此外,還應及時拔除禾本科雜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