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文
(山西省太原市市政池渠設施管理處 030012)
在省內部分城市的道路建設實踐中,由于部分城市路段地處沿河位置,由于地下水滲透作用長期影響,導致沿河路段的路基土層天然含水量指標較高,部分路段路基土層含水量已經達到軟土級別。在省內以往的軟土路基施工處理實踐中,較為常見的軟土路基病害有以下兩大類:①由于路基基礎承載能力不滿足承載要求,導致路面結構路堤邊坡出現失穩(wěn)問題;②在外部車輛長期荷載作用下,荷載和環(huán)境的耦合作用導致地基結構變形嚴重,路面沉降值超過極限值,嚴重影響道路使用。目前,在省內城市市政道路特殊路基施工處治過程中,較為常見的軟土路基處治方式有以下幾類,即:振動沖擊法、高壓噴射注漿法、混凝土深層攪拌法、夯實法及置換法等。上述軟土路基處治方式相對傳統(tǒng),技術手段成熟,能夠處治不同含水量和孔隙比下的軟土路基,但都需要投入較大人力及物力成本,工程投資量較大。輕質土填充處治技術是近幾年逐步興起的一種軟土路基處治方式,在省內城市軟土路基處治中得到一定的應用。本文以省內城市道路軟土處治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輕質土處治技術的應用情況。
所謂輕質土填充材料就是指其在同等體積狀態(tài)下,自然狀態(tài)下密度值低于一般的天然土質材料。在輕質土填充材料使用實踐中,大部分輕質土一般均經過后期人工加工合成,在原有土體的基礎上添加一定的混合料和外加劑以達到輕質的目的。當前,在省內城市軟土路基施工處治實踐中,常用的人工輕質土類型為EPS輕質土和氣泡式輕質土兩種,上述兩種輕質土的優(yōu)勢在于其土體的密度值、承載強度、剛度及變形性能均能通過調整材料類型和配合比改變,從而達到適應不同工程類型的需要。
EPS是發(fā)泡聚酯乙烯類產品,其通過化學方式將顆粒狀的聚苯乙烯經過發(fā)泡技術制成。EPS發(fā)泡聚酯乙烯具有以下基本特點:①輕質性能,發(fā)泡聚酯乙烯的天然密度在15~20kg/m3,其密度值水平均為天然砂石填筑材料的1/100左右,輕質性能極其突出。②輕質土綜合強度較高,壓縮性能優(yōu)良,在輕質土彈性范圍內,其壓縮綜合強度高達150kN/m2以上。③自身穩(wěn)定性較高,在外荷載作用下,其側向位移值極其有限。④輕質土在外荷載及環(huán)境耦合作用下耐久性良好,具備較高的防滲能力,在低溫反復凍融循環(huán)作用下影響較小。⑤施工便捷,經現場施工實踐檢驗,采用輕質土處治方式從開始處理到最終通車運營,其工期一般能夠控制在4個月以內。
同EPS輕質土相比,經過工程實踐發(fā)現,其更加適用于我省的軟土路基處治實踐,其最早被我國南部沿海城市開發(fā)使用,考慮到其在處治輕質土過程中具備施工工期更短,軟土適用性更高的基本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城市公路軟土路基處治實踐中。以省內東南部某城市沿河公路軟土路基處治施工為例,為了適應該工程項目施工工期較短,軟土路基土質條件較差等特點,經項目處治實踐檢驗發(fā)現,其軟土路基處治效果良好。EPS顆粒混合輕質土施工原理是將EPS顆粒泡沫或者碎片狀態(tài)的土料,其中包括大量的:淤泥、粉土、砂石土及粉煤灰等材料,采用外加水泥或者固化劑的方式提升混合土的綜合性能,加入水后,固化劑與水分發(fā)生化學反應,輕質土顆粒在固化作用下形成改良性土質。改良土具備以下基本特點:①改良土密度值能夠結合處治施工現場情況在800~1200kg/m3內調節(jié);②改性土的綜合承載能力更高,尤其體現在側向抗壓強度指標上,其4周后的側向抗壓強度值可以達到400kPa以上,CBR值能夠超過15;③EPS顆粒土的側向壓縮模量介于3.5~8.5之間,能夠較好地適應軟土路基變形復雜的特點,實現在外荷載作用下的協(xié)同變形;④防水性能較高,尤其在外荷載長期擠壓作用下,土體防水抗?jié)B能力較高。
同其他類型輕質土性質和制作方式不同的是,氣泡輕質土主要是將高性能水泥、水、級配合理的砂和氣泡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后,并最終使其凝固硬化成型,形成滿足填筑條件的成型材料,即:FCB。氣泡輕質土本質上屬于混凝土材料的一種,其中高性能水泥的作用是為了起到固結作用。氣泡輕質土具備以下基本特點:①氣泡輕質土的密度值也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調整,其密度值范圍介于500~800kg/m3;②氣泡輕質土的綜合承載強度值可以在0.4~0.6MPa之間調整,強度值覆蓋范圍更廣;③由于氣泡輕質土屬于混凝土類型中的一種,其性質更加貼近自密實水泥混凝土,因此,氣泡輕質土具有較高的流動性,最大水平輸送距離超過400m以上;④施工便捷,采用氣泡輕質土施工區(qū)域占用小,能夠實現分點處治,且自密實特性顯著,不需要外部設備碾壓,施工作業(yè)面較小。
綜合分析上述三種典型輕質土特性情況,三種典型的輕質土軟土路基處治方式特點歸納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道路路基處治方式技術特點對比
在采用輕質土處治軟土路基過程中,首先必須保證軟土路基段的防排水工作,在反向開挖過程中,應嚴格依照項目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放樣并進行路基開挖,泡沫輕質土路堤位置底部應采用臺階形坡面形式進行放坡處理,并做到精細化開挖,沒開挖一層坡面后應進行相應的整平處治。反向開挖完成后,在輕質土施工前,應對輕質土的基礎底層進行反復碾壓,保證輕質土的路基底部碾壓壓實度高于95%以上。考慮原有施工位置的擋土墻結構的自身穩(wěn)定性較差,采用泡沫輕質土固化后能降低對擋土墻的橫向擠壓力,反向開挖過程中便于保留擋土墻結構。泡沫輕質土施工保護面板采用原有的砌筑式直立擋土墻。泡沫輕質土澆筑前的施工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泡沫輕質土澆筑前的施工流程圖
本文以泡沫輕質土軟土路基處治為研究對象,采用攪拌均勻且發(fā)泡完整的氣泡輕質土進行泵送;在泵送過程中,氣泡輕質土一般經管道運輸或者直接采用泵送管輸送。采用管道運輸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氣泡輕質土的消解情況,在輸送過程中,由于振動效應導致氣泡不斷消解,氣泡輕質土的濕潤特性出現變化,流動性逐步降低。根據現場施工情況,擬采用泵送管輸送技術。為了保證氣泡輕質土的穩(wěn)定性,泵送區(qū)域與施工場地的距離應保持在200m以內。輕質土澆筑過程中,為了保證澆筑的質量和成型性,應充分認識到氣泡輕質土分散性。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控制振動頻率,具體澆筑過程中,可以借助導流槽輔助澆筑,且必須留意輕質土質量,由于氣泡輕質圖在遇水后將快速消解,應防止避免雨天施工。填筑泡沫輕質土過程中,由于自重影響,會導致氣泡壓縮,所以,在填筑過程中泡沫輕質土有時出現緊縮問題,導致濕容重增加,因此,澆筑厚度應控制在0.5~1.2之間。
[1]杜立平,王新岐.土壤固化劑固化石灰土在鹽漬化軟土地區(qū)路基的應用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8):307~309.
[2]潘瑞春,黃瑞章,周新年,等.道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方案選擇研究進展[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10):23~26.
[3]鄭小峰.談泡沫輕質土在工程中的應用及優(yōu)勢[J].山西建筑,2013,39(26):89~90.
[4]盛斌.泡沫輕質土在高等級公路特殊路段的應用[J].公路與汽運,2014(16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