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6月28日報道,原題:事實證明中國多生孩子的努力代價不菲北京希望中國女性多生孩子。事實證明,這是個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目標。當為產假支出資金的生育保險基金首次遭遇(階段性)入不敷出問題后,中國政府已開始采取多種措施支撐其福利系統可持續運行。其實,這種資金不足狀況(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發動多生孩攻勢的結果。
自2016年實行全面“二孩”政策以來,中國幾乎每個省市都延長產假以鼓勵女性多生孩子。去年,中國各地新生兒母親的帶薪產假介于138天至158天之間,而2012年時僅為98天。不過,代表女性打產假官司的北京律師劉曉泉(音)表示,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產假)福利,一些用人單位有可能歧視女性員工,“最終解決方案將是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此類費用。”
隨著中國各地政府為女性提供更慷慨的產假政策,相關的生育保險支出額與日俱增。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全年生育保險基金收入522億元,支出531億元,超支9億元。這是中國2000年開始公布數據以來首次出現此類年度赤字。
盡管中國尚未公布去年的數據,但鑒于去年出生人數同比下降3.5%,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生育保險基金的壓力。不過,即便在尚未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2015年,仍有包括北京在內的3個省市出現此類入不敷出現象。隨著中國官員仔細研究提倡更大家庭和更長產假的長期影響,他們意識到當前這種由用人單位繳納保險金的生育保險體系所面臨的壓力。
中國已在十多個城市開展有關試點工作,將生育保險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以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這或將有助于降低費用。若中國想避免日本和其他亞歐國家面臨的低生育率問題,找到解決生育險入不敷出的途徑,至關重要。▲
(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