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殷淼


從紐約曼哈頓聯合廣場站搭乘L號地鐵線,在布魯克林區的杰弗遜大街站下車,就來到了被譽為“布魯克林涂鴉圣地”的布什維克。漫步街頭,會發現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都有不一樣的風景。在涂鴉作品比較集中的街道兩旁墻壁上,分布著成百上千幅街頭藝術家的涂鴉作品,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露天涂鴉藝術博物館。
風格迥異的涂鴉令人過目不忘
矗立在杰弗遜大街與維科夫大道交叉路口的巨型涂鴉壁畫——“至死不渝”,覆蓋了約40平方米的墻面,兩個經過X光射線透視呈現、分別占據畫幅40%的頭顱相向而望。然而,還是能一眼分辨出男女各自的特征。男生頭發被涂抹成時髦的鮮艷藍色,女生的頭發則是明亮的金黃色,頭上還插了一朵白花,畫面左上方那句“至死不渝(TILLDEATHDOUSPART)”的旁白。
“棕色的面容、厚厚的嘴唇、斜戴的鴨舌帽以及脖子上粗大的銀項鏈……”對比強烈的顏色搭配及精細的繪畫技巧,把一個嘻哈歌手的神情特點刻畫得惟妙惟肖。街角斜對面這幅名為“臭名昭著的老大(NotoriousBIG)”的畫作,是美國流行樂壇十大饒舌歌手之一的克里斯托弗·華萊士的畫像。華萊士在布魯克林區長大,1994年發行的首張專輯“準備去世”讓其成為東海岸嘻哈音樂界的核心人物,一直也是美國亞文化圈備受推崇的代表。
除了上述兩幅巨型涂鴉壁畫,“夢想”“Pinup女孩” “Mochi寵物狗”“唐老鴨”“只不過是一場夢(Itwasalladream)”“沼澤龜(BogTur?tle)”和“特朗普畫像”等都會令人過目不忘。
這些涂鴉作品取材廣泛,風格迥異,主題突出。不僅有人物風景,也有鳥獸魚蟲。創作手法有寫實創意,也有抽象卡通。主題表現更加多元化。
如果“夢想”“Pinup女孩”和“Mochi寵物狗”等作品是個人情感喜好的一種表達的話,“沼澤龜”和“特朗普畫像”則分別傳達了生態環保意識和某種政治傾向的信息。
涂鴉一度為非法地下行動
事實上,以布什維克為代表的美國涂鴉藝術近年來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涂鴉最初以簽名形式出現在城市街墻和地鐵里,如今涂鴉已成為一種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藝術行為,其表現形式夸張、色彩艷麗、創作手法大膽,不拘泥于傳統。涂鴉,曾被不少批評家認為是一種對藝術的破壞形式,在經過上世紀80年
代紐約市政府開展的大規模“清潔運動”后,一度沉寂為非法的地下行動。然而,一些充滿激情、直言不諱和敢于面向社區的涂鴉藝術創作者開始反思如何利用他們的技能去完善這種藝術風格,為“涂鴉正名”,思考如何用他們的作品去表達不僅僅局限于他們自己名字的流行藝術形式。
在布魯克林,這種在思想和行為上的深刻轉變得到充分體現,使涂鴉得到發揚光大。因工業改造,布什維克低廉的房價以及廣闊的被譽為“涂鴉畫布”的空倉庫建筑和墻面成為吸引大批藝術工作者落腳此地的主要原因。據說,只要主題不冒犯兒童和女性,藝術家就能擁有揮灑創意的大量空間。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來布什維克畫畫。藝術家需要將他們的三幅作品進行評估,獲得批準,他們才可以在布什維克的墻上炫耀自己的技能。
因為在布什維克創作的作品終將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所以新興藝術家會通過各種不同形式挑戰街頭藝術風格,彼此激蕩出更多創意火花,時常更新的巨型涂鴉水準極高,這些作品為布什維克取代隔壁威廉斯堡區的“潮人天堂”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更加歐洲化的街頭藝術
近年來,布什維克的涂鴉藝術多元化更趨明顯,正逐步從極具美式風情的高度風格化的文字、標簽延伸發展為更歐洲化的街頭藝術。一些藝術家使用模板創作更精細的作品,包括人物肖像和風景,而另一些藝術家則繼續使用噴漆在城市周圍創作壁畫。快速涂鴉、壁畫涂鴉、紙模涂鴉和廣告畫涂鴉成為比較流行的四種風格類型。
紐約,作為一個由不同宗教、種族和社區構成的大熔爐,布什維克的涂鴉藝術不僅是其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一個縮影,更是其城市發展進程中不可磨滅的一段記憶。▲
環球時報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