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亦超
據臺灣“自由電子報”28日報道,臺“行政院長”賴清德28日表示,1997年臺當局“修憲”后,“臺灣省政府”組織功能及定位“虛級化”,業務與人員均逐漸移轉,“省政府”所在地中興新村的發展隨之停滯。為使有效運用資源,提高行政效能,他決定自2019年起將“省級”機關預算歸零,員額與業務亦將自今年7月1日起移撥至“國發會”等相關“部會”承接。有分析認為,賴清德此舉是邁向實質性“臺獨”。
報道稱,賴清德28日上午主持“行政院院會”時稱,臺灣當局目前共有3個“省級機關”,其中“福建省政府”因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1956年起即“虛級化”;至于“臺灣省政府”及“臺灣省咨議會”的前身“省議會”,自1947年及1951年分別成立以來,在臺灣地方自治發展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過在今年3月,賴清德卻曾表達過這樣的想法:當時,一向持“急獨”主張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質詢賴清德,“臺灣省政府”英文官方網站上將臺灣介紹成一省,臺灣到現在還有“臺灣省政府”算正常嗎?對此,賴清德答詢時聲稱,希望在籌編明年“臺灣省政府”預算時,“省政府”的預算是空的。至于“福建省政府(即金馬地區——編者注)”“臺灣省咨議會”等預算,他當時表態稱,“或許明年無法達到‘零預算,但是會少編”。
“臺灣省政府”早已在李登輝時期被“精簡”“凍結”,今天的“臺灣省政府”,更是一個象征性的機構。但直到如今,也還未被完全廢除。“省政府”的報告顯示,“省政府”現有職員39人、工友18人,每年預算1.18億元新臺幣。然而,即使目前已經形同虛設,一些頑固的“臺獨”分子也容不下這個有名無實的“省政府”,不允許其存在。
有分析認為,“臺灣省政府”在臺灣就是一個空架子,但是這個空架子對今天的臺灣當局而言,象征意義非常重大。如果將這個空架子徹底拿掉,那就是邁向實質性“臺獨”。
對于賴清德“臺獨”言論,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曾回應稱,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一切分裂國家的行徑和伎倆都注定是要失敗的,都會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他也強調,這種赤裸裸的“臺獨”言論,是對兩岸關系的嚴重挑釁,必將自食惡果。▲
環球時報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