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春
內蒙古交通物資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交通運輸業也在不斷前進。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增加,逐漸成為社會經濟中的支柱性產業,為新時期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黨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戰略判斷時,就意味著交通運輸發展面臨的社會需求發生了變化,也意味著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式、發展目標等發生了變化。因此,為了滿足時代的要求,就必須加強各地區交通運輸建設,推進我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從服務范圍和服務性質來看,交通運輸業屬于公共服務業,也屬于第三產業,該項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為社會生產服務,為消費者服務。同時交通運輸業也是一個基礎性產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產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和建設必須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趨勢。在新時期,交通運輸也度過了最艱難的瓶頸時期,逐步跟上了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交通運輸業的建設在某些方面仍然不能滿足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特別是不能滿足現階段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因此,把握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形勢,積極發展交通事業,對促進我國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科學技術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物品流通速度越來越快,交通運輸業作為物品流通的重要載體,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過程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近幾年,隨著我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它作為聯系社會生產與服務的關鍵紐帶,是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
在新時期,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只有不斷加快經濟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國際經濟發展新需求和新動向。對此,我國不斷加大對基礎建設領域的投資力度,奮力推進交通運輸業健康持續發展,為社會大眾提供更迅捷的運輸服務。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社會體系的進一步改革。
首先,交通運輸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基礎特性。交通運輸網絡體系是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更好滿足社會大眾出行需求而進行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由此可以看出,交通運輸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事業,同時也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命脈行業。一個社會如果其內部交通運輸體系相對落后,就無法實現市場經濟環境穩定發展。從我國經濟發展現狀來看,交通運輸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支撐作用。
其次,交通運輸業在經濟發展中具有引導特性。通常說來,交通運輸業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交通路網日趨完善,區域之間經濟交流逐漸頻繁,這就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向前發展。我國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對保障我國經濟發展和推進社會進步,提高區域之間經濟競爭能力,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有著很大幫助。
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交通運輸的便利程度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講究時效的當下,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可以說是相伴而行。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主要矛盾也逐漸發生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全新論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靠社會持續性生產來實現,而生產過程中,產品會發生一系列的位置轉移,這個過程主要依靠交通運輸工具來實現。此外,發達的交通縮短了時空距離,給人們帶來美好出行新體驗。如2018年春運,僅全國鐵路就發送旅客38153.9萬人次,同比增長6.8%,而互聯網購票、刷臉進站、微信查詢、智能化接續換乘、互聯網訂餐服務等便捷出行新體驗讓老百姓在旅途中享受交通科技創新成果,樂享美好生活。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大力推動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拓寬了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提升了國民經濟建設水平。而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極大地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交通運輸體系的完善有效提高了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了運輸成本,讓我國交通發展質量和效率達到世界一流,更讓民眾普遍享受到了高質量的交通運輸服務,讓出行走得舒適、走得順暢。
可以說,國家經濟建設對交通運輸業發展有著顯著影響。當國家經濟建設水平較低時,整個交通運輸的規模、科技創新、技術投入等方面也會受到極大制約。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交通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建設的動態平衡,對兩者之間的制約關系和促進關系進行深入探討。在全新歷史時期,只有確保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才能滿足交通運輸業和運輸體系建設發展需求,同時也能為交通運輸體系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長期以來,交通運輸都被視為國民經濟的命脈,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3.4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倍,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一。鐵路、民航客運量年均增長率超過10%,鐵路客運動車組列車運量比重達到46%,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我國占7席,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0%以上,城際、城市和農村交通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場站一體化銜接水平不斷提升。高速鐵路裝備制造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電動汽車、特種船舶、國產大型客機、中低速磁懸浮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研發和應用取得進展,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術世界領先,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
發展高速運輸體系是拉動國民經濟的有效方式之一。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高速公路路網。調查顯示,高速公路投入1億元就可以直接創造就業崗位1800個以上,間接創造就業崗位2100個。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建設消耗 500噸到 1500噸鋼材、4000噸到12000噸水泥、800噸到1900噸瀝青來計算,這些方面的投入能有效帶動建材、建筑工程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此外,交通路網的發展還能帶動沿線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產業附加值、提高就業率、促進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增加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擴大規模和更新設施技術,形成區域內更為合理的綜合運輸體系,提升交通運輸能力,既可以推動交通產業結構升級,也能夠增加區域內產品的運輸能力和生產能力,推動其他與交通相關聯產業的升級,從而有效地推動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進而構筑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帶動區域經濟不斷發展。
舉例來說,交通運輸工程特別是大范圍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設,讓各區域間有了交通紐帶和對外交流的渠道。正因為交通更加便捷以及交通運輸建設的不斷加強,大量和交通運輸密切關聯的產業迅速發展,例如物流乃至部分專業化市場的興起,并在交通沿線促進一大批新興產業的涌現和發展。如休閑旅游等產業,隨著交通狀況的改善可促進農家樂旅游的快速發展,為廣大農戶的經濟增收提供了新機遇。此外,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市場運行效率的提升,促進了貨物與服務流動性的提升。同時相關的基礎設施服務成本的下降也將有助于區域生產規模的擴大,從而促進社會財富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全新歷史時期,要進一步促進我國交通運輸業更好更快發展,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體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真正實現交通運輸業的可持續發展。但由于每種交通運輸體系有著不同的運輸需求,因此需要通過將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進行有效整合,才可以實現對各個體系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有效降低某一個交通運輸體系所承擔的巨大運輸壓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交通運輸建設中首先要提前制訂周密的發展規劃,并詳細記錄、歸檔;然后按照計劃嚴格實施,并保證具體實施中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實現突破。其次,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要想實現交通運輸業更好更快發展,就必須調整好交通運輸業發展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在全新歷史時期,交通運輸業發展要和國民經濟發展保持高度一致,在具體工作計劃制訂和實施過程中,一定要著眼于當前國家實際情況,放眼我國運輸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綜合考慮全方位因素,在最短時間內縮小交通運輸和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差距,從而有效實現雙贏。
為了進一步加速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就需要將相關的研究成果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充分運用于實踐,并通過實質性地改造創新產業設備和配置,切實提高交通運輸業的整體管理和經營水平。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知識與技術越來越重要,對知識體系和科學技術的要求也日趨嚴格。交通運輸企業要時刻關注本領域最先進的技術動態,及時更新內部設備,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輸效率,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同時還要積極推動交通運輸產業信息化建設,采用智能化交通系統,提高交通設備維修水平,推動交通運輸企業全面發展?!?/p>

圖/ 東方IC
[1]董文武.論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1(22):19,91.
[2]王麗馨.淺談交通管理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6):232.
[3]李盛霖.我國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的經驗與展望[J].珠江水運,2009(1):6-7.
[4]寧允龍.淺談公路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2):455.
[5]交通運輸部水運局.2011年國內沿海跨省運輸干散貨船運力和經營者情況分析報告[J].中國水運,2012(3):26-27.
[6]楊明.當前經濟形勢下溫州交通建設資金保障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2(3):208-211.
[7]林昆.基于低碳經濟理念下的物流運輸策略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2(12):145-146.
[8]嚴紫菱.上海經濟對交通運輸及倉儲業的依存度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2(15):21-23.
[9]楊帆,韓傳峰.中國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實證[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10):147-152.
[10]陳釧.淺談公路交通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J].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