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性是新聞最基本的屬性。然而,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稱,在社交媒體上,虛假新聞與謠言會比真實新聞更頻繁地被轉發,因而獲得比真相更快、更持久的傳播。
為了研究假消息的傳播規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印第安納大學、微軟公司等機構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7年間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傳播的約12.6萬條英文假消息,它們曾被約300萬名用戶轉發超過450萬次。
分析顯示,幾乎在所有領域假消息都比真實新聞傳播更快、更深入和更廣泛。平均來說,一則假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至1500名受眾的速度要比真實新聞快6倍。
對于這種現象的成因,研究人員分析說,與真實新聞相比,假消息的文風更新奇和嘩眾取寵,迎合了公眾的獵奇心理。假消息往往能激發人們的恐懼、厭惡、驚詫等心理狀態,而真相帶來的更多是期望、悲傷、喜悅、信任等心情。
目前,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媒體利用機器人撰寫或更新消息。研究人員認為,機器人可能加速假消息的傳播,因為人類比機器人具有更強的假消息鑒別能力。據估計,目前約有6000萬機器人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布自動更新,在推特上這一數字為4800萬。
研究人員還指出,為了澄清一則假消息而重復其內容,往往會加固假消息在讀者腦海中的印象,使問題更為棘手。
研究人員呼吁,為遏制假消息對社會帶來的危害,應建立跨學科協同機制,以調查形成假消息背后的社會學、心理學及技術等因素。(據新華社)※

圖/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