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孫廣勇
從曼谷驅車向東約兩個小時,《環球時報》記者來到位于春武里府是拉差縣的泰國首個數字創新園。這里距離泰國最大的港口廉差邦港僅15分鐘,高速公路上的集裝箱貨車川流不息。
2018年,泰國政府投資約100億泰銖(1美元約合31泰銖),在是拉差縣建立占地830萊(1萊約合1600平方米)的首個數字創新園,重點發展機器人、航空與物流、數字業務、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品等產業,打造泰國數字基礎設施聚集地。園區由數字創新中心、研發中心和居住區三大功能板塊組成。數字創新中心將云集國內外軟、硬件企業,研發中心重點圍繞物聯網、人工智能、機械自動化、云計算和新型傳感系統等展開研發。
數字創新園由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主導、多個部門協作,泰國電信公司(CAT)負責園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工業產權局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園區里設有泰國地理信息與空間技術發展署的空間技術實驗室中心等研發機構。在空間技術實驗室中心的大型電子顯示屏上,《環球時報》記者看到數顆衛星在環繞地球飛行。泰國地理信息與空間技術發展署主任阿儂指著一顆衛星說:“泰國有9顆衛星,這顆是對地觀測衛星Thaichote,采集的地球信息數據可以用于氣候、交通、衛生、防洪等多方面,中心與美國、澳大利亞、中國都在開展合作。”
在園區,記者還看到一個實驗室正在對航空設備進行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頌薩告訴記者,園區與多家航空公司合作進行航空設備研發,未來還將與空客公司在東部經濟走廊建設新的高度智能化的維修中心。
泰國第一家物聯網(IOT)公司也在園區里。該公司運用數字技術開展多方面應用開發。比如,通過大數據更合理地安排廉差邦港口的貨船進出、貨物裝運以及集裝箱貨車管理,提高港口的效率。
“園區的研發成果不僅將運用到東部經濟走廊,還將運用到全泰國,甚至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促進整個地區的數字化發展。我們歡迎各國尤其是中國高科技企業來這里投資發展”,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部長披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發展數字經濟是驅動泰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基于信息與通信的創新正在成為驅動“泰國4.0”戰略的重要引擎。作為“泰國4.0”戰略性項目,泰國政府正優先推動東部經濟走廊建設,使其成為東盟最先進的經濟發展中心。還在東部經濟走廊規劃了東部經濟走廊數碼園與東部經濟走廊創新園,將建設數字創新中心、數字研究院和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以吸引科技企業投資入駐。《環球時報》記者參觀的泰國首家數字創新園就是其中一部分。
根據泰國政府規劃,“泰國4.0”項目將聚焦十大目標產業,既包括現代汽車產業、智能電子產業、高端旅游及保健旅游、農業和生物技術、食品加工業等5個已具有一定實力的產業,也包括機器人、航空與物流、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數字產業、全方位醫療產業等具有潛力的產業。泰國副總理頌奇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化帶來的明顯溢出效益正在向其他行業延伸,以幫助生產力的提升、成本的降低、新產品新服務的升級,從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泰國政府希望通過數字技術,將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轉型為智能化農業,將傳統的中小企業轉型為智能型的中小企業,將傳統的服務業變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打造“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慧人民”。頌奇表示,泰國政府已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加大投資,這將極大促進泰國經濟的發展,為創業發展提供支持。泰國政府還計劃加大研發投入,每年將占國內生產總值1%的資金投資于數字基礎設施。預計到2027年,數字經濟將為泰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25%。
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部長披切表示:“泰國正在轉型進入數字時代,但只靠自身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招商引資來幫助泰國將數字科技應用到東部經濟走廊和泰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
“在過去的幾年中,華為等中國高科技企業一直是泰國強有力且可信賴的伙伴,為泰國的信息通訊技術產業建設、數字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頌吉說,“要實現‘泰國4.0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與中國高科技企業加深合作,推動泰國的數字化轉型,使泰國經濟走上更高水平。”▲
環球時報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