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記者 李勇 青木 李珍 陶短房 ●陳一 王偉

美國總統特朗普28日專程赴威斯康星州參加耗資100億美元的富士康工廠奠基典禮。他在致辭時將富士康的投資建廠計劃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并以此炫耀自己復蘇“美國制造”、引進外資、調整貿易政策的“偉大成就”,并稱“美國的門開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對特朗普自夸“美國開放”,多數國際輿論并不以為然。臺灣媒體稱富士康此舉注定“賠本”,只不過由于美中貿易戰升溫,富士康只能“兩邊押寶”。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質問,威斯康星州政府對富士康的補貼高達40多億美元,25年內都不可能收回足夠的稅款抵上這筆投入。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28日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立即吸引了世界的關注。這被認為是中國近來全方位推進開放的最大膽舉措。韓聯社29日稱,持續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進行批評的中國,正全面擴大在金融和鐵路、電力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對外資開放程度,持續凸顯中國作為自由貿易守衛者的全球形象。
“世界第八大奇跡”
在美國四處點燃貿易戰烽火、全球金融市場一片混亂的時候,當地時間28日,特朗普突然專程赴威斯康星州出席了富士康在該州的工廠動工儀式。《紐約時報》稱,特朗普專程為一個外來投資奠基創下了“罕見先例”。特朗普在奠基儀式上致辭時大談“美國的開放”:“美國從未像現在這樣對企業如此開放。美國制造,一切成真,非常快速地實現。”“美國對外來投資的門開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他稱,富士康投資“是美國正在上演激動人心的故事的一部分”,“富士康想要做大,他們會發現根本沒有比美國更合適的地方了”。特朗普炫耀稱,這一投資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稱這是他執政18個月來復蘇制造業、引進外資、調整貿易政策的“偉大經濟成就”。事后,特朗普在推特上轉發了白宮拍攝的致辭視頻,題目叫“美國對商業是開放的”。
特朗普借此機會為其對抗式的貿易政策辯護。他稱:“我們要求外國,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進行公平和對等的貿易。”“美國之音”稱,他還在講話中批評與美國有貿易關系的許多國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對中美貿易糾紛,他稱:“我希望有一個在貿易上比較公平和平衡的局面。這種局面未必馬上實現,但至少要公平。”特朗普還再次威脅總部設在威斯康星州的哈雷公司稱:“哈雷,請在美國制造那些漂亮的摩托車。別想耍我,想都別想。”
美國農民的憂慮
對于特朗普的自夸,彭博社稱,“這是特朗普為自己樹立了又一個有爭議的政治奇跡”。報道稱,富士康承諾的雇傭崗位只有1.3萬個,且是“最終目標”,但特朗普卻在推特上將這一數字擴大為1.5萬。《華爾街日報》稱,為吸引富士康落戶,威斯康星州政府先前承諾補貼富士康30億美元,后來又增加了近10億美元改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報道質疑,威斯康星州對富士康的補貼金額,25年內都不可能收回足夠的稅款抵上這筆投入。美國研究機構專家估算,富士康在美國每創造一個就業崗位,就會得到超過30萬美元的就業補貼。有網民在特朗普相關推文后留言稱,“如果特朗普給我40億美元,我保證能帶來3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在奠基儀式前,當地40多個團體發起抗議活動,抗議政府無心傾聽民眾對此項目可能損害密歇根湖生態的關切,質疑補貼富士康投資是否值當。當地民調結果顯示,46%的當地人認為,納稅人所付出的代價將超過富士康在此建工廠帶來的收益。美國“政治”新聞網站稱,作為傳統的農業州,成千上萬的威斯康星農民更擔心的是墨西哥報復性關稅會毀了他們最大的海外市場。而總部就在距離富士康廠址不遠的哈雷公司稍早前也宣布向境外轉移產能以規避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風險,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雷因奇稱,特朗普在這種背景下出席富士康新工廠奠基儀式并發表高調言論,“至少可說是很具諷刺意味”。大都會密爾沃基商會協會主席西伊稱,在哈雷事件背景下慶祝富士康投資令人感覺“有點精神分裂癥”。
在臺灣,許多媒體擔憂富士康這次投資可能并不賺錢。臺灣《天下》雜志引述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史兆威的話稱,“以鴻海(富士康母公司)的雄厚資本,一定能蓋完這座在美國的工廠,問題是它愿意損失多少錢來完成及運營這座廠?”報道稱,富士康也在度量在美設廠后的狀況,對規劃內容逐步調整。它原本計劃在美國蓋一座生產最新10.5代面板的工廠,后來縮減成建中小尺寸的第6代面板的生產線。《日本經濟新聞》披露,富士康可能會把日本夏普(富士康控股)或臺灣的生產第6代面板的舊生產線直接搬到美國去,因為這兩地的生產線設備折舊攤提都已完成。而如果在美國生產先進的10.5代大尺寸面板,因為所需的材料、基板、設備都在亞洲,在美國生產的成本將比在中國和臺灣制造多出50%到80%。臺灣“聯合新聞網”29日稱,富士康此舉是為了“在美中貿易戰兩邊押寶”。
中國的“重大開放”
與美國政府逼著外國公司來美投資的“開放”不同,近兩天來,中國一系列開放舉動真正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華爾街日報》29日稱,中國發布備受關注的2018年版負面清單,大幅放寬市場準入,這是中國在擴大開放方面的最新舉措。2018年版負面清單顯示出中國全方位推進開放。新的負面清單由63條減至48條,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其中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尤其受到關注,此外清單還基本上完全放開制造業的投資限制。
美聯社引述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負責中國業務的副會長派克(中文名彭捷寧)的話稱,盡管這些舉措中國領導人此前已清楚表達過,但這“仍然代表著重大的開放”。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蔡瑞德也稱,中國“向外界表明它真的是在對外開放”,這或許“有助于解除貿易摩擦的引信”。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何墨池稱,他認為中國這一變化“意義重大”。報道稱,中國宣布最新投資負面清單給世界的最大驚喜,顯然是承諾到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比中國去年宣布的時間提前了兩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把更多的經濟領域對外國投資開放,甚至包括戰略性的金融業和農業。一些分析人士說,北京的舉動不應該被解讀為是對美國貿易戰壓力的直接反應。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部主任高路易稱:“我認為這是中國向整個世界開放,而不是安撫特朗普的舉措。”
中國近幾天來接連公布重大的開放措施。中國28日公布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為自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改革進行辯護。26日,中國下調部分亞洲國家進口關稅,大豆等關稅降至零。
特朗普威脅要退出WTO?
“面臨著外部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承諾做出更大努力促進開放和經濟全球化,中國的行動與華盛頓形成了鮮明對比。”法新社稱,美國國會此前通過議案,對外國投資進行限制性審查,特朗普也稱這一措施“不僅僅針對中國,也針對其他國家”。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也在威脅美國公司”,德國投資網29日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螺旋升級并沒有結束,從蘋果公司到哈雷,許多美國公司都在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面前發抖。在國際舞臺上,歐盟與中國正在靠攏,雙方近日都對美國產品做出了報復性關稅的回應。但貿易戰要終結,關鍵還是要發起人美國有所妥協。
對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加征關稅措施,美國產業界相繼提出異議。美國國際鋼鐵協會27日表示,已經以美國政府加征關稅違憲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該協會稱,關稅將導致美國鋼鐵價格上漲50%以上,采購將變得困難。美國汽車工業協會27日也宣布,已向商務部提交反對對進口車加征關稅的意見書。該協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汽車廠商支持不是通過阻礙貿易、而是通過促進貿易來實現公正”。
29日,美國媒體突然傳出特朗普可能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傳聞。美國Axios網站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近來反復對白宮官員表示他想讓美國退出WTO,這一舉動將使全球貿易陷入混亂之中。彭博社也引述特朗普幕僚的話稱,特朗普確實提出了美國在WTO的去留問題。受上述消息影響,美國道瓊斯、標普500指數期貨漲幅收窄;歐洲斯托克600股指走低。美國財長姆努欽29日迅速辟謠稱,Axios有關特朗普想要退出WTO的報道不準確,夸大了事實,“特朗普是對WTO有所關切,他認為WTO有些方面不公平”。▲
●本報駐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記者 李勇 青木 李珍 陶短房 ●陳一 王偉
美國總統特朗普28日專程赴威斯康星州參加耗資100億美元的富士康工廠奠基典禮。他在致辭時將富士康的投資建廠計劃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并以此炫耀自己復蘇“美國制造”、引進外資、調整貿易政策的“偉大成就”,并稱“美國的門開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對特朗普自夸“美國開放”,多數國際輿論并不以為然。臺灣媒體稱富士康此舉注定“賠本”,只不過由于美中貿易戰升溫,富士康只能“兩邊押寶”。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質問,威斯康星州政府對富士康的補貼高達40多億美元,25年內都不可能收回足夠的稅款抵上這筆投入。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28日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立即吸引了世界的關注。這被認為是中國近來全方位推進開放的最大膽舉措。韓聯社29日稱,持續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進行批評的中國,正全面擴大在金融和鐵路、電力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對外資開放程度,持續凸顯中國作為自由貿易守衛者的全球形象。
“世界第八大奇跡”
在美國四處點燃貿易戰烽火、全球金融市場一片混亂的時候,當地時間28日,特朗普突然專程赴威斯康星州出席了富士康在該州的工廠動工儀式。《紐約時報》稱,特朗普專程為一個外來投資奠基創下了“罕見先例”。特朗普在奠基儀式上致辭時大談“美國的開放”:“美國從未像現在這樣對企業如此開放。美國制造,一切成真,非常快速地實現。”“美國對外來投資的門開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他稱,富士康投資“是美國正在上演激動人心的故事的一部分”,“富士康想要做大,他們會發現根本沒有比美國更合適的地方了”。特朗普炫耀稱,這一投資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稱這是他執政18個月來復蘇制造業、引進外資、調整貿易政策的“偉大經濟成就”。事后,特朗普在推特上轉發了白宮拍攝的致辭視頻,題目叫“美國對商業是開放的”。
特朗普借此機會為其對抗式的貿易政策辯護。他稱:“我們要求外國,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進行公平和對等的貿易。”“美國之音”稱,他還在講話中批評與美國有貿易關系的許多國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對中美貿易糾紛,他稱:“我希望有一個在貿易上比較公平和平衡的局面。這種局面未必馬上實現,但至少要公平。”特朗普還再次威脅總部設在威斯康星州的哈雷公司稱:“哈雷,請在美國制造那些漂亮的摩托車。別想耍我,想都別想。”
美國農民的憂慮
對于特朗普的自夸,彭博社稱,“這是特朗普為自己樹立了又一個有爭議的政治奇跡”。報道稱,富士康承諾的雇傭崗位只有1.3萬個,且是“最終目標”,但特朗普卻在推特上將這一數字擴大為1.5萬。《華爾街日報》稱,為吸引富士康落戶,威斯康星州政府先前承諾補貼富士康30億美元,后來又增加了近10億美元改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報道質疑,威斯康星州對富士康的補貼金額,25年內都不可能收回足夠的稅款抵上這筆投入。美國研究機構專家估算,富士康在美國每創造一個就業崗位,就會得到超過30萬美元的就業補貼。有網民在特朗普相關推文后留言稱,“如果特朗普給我40億美元,我保證能帶來3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在奠基儀式前,當地40多個團體發起抗議活動,抗議政府無心傾聽民眾對此項目可能損害密歇根湖生態的關切,質疑補貼富士康投資是否值當。當地民調結果顯示,46%的當地人認為,納稅人所付出的代價將超過富士康在此建工廠帶來的收益。美國“政治”新聞網站稱,作為傳統的農業州,成千上萬的威斯康星農民更擔心的是墨西哥報復性關稅會毀了他們最大的海外市場。而總部就在距離富士康廠址不遠的哈雷公司稍早前也宣布向境外轉移產能以規避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風險,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雷因奇稱,特朗普在這種背景下出席富士康新工廠奠基儀式并發表高調言論,“至少可說是很具諷刺意味”。大都會密爾沃基商會協會主席西伊稱,在哈雷事件背景下慶祝富士康投資令人感覺“有點精神分裂癥”。
在臺灣,許多媒體擔憂富士康這次投資可能并不賺錢。臺灣《天下》雜志引述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史兆威的話稱,“以鴻海(富士康母公司)的雄厚資本,一定能蓋完這座在美國的工廠,問題是它愿意損失多少錢來完成及運營這座廠?”報道稱,富士康也在度量在美設廠后的狀況,對規劃內容逐步調整。它原本計劃在美國蓋一座生產最新10.5代面板的工廠,后來縮減成建中小尺寸的第6代面板的生產線。《日本經濟新聞》披露,富士康可能會把日本夏普(富士康控股)或臺灣的生產第6代面板的舊生產線直接搬到美國去,因為這兩地的生產線設備折舊攤提都已完成。而如果在美國生產先進的10.5代大尺寸面板,因為所需的材料、基板、設備都在亞洲,在美國生產的成本將比在中國和臺灣制造多出50%到80%。臺灣“聯合新聞網”29日稱,富士康此舉是為了“在美中貿易戰兩邊押寶”。
中國的“重大開放”
與美國政府逼著外國公司來美投資的“開放”不同,近兩天來,中國一系列開放舉動真正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華爾街日報》29日稱,中國發布備受關注的2018年版負面清單,大幅放寬市場準入,這是中國在擴大開放方面的最新舉措。2018年版負面清單顯示出中國全方位推進開放。新的負面清單由63條減至48條,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其中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尤其受到關注,此外清單還基本上完全放開制造業的投資限制。
美聯社引述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負責中國業務的副會長派克(中文名彭捷寧)的話稱,盡管這些舉措中國領導人此前已清楚表達過,但這“仍然代表著重大的開放”。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蔡瑞德也稱,中國“向外界表明它真的是在對外開放”,這或許“有助于解除貿易摩擦的引信”。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何墨池稱,他認為中國這一變化“意義重大”。報道稱,中國宣布最新投資負面清單給世界的最大驚喜,顯然是承諾到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比中國去年宣布的時間提前了兩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把更多的經濟領域對外國投資開放,甚至包括戰略性的金融業和農業。一些分析人士說,北京的舉動不應該被解讀為是對美國貿易戰壓力的直接反應。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部主任高路易稱:“我認為這是中國向整個世界開放,而不是安撫特朗普的舉措。”
中國近幾天來接連公布重大的開放措施。中國28日公布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為自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改革進行辯護。26日,中國下調部分亞洲國家進口關稅,大豆等關稅降至零。
特朗普威脅要退出WTO?
“面臨著外部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承諾做出更大努力促進開放和經濟全球化,中國的行動與華盛頓形成了鮮明對比。”法新社稱,美國國會此前通過議案,對外國投資進行限制性審查,特朗普也稱這一措施“不僅僅針對中國,也針對其他國家”。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也在威脅美國公司”,德國投資網29日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螺旋升級并沒有結束,從蘋果公司到哈雷,許多美國公司都在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面前發抖。在國際舞臺上,歐盟與中國正在靠攏,雙方近日都對美國產品做出了報復性關稅的回應。但貿易戰要終結,關鍵還是要發起人美國有所妥協。
對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加征關稅措施,美國產業界相繼提出異議。美國國際鋼鐵協會27日表示,已經以美國政府加征關稅違憲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該協會稱,關稅將導致美國鋼鐵價格上漲50%以上,采購將變得困難。美國汽車工業協會27日也宣布,已向商務部提交反對對進口車加征關稅的意見書。該協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汽車廠商支持不是通過阻礙貿易、而是通過促進貿易來實現公正”。
29日,美國媒體突然傳出特朗普可能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傳聞。美國Axios網站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近來反復對白宮官員表示他想讓美國退出WTO,這一舉動將使全球貿易陷入混亂之中。彭博社也引述特朗普幕僚的話稱,特朗普確實提出了美國在WTO的去留問題。受上述消息影響,美國道瓊斯、標普500指數期貨漲幅收窄;歐洲斯托克600股指走低。美國財長姆努欽29日迅速辟謠稱,Axios有關特朗普想要退出WTO的報道不準確,夸大了事實,“特朗普是對WTO有所關切,他認為WTO有些方面不公平”。▲
環球時報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