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如何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是目前教育領域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中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發展中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四個基礎點進行培養, 從而使得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對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現狀進行分析,了解目前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還存在中學生對英語語言能力認識不足、缺乏教師的引導以及英語能力培養方法不科學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端正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將交際能力作為培養目標等方面的措施。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教學;語言能力
【作者簡介】肖立(1977.8- ),女,漢族,湖南長沙人,廣東省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大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法研究。
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對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 其主要用于學習以及更深層次的語言能力培養。該學科設置的目的是讓學生們了解更多英語的相關歷史以及作品, 使學生快速掌握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技能, 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 促進其英語實際能力的提升。
一、相關理論概述
1.語言能力的基本構成。
(1)語言基礎知識。語言基礎知識就是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內容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學習內容的基本組成。語言的基礎知識主要包含詞法與句法兩個方面。其中詞法就是指詞匯的運用方式,只有明確詞匯的運用方式,才可以在實際的使用過程當中進行正確運用。而句法就指句子的構成模式, 不管是比較簡單的句子,還是一些比較復雜的句子, 只要明確了句子的結構,才可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正確表達。因此,語言的基礎知識學習,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環節。
(2)語言交際技巧。語言交際技巧就是在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掌握之后,需要進一步學習的方法。語言交際的學習過程是比較復雜的,簡單的來說,同樣一句話,不一樣的人來說,都會出現不一樣的表達效果。并且在不同的場合說著同樣一句話,所表達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語言表達必須要與現實場景與語氣相融合,恰當并充分地去表達出自己心中所想, 并傳遞自己正確的思想表達。由此可見,學生需要掌握不同環境下語言交際的方法,通過進行實踐,并不斷總結經驗,從而加強自身的語言能力。
(3)語言修辭學。語言表達內容當中的語言修辭學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人們通過不一樣的修辭方法進行表達出一些特定的語言思想,方面其他人的理解。正確的運用語言修辭方法,可以讓自己語言所表達的內容更精確、更容易理解以及更加具有感染力,從而達到語言交際的最終目的。因此,在語言能力培養過程中,掌握好語言修辭學是極為重要的。
2.語言能力培養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英語教育也在不斷地深入,很多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感覺到枯燥乏味,同時對英語學習的過程感到十分的痛苦,漸漸地也就對于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也丟失了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如果這些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進行大量的訓練,
對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提供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做題的時候,由于大量訓練,是否會對英語題目有著第一時間的正確反映,也是判斷中學生英語語感學習是否到位的重要衡量標準?!案鶕睦韺W來看,語言能力是中學英語語言學習的直接方式,而英語的語法就是間接學習方式?!碑斨袑W生英語語言能力越強,那么中學生在英語解題的準確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此外,在一樣的環境背景下,不同的英語語言能力培養思路,可以讓中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完成交流過程,因此,需要英語教師來幫助中學生完成英語的學習, 從而提高中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不同的英語詞匯,也有很多意思相近的英語詞匯, 英語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詞匯來為中學生設置不同的語境,以便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程度, 通過語言文學的經典對白來提高中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現狀及問題
1.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現狀。英語語言能力是國際化社會發展當中的基本要求,不僅是全球人們互相文化交流的基礎工具,同樣也是我們用來開闊視野與積累知識財富的一門重要學科。近年來,隨著我國英語課程不斷地改革,語言國際化的趨勢的要求,教育界相關專家對初中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視,雖然中學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時在中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的過程當中,仍然還存在英語教師語言培養意識較低、英語口語不標準、英語語言素材積累不到位以及教師的素養不高等問題。并且由于中學英語教師缺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意識,從而使得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教學質量偏低,從而使得中學生英語語言培養的能力得不到進一步發展與完善。由此可見,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任重而道遠的。
2.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中學生對英語語言能力認識不足。中學生是學習外來英語文化的核心主體部分,但是,很多中學生對于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習并不是很重視,甚至有些中學生感到十分排斥。這種現象對于跨文化交流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中學生現在所擁有的根深蒂固思想偏見,跟目前我國英語教育的大環境影響有著很大的關系。從主觀來看,由于我國本身有著很豐富的傳統文化,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并不是很有興趣。由于大部分中學生覺得英語學習起來非常的枯燥乏味,
并且由于中學生對外國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內涵了解不太深,在對于外來文化的理解也走入了誤區。因此。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是很高。從客觀方面來看,中學生由于受到了教育體制的局限,對于學習英語目的也是十分狹隘的,很多中學生都是以考試為目的進行英語的學習,從而使得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進行選擇性學習,并且太多于注重語法以及閱讀的學習,從而忽視了英語語言表達現實生活的應用與交流。這種學習模式早已脫離了教育部門的最終目標,因而更加無法談及英語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因此,中學生的教育慣性阻礙了英語語言交流能力意識的發展。
(2)缺乏教師的引導。英語教師是中學生學習英語活動的領航者,中學英語教師對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負有很重要的責任。但是,很多的中學英語教師總是以傳統的方式教學,在現在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仍然只看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對于詞匯以及語法等方面進行著重教學,而忽視了英語語言交流能力,從而也忽視了對中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另外,很多中學的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相關知識儲備不足,使得英語語言交流的能力十分的匱乏。因此,若中學英語教師自身英語語言的功底不夠扎實,從而使得中學生語言交流能力得不到培養。
(3)英語能力培養方法不科學。我國目前對中學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主要是英語課堂當中進行完成。相對于開放式的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而言,這種教學方法即單一,也不是很科學,英語教師只知道埋頭教學,而不重視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與教學方法。我國教育部門的目標雖然對中學生提出了一些很明確的要求,要求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掌握英語知識以及學習技能,但是這種要求,從目前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現狀來看,實現得并不是很充分。很多的中學英語課堂的開展并沒有提供真實的語言學習氛圍,中學英語教師大多數都是照本宣科,而學生都是低頭記著筆記,課程氛圍都是死氣沉沉,沒有一絲活力。英語語言學習,如果沒有將交流能力作為最終目標,那么也必將與其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馳。
三、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策略
1.端正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應該將中學生作為主體,從而激發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結合中學生自身英語學習的特點,將英語語言能力培養滲透到現實生活與學習當中。在中學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中學英語教師可從語音、詞匯、篇章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授,滲透中學生英語語言表達,促進中學生可以有意識地了解英語中所包含的外國文化知識,從而激發中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電影、有趣的文章等方式,增強語言能力培養的意識, 從而提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其次,教師還可以為中學生挑選一些合適的英語資料,如飲食習慣、宗教信仰、歷史事實等, 并對這些英語知識內容進一步進行分析, 從而培養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英語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將語言交流作為學習英語的動力, 改變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此外, 還應考慮到中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特點,根據學習能力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2.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英語教師作為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引導者,擁有廣闊的文化視野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意識。中學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加強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培訓內容應包括文化意識、文化知識、文化能力、文化教學等。英語教師應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培訓方法,以幫助教師實現自我完善。從教師的教學觀應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F代信息技術以文化和傳統的平等為基礎參與教學以計劃、文字、聲音、音樂和繁榮的形式傳達給學生。最重要的是不受書本的約束,滿足考試的要求,并能做到。將教學情境融入興趣故事中,使學生樂于學習和享受交際,從而提高英語語言能力。
3.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中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在促進中學生的學習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增強中學生的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也能培養中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英語教師需要知道,一篇英語語言文學作品,其所表達內涵和語法、修辭等等,如果想讓中學生對英語知識點很好的理解與吸收,就必須要中學生參與到英語教學的活動,如果英語語言課程只成為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從而使得失去了英語課程的實際意義,從而使得中學生沒有真正學到英語知識。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強調語言和文學在培養語言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也是突破傳統的語言和文學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效果上,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語言能力。如:因為中學的課程不像高中學生,學生有很多的課余時間,因此, 教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生為基礎英語語言和文學欣賞, 并鼓勵學生與你所學到的知識在實際工作場景模擬, 以促進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
4.將交際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在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當中,只要提到交際能力的培養,人們就會首先想到如何流利地表達,往往忽視了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對英語語言的理解,使許多中學生面對特定的情境。因此,在英語語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分為三個階段, 每個階段反映不同的特點發展過程:在第一階段,要求學生正確理解語言的框架,通過英語語言掌握基本的交際知識。第二階段,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語言框架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語言學習要素,幫助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風格。獵犬之路。第三階段,要求學生具有敏銳的文學意識,迅速了解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四、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以教學主體為研究核心,結合英語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我國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中所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源自于傳統而守舊的教學方法。因此英語文學作為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需要讓中學生了解語言能力的基本框架。在運用修辭技巧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句法教學,不斷拓寬中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促進中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為中學生的能力培養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參考文獻:
[1]周怡.英語語言文學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方面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7(8):187-188.
[2]高雨菲.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作用[J].時代教育,2016(9):139.
[3]安璐.學習英語語言文學培養學生語言能力[J].校園英語,2016, (07):1.
[4]盧華.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作用[J].校園英語, 2016(12):34.
[5]雷希.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作用[J].校園英語, 2016(13):74.
[6]叢全榮.例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精設“說寫”活動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設計,2012(12):24-26.
[7]劉婷婷.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5(1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