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镕志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中職院校圖書館在幸福教育建設中的地位作用,探討以此為平臺依托文化講壇開展幸福教育實踐的特點和優勢,思考如何發揮其作用,并探索如何進一步開展此項活動,實現促進文化育人,以提升中職校圖書館利用水平,進而加快學校發展。
關鍵詞:圖書館;文化講壇;幸福教育;對策
近年來,學生的幸福感缺失,已經成為各類學校(包括中職校學生教育)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一。中職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職學校學生幸福感的缺失來說,主要是由于高考成績不盡如人意,又受到傳統觀念情況影響,成為他們成就感的缺失主要因素之一。文化講壇是校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在圖書館這一陣地的滲透作用,對于提升中職校學生幸福感,其作用日益顯現。
1 中職學校圖書館在滲透幸福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圖書館是提升教師學生幸福感的有力武器
圖書館不但對每個人來說,是知識的寶庫,也是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教師學生幸福感的“第二課堂”。特別是通過閱讀那些充滿正能量的圖書,對于提升師生幸福感,特別是學生,樹立他們正確的幸福觀,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而幸福感的提升,對促進學校師生開展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興趣,提升創業興趣,實現精神上更加積極進取,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大有裨益,同時,其結果也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幸福感,二者相輔相承。
1.2 圖書館是依托文化講壇滲透幸福教育的基地
圖書館的主要作用之一傳播文化,增長知識,是學校中最具學術特色氛圍的場所。學校的這種文化的傳播是漸進式的,滲透式的。文化講壇活動,是提升學生幸福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圖書館里開展文化講壇活動,不但有其場地上的優勢,也有濃厚的學術氛圍,更是學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講壇的形式依據學校的特點,地理位置,專業設置等而不同,是多種多樣的,如讀書沙龍,各種主題征文活動等等。文化講壇的這些活動,對于提升中職校學生的幸福感,提升其幸福指數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圖書館依托文化講壇,滲透了幸福教育,成為學生實現了播種理想和收獲幸福的教育基地。
1.3 圖書館是依托文化講壇實現滲透幸福教育的平臺
圖書館在不斷發展下,不但有收藏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更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特別是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各種現代化、科學化管理手段不斷涌現,使學生通過服務平臺,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服務。這些服務手段,使學校的文化講壇活動變得更加便利,其方式方法上也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這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2 圖書館依托文化講壇滲透幸福教育具有的特點和優勢
校園文化講壇對于促進包括中職校在內的高校素質教育來說,是富有特色的第二課堂,也是提升其師生文化素養,打造良好品格的重要途徑。
與第一課堂和社會實踐等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文化講壇比這些傳統的幸福感教育渠道,具有更多的特點優勢。其主要特點是:內容更豐富,方法更靈活,針對性更強,同時,負責教育者綜合素質更高,更具有權威性和榜樣性。
首先,其內容是豐富的。以圖書館為依托滲透幸福教育,其內容可以涉獵諸多領域。不論是歷史文化,還是藝術鑒賞,到心理訪談;也無論是時事熱點,還是看似枯燥的理論前沿,同時還可以包括被熱議的社會事件等,都可以成為其內容。社會熱點和大學生關心的內容,都可以納入講壇,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幸福理念大有好處。
第二,其形式上是多樣的。從形式上看,以圖書館為依托滲透幸福教育,它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既可以是報告會,也可以是研究會,還可以是辯論會等。而且,由于內容和講者及聽者各自不動情況,可以實現地點更靈活,場所更靈活,時間更靈活,這對于已經固化了的課堂教學模式來說,弊端更少,使傳統的幸福教育方式方法得到創新。
第三,從選題和受眾來說限制更少。這一點更為有吸引力。這種潛移默化式幸福教育,既能與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同時也能抓住學生眼中的熱點問題,可實現針對性滿足學生特點和需求,實現充分受眾愛好興趣及成長需求,實現接地氣,提升幸福教育的針對性。
從講演者來看,講學者既可以是校內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既可以是畢業校友,也可以是在校優秀學生,這樣既有知名學者文化名人商界精英,又有校內名師身邊優秀典型優秀家長等,使講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有效提升了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者的自身素質。
3 圖書館依托校園文化講壇滲透幸福教育的途徑
3.1 統籌規劃積極開展科學的幸福觀教育
中職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與其他學校既相同,也有不同之處,但主要是以滿足需要和目標實現來體現的,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上升和提高的,并成為追求更高目標的動力。
開展滲透式幸福觀教育,需要中職校從領導層面即將其作為校園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黨政工團組織、班集體的作用,做到有組織機構,有專人負責,有具體目標,有專人實施,自上而下形成以圖書館為依托滲透幸福教育的共識。主要做到這幾點:第一要對幸福觀教育給予重視,視其為教育本質的必然要求和學生的必修課。第二是要不斷拓展中職校教師的新視野,努力提升新認識。第三,要明確對學生開展幸福觀教育。也賦予了作為高校一分子的中職院學生德育新的內涵。
3.2 加強對學生良好人格特征培養,完善學生人格
作為中職校學生,經歷高考之后,具有一定的落差,這個階段,正值形成人格的重要時期,其人格特點還沒有固化,在這個階段,實現其人格的完美塑造,對于提升其幸福感來說,是十分關鍵的。
因此,作為中職校學生,應努力從以下方面培養良好的人格特征,完善自身人格。
(1)努力擁有更加積極的自我觀念。也就是說,不但要能做到悅納自己,也要能通過體驗到和正確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要明確,一個人不會被所有的人喜愛,但自己應首先對自己持有異議肯定的、積極的態度。
(2)能對他人給予積極的認同。應充分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同時也有其優點和缺點,更有其需要解決的困難。所在,既要能認同他人,也要堅持做到一方面不依賴,也不去強求他人做一些難以做到的事。
(3)能坦然面對現實,正確接受現實。能認識到,現實與自己的希望,與自己的信念不相符合是正常的,應以設身處地的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既能面對現實,也能接受現實對自己的考驗。
3.3 培養學生學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據資料顯示,相當部分人在社會上獲得成功,多數由于獲得了良好的社會關系,取
得了眾多社會因素的支持。也就是說,進入社會之后,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以圖書館作為一個平臺,依托文化講壇來實現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使學生獲得幸福感來說,是一個重要因素。對學生來說,在人際交往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其緩解工解除的措施方法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和策略:放下思想包袱,主動積極地與別人相處;保持平和心態,保持理智心態,堅持謙以對事,以誠待人;善于理解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和寬容待人。
3.4 創設更加和諧社會實踐環境,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課程
圖書館是學生在求學期間需要經常光顧之處,其實質上是社會環境的一個縮微版和實踐性環境。因此,可以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以圖書館為依托,滲透學生的職業生活規劃輔導課程。使學生模擬各種不同的身份,作為開展社會實踐鍛煉的一個平臺和實驗基地。
這一點,對于學生能夠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了解復雜多變的社會,認識社會上的百態人生,逐步提升對社會不同情況的適應能力大有好處。特別是能夠勇于面對挫折,實現以積極態度理性對待,提高工作后幸福感都是起到積極作用。
開展科學合理的生涯規劃,其實質上也是對學生進行滲出透式幸福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這方面,既要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也要幫助學生培養和樹立自信,保持心態,還要積極指導學生明確就業方向,審時度勢,盡快實現從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和認識過渡。
3.5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書館應積極選擇那些有益于增強學生各個不同學習階段心理健康的書籍,并針對性做好推薦工作,使學生通過閱讀獲取需要的知識,促進各個時間的心理健康。實現保持良好的心境,擁有愉悅的情緒,使學習和生活更合理,實現人格系統更健全,實現健康成長,以獲取成功,進一步樹立自信心,提高主觀幸福感。
4 結語
總之,圖書館是中職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和平臺,依托文化講壇這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開展滲透幸福教育,大有可為,對于提升中職校學生的幸福感大有裨益,既需要我們去正視一些具體問題,也需要對此進行深度思考,探索對策,以利于中職校取得更好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川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9.
[2]鄭雪.幸福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3]馬崇升.當代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影響因素[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萬延霞.培養學生的幸福感[J].臨沂教育論壇,2007.
[5]李焰,趙君.大學生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