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寶倫
摘 要:有限責任公司是現代公司制度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因其組織結構相對簡單,受法律規制較小,并且人合性和自治性較強,在實踐中廣受人們喜愛。為了更好地維護公司的人合性和穩定性,公司章程中一般存在大量的限制股權轉讓的條款。本文具體分析章程限制股權轉讓條款的效力,進而簡述筆者的觀點即章程禁止股權轉讓的條款絕對無效,章程強制股權轉讓的條款原則有效。
關鍵字: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自治性;利益平衡
一、公司章程性質的爭議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股東以公司法的要求為依據制定的規范,其完全地體現了股東的自由意思,是股東們共同意志的表現,而章程中的不同條款則是每個公司個體化特征的體現。有關公司章程的性質,目前學界存在兩個大不相同的觀點。
(一)契約說
從法系的劃分上講,契約說一般是英美法系國家對公司章程性質的認識。這種觀點認為公司章程之所以對公司的發起人、公司存續過程中通過股權受讓進入公司的股東有約束力,是因為后來進入公司的股東在與前任股權持有者在簽署股權轉讓合同時做出了愿意接受公司章程拘束的意思表示。所以,公司章程應為契約性。
(二)自治說
寬泛地說,公司章程的自治性一般被認為是大陸法系國家對公司章程性質的定義。他們認為公司章程的效力除了拘束創立公司的原始股東之外,通過股權轉讓加入公司的股東和公司為了科學發展而設立的組織機構也受公司章程管制的原因在于章程的自治性。只有內在拘束力才是更為有效和持久的拘束,而公司章程則是公司股東意思自治的體現,所以章程的法律屬性應該是自治性。
我們認為公司章程的性質應該是自治性,具體理由如下:首先,公司章程和契約的效力范圍不同。公司章程的效力不光約束其制定者,并且還會約束后加入公司的股東,除此之外,通過一定的程序社會公示后還會約束第三人;而契約則只可能對當事人產生約束力,除此之外對任何人都無效;其次,法律對公司章程做出了許多特別規定,而這些規定都不屬于契約的范疇,如公司章程必須通過注冊登記的方式予以公開的規定。
綜上所述,股權轉讓是公司經營中的內部管理糾紛,其應當屬于公司法中任意性規范所調控的范圍,即公司股東可以自行制定涉及股權轉讓條件的條款。再加上出于維護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需要,有限公司章程可以制定有關限制股權轉讓的條款。
二、公司章程強制股權轉讓條款的效力
從目前我國的司法實務來看,章程強制股權轉讓一般可以分成三種情形,即初始章程強制股權轉讓、修改章程強制股權轉讓、公司中強制股權轉讓條款對后續加入股東是否適用的情形。
(一)初始章程中強制股權轉讓條款的效力分析
我國現行《公司法》第23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時,必須有股東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并且《公司法》第25條要求股東應當在章程上簽名蓋章。所以說公司章程中的每一條款都是原始股東意思表示的體現,如果有股東不同意公司章程條款,則其在公司成立之時就應該提出明確的反對意思表示。所以公司章程只要被通過,則其對全體原始股東而言都是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即初始公司章程對全體原始股東都應有效。具體來說,如果初始章程中存在強制股權轉讓的條款,那么該條款則必然是被原始股東通過并認可的,所以強制股權轉讓條款對原始股東也就具有當然的效力。
(二)公司存續過程中修改章程強制股權轉讓條款的效力分析
《公司法》第43條規定“股東會議做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即在公司存續過程中修改公司章程并使其通過不需要所有股東的一致同意,所以在存續過程中修改的強制股權轉讓條款能否對股東適用,就應該一分為二,具體分析。
首先,股東在對章程修改中的有關強制股權轉讓條款的表決中,投贊成票的情形。對于此種情形下的股東而言,其已明確表示同意強制股權轉讓條款的通過,也就是說,其已經明確表示將要受到新章程的約束,因此基于公司法充分尊重股東意思自治的傳統,則該股東就必然適用修改后的章程規定。其次,股東在章程修改的表決中投反對票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如果要求該股東同等地適用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的話,就可能違反了股東平等的原則,同時鑒于此種決議的通過要求的是享有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如果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對所有的股東都一致適用,這可能嚴重有損中小股東的利益,同時也不利于股東合法權利的保護。
(三)章程中強制股權轉讓條款對后續加入公司股東的效力
在章程中強制股權轉讓條款對后續加入公司股東效力的問題上,筆者認為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法理上而言,第三人在股權轉讓前應該仔細閱讀公司章程的規定,換而言之,其對公司章程是否有強制股權轉讓的條款應該處于明知狀態。基于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性質而言,我們認為第三人再加入公司時如若沒有直接、明確、相反的意思表示,則默認其同意受到公司章程的約束,即強制轉讓條款對其生效。相反,如果第三人在加入公司時明確表示自己不適用股權強制轉讓條款,則此時該公司要么拒絕該第三人的加入,要么同意其加入并同意其不受強制股權轉讓的約束。
三、完善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條款的建議
(一)充分尊重公司自治
公司法是私法自治不斷發展的產物。因此,對基于意思自治而建立起的公司章程,我們必須予以尊重。目前,我國公司法的發展趨勢是公司的自治性程度日益發達,同時公司法的高度自治性也為公司章程填補一些制度和體系的空白提供了法律的依據。只有在充分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體現限制股權轉讓的效力模式。
(二)在自治邊界內設定公司章程
充分尊重公司章程自治的公司法并不意味著絕對的自由,不是國家的放任,適當的干預也十分必要。我們認為公司的自治應該是公司法強制性規定以外的自治。具體而言,公司章程應該在如下的范圍內制定。第一,不能禁止股權的轉讓。股權具有財產權的屬性,股東對其持有的合法股權享有當然的處分權。第二,章程可以對股權轉讓的條件進行限制,但同時必須給股東退出公司留下一定的途徑。第三,可以允許公司章程規定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對股東的股權實行強制轉讓,但是此時公司給被強制轉讓股權的股東支付合理的對價,以避免不當損害股東的財產權。
(三)鼓勵股東采取一人一票的表決機制
在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中,極易出現大股東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而這種情形出現的原因在于公司表決中一般采用的是資本多數決而非人數多數決。為了避免上述情形的再次出現,我們應該鼓勵在股東人數較多的有限公司采取“一人一票”的表決機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公司章程可以對股權轉讓進行限制但不能禁止股權轉讓,而且此種限制必須建立在股東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之上。具體而言,對于股東意思表示一致的強制股權轉讓的章程應認定為有效,而未能達成意思一致的章程則無效。
參考文獻
[1]雷桂森.公司章程越權條款研究—以強制股東轉讓股權條款為樣本[J].人民司法,2012年第1期,
[2]閏志昊,李學泉.有限公司章程中強制轉讓條款的效力分析[J].人民司法,2009年第21期。
[3]徐強勝.股權轉讓限制規定的效力——《公司法》第71條的功能分析[J].環球評論,2015年第1期。
[4]徐衍修.有限責任公司章程強制或限制股權轉讓實證分析[J].法治研究,2008年第7期。
[5]寧金成.有限責任公司設限股權轉讓效力研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