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茹
摘 要:眾所周知,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進步,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了共享經濟時代,其雖然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是其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共享經濟會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本文將就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共享經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字:大數據;共享經濟;探究分析
共享經濟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面,當時,共享經濟與大數據戰略以及網絡強國三者被正式列入到國家發展戰略內容當中。共享經濟是一種分享式的全新經濟商業模式,其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重要代表性產物。先于共享經濟具體模式誕生的共享經濟理念,其倡導的是借助互聯網數據的巨大力量,將經濟市場中的不同行業與領域高效且深度融合在一起,實現共同發展。共享經濟具有著傳統經濟模式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其在拓展我國全新的經濟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 共享經濟的相關內涵分析
共享經濟還有另外一種稱呼,其還可以叫做分享經濟。從理論層面來解釋共享經濟的含義,其主要指的是借助先進的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手段和方式,將原本因為商業模式或者技術手段的限制而沒有辦法參與到經濟領域的生產生活資料充分投入到經濟活動當中來,讓這些生產與生活資料所具備的經濟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共享經濟是大數據背景下誕生的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其是以互聯網作為平臺來實現分享經濟的目的。
分享經濟的實質是,在所有者不改變所有權的前提下,與他人就一定的條件達成一致,將使用權轉讓給他人。這種分享經濟的模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大化,現階段,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范圍內已經形成了分享經濟的新浪潮。
根據筆者的深入調查和分析,發現商品分享這一概念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其實這一概念早就已經存在了,其只是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分享經濟才受到了大眾的關注,也隨之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高度。
2 關于發展分享經濟的必要性分析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共享經濟是一種必然趨勢與要求。在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當中,其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主要力量就是巨大的要素投資,又或者依靠國際市場和人口紅利來實現目的,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又以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但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目前我國的經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口紅利也在逐漸削減,如果再繼續堅持以往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必然會造成我國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調。
根據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核心動力將從資源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而如果以創新驅動作為主要發展模式,那么,其也就意味著大數據將會成為未來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具戰略性的資源。以大數據做基礎,積極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正是共享經濟的實質。共享經濟成功扭轉了傳統經濟發展中以外部資源要素作為投入的發展模式,其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和發揮閑置資源的價值。大數據是我國經濟轉型與結構升級中最強勁的動力。
3 如何全面推動大數據背景下共享經濟的發展
3.1 排除和掃清各種障礙
目前,在發展共享經濟的過程中,最主要障礙因素包括信息技術、所有制、機制體制以及既得利益等等,只有徹底克服掉這些因素的阻礙作用,才能夠真正為實現共享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阻礙共享經濟的因素中,阻礙作用最為顯著的因素便是來自各項機制與體制的障礙。之所以會是這樣的局面,其根源就在于分享經濟的發展需需要徹底打破傳統經濟模式下的地域限制,要充分調動起存在于社會中的各種閑置資源,要將分散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但是,長期應用的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早已經讓我國的社會經濟呈現出了固化的管理惰性以及管理模式,這些機制體系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共享經濟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
3.2 干預打破傳統管理思維的束縛
現階段,分享經濟在推動社會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諸多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而在其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弊端也是越來越多。這就需要管理部門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尋求全新的管理方案,積極打破傳統管理思維的束縛,將當前的一些不利于共享經濟發展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徹底摒除。
3.3 豐富和創新監管模式
眾所周知,共享經濟得以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因素便在于信用,共享經濟的發展讓社會中的陌生人之間多了一份信任,建立了一定的聯系。共享經濟具有應用資源大、參與面廣等特點,所以,原來相關部門所采取的單一監管模式已經沒有辦法再起到理想的作用與效果。因此,其必須要想辦法創新和豐富監管模式,實現多元化、全方位的監管。其可以與社會中的各類主體,諸如企業、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媒體、公民等建立合作關系,一起進行監督和管理。
建立和健全治理體系與配套措施
在影響共享經濟發展水平的諸多因素當中,其決定作用的便是治理體系和配套措施,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積極致力于治理體系和配套措施的制定與完善。通過改革和完善治理體系和配套措施,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改變現代居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與此同時,利用完善的治理體系與配套措施來有效彌補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缺口。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熱潮越來越高,但是卻總會讓人感覺到不那么真實。從開始的O2O到后來的共享經濟,其對于已經擁有多年傳統消費和生活觀念的中國人而言,其既是一項挑戰,更是一項考驗,挑戰的是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與生活理念,而考驗的則是中國人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信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目前,在我國范圍內,共享經濟的發展規模已經越來越大,從最開始的共享單車,到后來的共享汽車、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等,這些全新共享經濟形態的出現意味著我國共享經濟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但是,我們必須要站在一個客觀理智的角度來看待我國當前共享經濟的發展水平,雖然共享經濟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發展勢頭也非常之猛,但是,其還是處于一個初級發展和嘗試的階段,其還有著非常大的發展與上升空間。
參考文獻
[1]劉海英 .“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發展研究——基于產業融合理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 2018 (1) :91-95
[2]張蕊 .大數據、共享經濟與新時代稅制建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J]《中國財政》 , 2018 (1) :84-84
[3]陳小英.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政務經濟數據資源共享應用平臺的構建研究[J]《信息通信》 , 2017 (10) :242-245
[4]楊學成 , 涂科 .平臺支持質量對用戶價值共創公民行為的影響——基于共享經濟背景的研究[J]《經濟管理》 , 2018 (3)
[5]李甲奇 , 宋珍玉 , 徐苑琳.共享經濟背景下加快推進成都城市智慧治理的理論與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 , 2017 (18)
[6]凌斌濤.大數據環境下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鎮江低碳經濟發展新路徑研究[J]《價值工程》 , 2017 , 3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