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越來越完善。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的關鍵領域和重要部門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于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國有企業對于當前我國建設和諧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于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也是不可懈怠的。本文主要就當前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對于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國有企業;和諧社會;路徑探究
當前局勢下,我國的國有企業已經經歷了多次的改革,正處于一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勢之下。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想要充分的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活力,就必須加強國有企業內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員工的思想覺悟,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一、簡述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是指公平公正的社會,是指講究誠信的社會,是指人人平等的社會。在和諧社會下,人們所能夠享受的社會福利不斷提高,經濟生活不斷改善,生活在社會各階層人們相互尊重,互幫互助人人平等。在和諧社會之下,人們的思想政治覺悟也越來越高、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由此可見,和諧社會的構建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一)和諧社會的引起
我國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曾明確指出“和諧社會”這一名詞,建設和諧社會成為了我國國家建設的頭等大事。會議強調“要加強黨的執行能力”的根本任務就是“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政治、精神文明的持續發展”[4]。和諧社會必須要在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變革,建設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發展必然是要在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的基礎之上,更加注重當前社會的變革、更加注重社會主義的建設、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所以這就對與國有體制的思想政治建設做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和諧社會的內容
和諧社會首先要求就是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實現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首先會讓人們感受到生活在社會上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能夠增加社會的凝聚力。尤其是在我國當前所進行的改革階段,只有營造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才能夠擁有堅實的民眾基礎。其次就是要求人講誠信。言必行,行必果。誠信是我們中化文化的傳統美德,是構造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全民誠信也有助于國家融洽,社會和諧。最后就是注重人人平等,我國憲法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公平公正的前提。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的贏得群眾基礎,擴大公眾服務的范圍,完善好社會的管理體制,從而使社會和諧,構建一個全社會國民互相有愛,互幫互助的和諧社會。
二、基于和諧社會視角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探究
(一)加強國有企業工作中的思想環境
想要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采取獎勵措施。員工獲得激勵,員工對于工作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企業可以通過員工福利來引導職員和企業的未來發展相結合,在公司內部營造出一種公平正義、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對職員要獎懲有據。企業內部的思想工作著也應當及時分析員工的心理,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為企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國有企業在當下經濟態勢中的和諧發展[3]。
(二)企業高層重視思想政治工作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只有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所獲的利益。這就要求企業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工作機制,建立起企業與職員之間的交流形式。調動企業職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工作成果突出的員工進行獎勵。僅僅有物質上的獎勵只能滿足短時間的效用,除此之外國有企業的領導者也應當注重對于員工思想政治的建設,要確保企業對于員工的思想精神上的鼓勵。企業在保障全體員工物質上得到滿足的同時,加強精神上的建設。比如說,適時對于員工進行思想培訓工作,訓練員工的思想覺悟,從思想層次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思想工作的建設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運用科學的指導來進行思想建設
在國有企業的思想建設工作過程中,對于公司員工要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科學的思想指導,這樣便于解決不同個員工所遇到的不同問題,為員工進行科學的理論指導有利于化解員工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同難題和不同情況,使得思想政治建設更加順利的進行。在科學性的指導下,公司員工的思想政治建設可以很好貼近生活,更易理解[2]。更容易轉變原有的思想觀點,對于自身工作不斷地創新完善,吸收自身工作經驗,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工作當中去,加強員工的學習能力,憑借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推進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四)結合國企自身特點
從事國有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工作者需要充分的利用好自身企業的文化特點,提高自身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效率,充分的利用好企業的文化力量,使得自身企業的文化建設中的創新精神被發揚出去[5]。使得公司員工對于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抱有極大的認同感,為公司的蓬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在結合自身文化情況之外,還應當結合自身的企業性質特點。比如說偏向經濟類的國有化企業就應當著重加強公司員工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了解,著重培養公司員工對于經濟思想的敏感性,在進行公司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也應當著重培養有關如何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潮流來對自身公司進行建設。對于偏文藝類的國有企業則更應當注重當前社會的文化走勢,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潮流,對員工加強文化建設的培養,發揮員工自身潛能,提升員工自身思想覺悟[1]。推動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好企業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總結
對于在和諧社會角度下如何加強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是關乎我國國有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和諧社會的視角下我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應當被重視起來。國有企業應當學會加強企業思想政治的工作環境,學會結合自身企業的經濟文化特點,學習用科學的指導方式來推動我國的思想政治建設,從主觀上來推動公司職員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也最有利于國有企業順應時代潮流。
參考文獻
[1]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機制的路徑選擇——基于企業社會責任視角[J].岳小戰.經濟研究導刊.2013(03)
[2]和諧社會視角下企業道德建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以陜西關中企業為例[J].王會蘭.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12)
[3]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和諧社會視角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啟思[J].李志強,張宗.改革與開放.2009(05)=
[4]和諧社會視角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創新研究[J].趙軍.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4)
[5]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載體研究——基于企業文化建設的視角[J].張莉.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作者簡介
琚海龍(1977-),男,漢,山西省長治市,大學本科,山西三元煤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