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輝
摘 要:數碼插畫藝術是以數字科技發展和全新傳媒技術為基礎,將人類理性思維和藝術靈感融合為一體的藝術,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深入人心,數碼插畫藝術設計將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而更加普及。數碼插畫藝術設計是一個新興的視覺藝術形式,它憑借著數碼技術和藝術結合的先天優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文化。藝術家有責任成為視覺文化創造者,把高科技的技術力量轉換為人文關懷的藝術。
關鍵詞:插畫、“80”插畫、數碼、圖片
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伴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化和信息的視覺化的發展,數碼化的設計正在滲透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處于藝術及設計領域邊緣的插畫設計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領域,近年來,在圖書報刊、時裝展示、廣告、音樂以及電視熒屏上,插畫頻頻亮相。數碼插畫作品已不局限在雜志,而延伸到網絡、廣告、CD封面甚至T恤。插畫藝術的發展是漫長的,雖然“80”插畫具有了許多新內涵,但回顧歷史,仍然可以發現,插畫最為基本的形式始終是延續的,我們總能夠在圖文結合的文物與書籍中找到它們的影子。而了解插畫的歷史發展過程,對于研究當前插畫發展現狀非常必要。
1 插畫概念
插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視覺化的造形表現,大多配合文字與圖片,透過非語言的直覺形象完成心與心交流的傳達目的,作為文字的輔助要素對文字具體內容作說明。
1.1插畫的發展歷程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最早是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其作用是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的。目前史料可考最早的正式插畫應該要算唐肅宗時刊行的《陀羅尼經咒圖》。明清時期,可以說古代插畫藝術大發展時期,隨著東方興盛的手工業和西方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的文學藝術創作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這一時期涌現的大部分章回小說,如《水滸傳》、《金瓶梅》、《鏡花緣》等都配有精美的插畫,一時成為風尚。明清以后,隨著西方銅版、石版、照相制版等現代印刷術的傳入和現代圖書裝禎、裝訂業的興起,尤其是西方繪畫技法的傳播,使我國圖書插圖發生了很大變化。民國初年至 30 年代一批有識之士及許多美術青年走出國門到日本、歐美留學。他們回國后,積極創辦美術學校,從事新式圖書報刊美術工作,提倡中西合璧的國畫,使舊中國整個美術領域發生了重大變革,我國插畫事業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隨著改革開放,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內插畫市場開始得到轟轟烈烈的復興,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是最輝煌的時期。一大批有志于插畫的中青年畫家。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國外優秀插畫中的營養,使我國插畫藝術呈現了多姿多彩的大好局面。
2 “80”插畫在新時代的轉變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電腦輔助制作技術在發達國家的出版印刷、影視特技、建筑設計等領域開始使用并迅速普及。當代商品經濟的繁榮和數碼時代所帶來硬件支持注定了時尚插畫的演變和發展。在今天電子技術和經濟的推動下,“讀圖”已成為我們時代的一種文化表征,對人們耳濡目染,影響深刻持久。數碼技術也不可避免地應用到了插畫領域,開始只是用作后期的調整修改,后來隨著數碼技術的不斷完善,就產生了從起草到完稿整個創作過程都離不開數碼技術的數碼插畫。數碼插畫的產生是插畫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完善的數碼技術不僅可以制作幾乎所有傳統風格的插畫,而且還帶來了全新的另類的“數碼風格”。
2.1 創作思維的轉變
現代藝術創作中,創作者們不再信服僵化凝固、一成不變的意義,重視以自己特有的感覺,去表現有意義、有意味的刺激感官的視覺形式,更為貼近人之本性。這是現代藝術創作中創作思維的一個重要的轉變,這種轉變要求創作者們站在了時代的立場上,大膽拋開了傳統束縛及其他干擾,牢牢把握住了時代精神(外因)并與藝術家獨特的個體經驗(內因)進行碰撞,從而形成個性的藝術創作風格。而插畫所具有的易變的特征更為“80”插畫設計的創造提供了發展的動力。這種創造發展的動力根源于崇尚章顯個性的時代氛圍,而后現代藝術在插畫創作思維的改變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2.2 對酷、時尚的追求
80后成長在中國主流價值觀逐漸失去權威多元價值并存的時代。求新的渴望一旦出現,新一代青年人便希望以新的東西反映自己所特有精神面貌。“那些求新成癖者,他們對新東西的渴望表現為一種偏愛新奇、奇異甚至古怪事物的方式。”求酷的審美心理催生了以酷為美的時尚插畫。這是當前“80”插畫表現得最多的審美趣味表征,較為典型的有“80”插畫師官純、流行殺手、蘋果NANA等的作品。
3 “80”插畫的特點
3.1 數碼視覺特征
在當今這樣多元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下,插畫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會受到明顯的純藝術風格的制約,也沒有哪一種風格能代表當今的權威。數碼插畫設計師們都在追求個性的表達與渲瀉,各種形式的插畫百花齊放,而且個人特色十分突出。在插畫藝術中,視覺是其最主要的感受、擁有、享受生活的方式,視覺經驗可以涵蓋、替代其它一切感覺經驗,而其它一切感覺經驗卻無法涵蓋、替代視覺經驗。像在商業插畫界非常有名的費爾亞茲·杰弗瑞,其“木偶人”已經成為他的插畫作品中的代表形像,作品的個人風格也極其強烈,有高度的視覺沖擊力。視覺圖形語言的創造,是在人的視覺經驗的基礎上,運用各種表現手段或材料,來傳達出內容意念,其次才是在此范圍內表達個人情感或展現個人藝術風格,它重在信息的傳遞。為了使圖形語言更準確地傳達信息,必須先了解各設計因素的潛在涵義,然后進行創意組織。
3.2 “80”插畫藝術作品擁有一定的概念性
多媒體藝術的興盛,個人自主性的充分表達,使得大量帶有個人概念性的作品流行,如個人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與軟件媒體藝術相結合的個人獨立藝術作品等等,給插畫領域帶來了深刻的觀念性的變革,部分概念性的插畫藝術作品應運而生,帶有強烈的個人化色彩。
3.3 “80”插畫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流行性
數碼插畫是插畫發展到當代的時代產物,它是以傳統插畫為基礎的,二者仍保持著其共同的特點。多媒體藝術往往善于抓住時髦的話題與文化熱點問題,及時有效、快捷地進行報道與傳播,它的藝術符號極易與流行文化接軌,從而成為一種帶有先鋒性與前衛感的藝術樣式,數碼插畫藝術作為IT時代先鋒的視覺表達方式,自然受到多媒體藝術的影響,視覺符號的通用,表達內容與時尚流行的話題接軌。
4 結語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插畫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式和表現方式,具有精英化趨向的插畫與當代時尚插畫的興起是歷史與現實選擇下的必然結果。“80”插畫的發展越來越大眾藝術特性,如大眾性、娛樂性、商品性等。取而代之的是,插畫創作思維的轉變,插畫審美情趣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和對時尚的追求。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如此的發展思路與模式造就了插畫的輝煌。然而,當時代轉變后,舊有的套路很難再適應插畫的發展,從而走向衰落。
參考文獻
[1]葉喜冰. 現代商業插畫與媒介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學, 2010 .
[2]伍毅志. 淺析數碼技術對現代商業插圖設計的影響[J]. 電影評介, 2007,(15) .
[3]張敏. “80”插畫的時代語言研究[D]. 沈陽建筑大學, 2011 .
[4]李大偉. 運動、時尚、藝術[D]. 武漢理工大學, 2007 .
[5]文婷,詹秦川. 解讀插畫視覺藝術[J]. 電影評介, 2007,(19) .
[6]陳秀. 商業插畫的新載體[J]. 大眾文藝(理論), 20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