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帥朋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地質勘探事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建設項目,物探技術作為地質找礦和資源勘查中的重要技術,其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勘探的整體質量。在地質勘探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每一道勘探技術要求,對各環節質量嚴格把關,防止各種質量通病的發生。本文主要對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物探方式的原則、技術要求及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地質找礦;資源勘查;物探技術;原則
一、物探方式的原則
基于物理學中的力、聲、光、熱等理論為基礎,物探方式的應用主要是在目標地質體和附近介質物性差異的前提下進行,如電性、溫度、放射性等,遵循物性差異進行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技術與方式的選擇,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在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如應用物探技術,必須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由已知指導未知的原則
物探工作的開展,必須從已知到未知、從點到面、從簡單到繁雜。并在此基礎上對區內所有的地質材料進行充分利用,進行各類技術參數的合理選擇,并進行地質—地球物理模型的建立,進而對導面上物探數據采集的正確性進行指導,并實現數據處理、資料解釋與成功推斷的參照性。由此可見,在物探工作進行前,必須對區內現有地質資料進行詳細收集、分析與充分利用。
2、綜合大信息量原則
通常情況下,災害地質體和圍巖介質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物性區別。基于此,可選用幾種物探方式進行參數信息的獲取,全方位地對地質體的特征及形成因素進行分析與探究,一定程度上防止物探異常多解性的出現,并對物探資料的準確性進行有效提升。
3、優化組合原則
按照物性不同差異,在已知地質資料的區域,通過不同物探方式的選擇,進行相關試驗的開展。隨后對比分析各自的試驗成果,其標準以查明問題為主,其原則為資金節約為主,在物探方式合理選定后進行優化組合,只有這樣才能為勘察效果與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的技術要求
1、通過多種方式取得并進行各種有效信息不斷積累的工作就是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物探技術在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的應用,其原理主要為一種振動信號通過地層表面的激發,其傳播介質為地層,將信號發送給地表上的勘探儀器,在地層傳播信號的過程中,因地層內礦物質不同,其就具有不同的地質物性,進而其體波、面波等信息也有所不同,為確保物探技術在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得到有效利用,必須對其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才能確保其功能的充分發揮。
2、確定勘探基地。在基地礦床勘探選擇和確定中,必須確保其 符合以下要求,如在礦床地質與資源開發技術條件的基礎上,通過認真評價和可行性研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確定,確保開發后其礦產儲量能夠對投資進行返還;并要求其礦種開發與國家近期經濟發展和礦產品市場的需求相符合,同時在地理上應與國家工業經濟發展的布局與需求相符合。確保經濟地理與環境優越、大存儲量及技術水平高等礦床則可以優先進行勘探投入。
3、創新地質找礦及資源勘查技術,是礦床勘探工作礦產開發的重要前提,礦產儲量、礦產開發所需的所有地質資料信息就是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的最終產品,把礦產資源向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對象進行轉變,可以有效降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風險。選用合理的勘探方式和技術對礦床產生的客觀規律進行揭示,進而提升物探技術的精確度及可靠性,實現地質找礦和資源勘查的合理性。
三、物探技術在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的應用
1、磁法勘探。自然環境條件下,由于地磁場的影響,巖石或礦石都會在不同程度被磁化而產生磁性,這種磁性與地磁場疊加而產生磁性異常??碧郊夹g人員可以通過測定、分析磁異常,找出磁異常與礦石之間的關聯,推斷出地質構造和礦體的分布特征等等。所以磁法勘探在物探技術中運用較為廣泛。但是,磁法勘探的運用條件比較受限制,只有在巖石與礦石二者有較大磁性差距的條件下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例如,在鐵礦礦區的地質勘探中,就可以采用磁法勘探,通過磁性的強弱來判斷鐵礦的含量和分布情況。
2、電法勘探。電法勘探主要以巖(礦)石之間的電磁學性質及電化學性質的差異為基礎,通過對人工或天然電磁場的空間分布規律和特性進行研究,尋找不同類型的礦床、查明地質構造的方法。地殼是由各種各樣的巖石、礦體和地質結構所組成的,各個巖石、礦體間的導電性、導磁性、介電性都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電法勘探則是通過分析這些特性和規律,推斷出巖層礦體的大小、形狀、位置和埋藏深度,最終達到地質找礦和資源勘查的目的。
電法勘探的方法種類繁多,多種多樣的方法也使得電法勘查的應用范圍廣泛。例如通過運用電流法,探測在不同巖層結構下巖層的電阻率,從而根據測定的電阻率數值判斷地質結構中可能存在的礦石的種類、大小。此外,電法勘探多運用于尋找油氣田、煤田、尋找金屬與非金屬礦產等地質勘查中。但電法勘探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地形和外部電磁場的干擾,所以在實際的運用中,要結合實地情況選用適合的物探方法。
3、重力勘探。重力勘探利用巖石、礦石、土(介質)之間的密度差異,通過觀測和研究重力場的變化規律來解決地質問題的方法。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對密度較大的巖層進行探測時,其引力是增大的,反之則是減小的。由這些巖層的密度差異所引起的重力異常,恰恰給地質找礦和資源勘查提供了依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重力異常的大小、形狀去判斷這些密度差異的礦體的大小、深度及形狀,進而確定潛在礦體的位置和地質構造。所以在地質找礦和資源勘查中,重力勘探主要用于尋找密度差異大的礦產。例如利用重力勘探發現了大慶長垣構造,而后鉆探成功,從而發現了大慶油田。
4、地震勘探。地震勘探主要以巖石、礦石、土(介質)之間的彈性差異為基礎,通過測量和研究地震波在巖石、礦石的分界面上所呈現的不同物理現象來了解地層構造形態的方法。地震勘探主要是通過人工在地表發射地震波,地震波由地表向地下傳播,在傳播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彈性的巖石分界面而出現反射、投射或折射的情況。這時地面的檢波器則會記錄下這些地震波的數據,比如地震波傳播的時間,震動的波形等等。再由專門的儀器進行計算和分析,判斷出地下巖層的性質、埋藏深度和形態等。一方面,地震勘探主要運用于油田勘探、煤田勘探、鹽巖礦床等地質的勘查。另一方面,地震勘探的方法在尋找地下水資源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通過利用地震勘探可以測量基巖的深度、是否有溶洞或地質體是否松軟,從而勘探出地下是否有水資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地質勘探事業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作為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中的重要技術之一,勘探單位必須對物探技術加以重視。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礦產資源開發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增長。作為地質找礦與資源勘查的重要技術,物探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采礦質量進行有效提升,并能實現地質行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文濤.綜合物化探方法在內蒙古大青山綠巖型金礦評價中應用研究[D].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6
[2]趙文濤,蘇美霞,張振法,常忠耀,張青,王沛東. 綜合分析重力圖中山形異常、鏡像異常和巖體異常[J]. 物探與化探. 2010(05)
[3]賈繼標,王鳳茹,秦學業,張自森,劉國印. 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找礦模型在找鉬礦中的應用[J]. 礦產勘查. 2010(03)
[4]袁桂琴. 近十年來我國地球物理技術在礦產勘查中的主要進展[A]. 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02資源與環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論與方法技術分會場[C].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