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貿易往來增多,病蟲害對林業的危害正在不斷加劇,已經成為威脅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病蟲害是林業生態環境惡化,由生物引起的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制約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已嚴重威脅到我國林業資源和生態安全。生態環境惡化不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還是影響社會和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為準確掌握林木病蟲害的危害情況,必須了解病蟲害的特點及存在問題,積極尋找解決途徑并提出對策,以此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林業病蟲害的特點
1、林業病蟲害的常發性。如今林業病蟲害現象越來越頻繁,林業受害面積也在日益擴大,甚至林業病蟲害的整體趨勢在不斷上升。
2、林業病蟲害的偶發性,人們難以預測大面積爆發的林業病蟲害。因此,當林業病蟲害爆發時,難以采取有效控制與管理措施對其進行解決,從而使得林業建設與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社會經濟與環境效益損失比較嚴重。
3、林業病蟲害的危險性,其擴散和蔓延的速度十分快。當林業病蟲害出現時,會直接威脅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
4、林業病蟲害是多種次要害蟲。人們往往對次要病蟲重視不足,從而使得次要害蟲漸漸成為主要害蟲。
二、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視不足
當前林業病蟲害對于林業的發展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近年來影響逐漸增加,導致很多樹木因為防治工作不到位導致一些經濟損失。林業建設在我國的發展比較緩慢,當前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我國一些地區的樹木受到病蟲害的威脅,甚至導致樹木的死亡,影響了正常的林業生產和建設。另外由于工作人員對于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重視不足,導致林業生產中缺少正常的預防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影響林業建設的正常進行。
2、林業病蟲害防治人員缺少相關的工作經驗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對于管理人員有著比較高的要求,管理人員不僅僅需要掌握相關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同時還需要有比較豐富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林業建設的順利進行。但是當前從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工作人員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掌握還不夠熟練,導致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林業病蟲害防治人員缺少相關的工作經驗。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很多病蟲害疾病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才能辨別,因此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水平。但是由于相關的工作人員缺少工作經驗影響了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的現象經常出現。
3、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需要進一步提高
當前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還有待于提高,我國的林業建設發展的速度比較緩慢,同時我國的林業建設走向正規化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因此我國的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對于林業建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技術落后有可能導致大范圍樹木的破壞,這對于當前林業建設的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一些病蟲害對于防治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如果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不高將會導致整個病蟲害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影響樹木的生長。
三、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方法措施
1、重視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對于當前的林業生產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林業生產不僅僅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同時也有著一定的經濟效益,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提高林業生產的效益有著關鍵的作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林業生產的管理者和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需要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隨著林業種植面積逐漸增加,林業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所增加,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量也有所增加,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更需要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同時還需要加強預防工作,盡量在病蟲害未能對林業生產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消除林業病蟲害,保障林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提高樹木的質量和經濟效益。
2、做好營林防治工作
首先,應重視和加強育苗期防治。一方面,應選定良好種植地,不應選用溫度低、濕度大的區域進行育苗,否則會造成苗木枯萎或死亡。另一方面,播種前必須清除種子及土壤潛在的病蟲草,以消除病蟲害源。此外,要做好苗木的施肥管理,盡量應用有機肥,并要保持苗圃清潔,定期清除雜草、林木枯萎落葉等。其次,強化造林防治。應盡量進行混交林建設,根據區域氣候、土壤、地勢等選用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的樹種。同時,在撫育階段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為有效減少病蟲害源,應選擇整地施工法提升林木樹勢,進而增強林木的抗病蟲害力。此外,需及時清理受病蟲害侵害的林木枝葉,以免病蟲害擴散、再發。特別集中清理污染較重的樹木,以改善林木生長環境及內部空氣質量,確保林木的良好生長。另外,林業管理員需不斷學習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豐富防治管理經驗,在林業管理中能及時發現病蟲害,并能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治,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3、生物、化學及物理防治
(1)生物防治。一是通過微生物防治法防治。諸多林木昆蟲體上攜帶的真菌、抗生菌等能對天牛、馬尾松毛蟲等蟲害有良好的防治效用。此外,蘇云金桿菌相關變種制劑能夠防治多種林業病蟲害。二是應用病蟲天敵予以防治。在實施生物防治中,天敵昆蟲防治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防治蟲害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可根據林木種植情況適當引進、移植林業病害蟲的天敵種群,以控制其密度,實現生態平衡。三是可養殖益鳥防治。啄木鳥、山雀等屬于防治林業病蟲害的主要益鳥,是昆蟲天敵且以蟲為食。所以,該種方法更為便捷、有效,能省去諸多防治工作,且對生態環境無污染。
(2)化學防治。一是要預測病蟲害涉及面,采取正確方法,選用合適農藥進行噴灑,可達到良好防治效果。當前常用的滅蟲劑有愛福丁、銳勁特等。此外,還會應用滅菌劑,比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通常分為鏟除劑、保護劑及內吸劑三類。其中,鏟除劑能夠對病原物發揮直接滅殺效用;保護劑則直接作用于林木,在病蟲害防治中可確保林木不會受到損害;內吸劑則主要是讓植物吸入內部,對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效用。二是可采取植物或土壤消毒方式保護林木。但采取化學防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化學藥劑中含有污染物,會污染到林木、植被及種植土壤,且滲入地下后對低下水造成污染,所以在應用該方法時需謹慎、科學,將污染降至最小。
(3)物理防治。第一,阻隔。即在林木外層綁扎毒繩或扎塑料布隔離病害蟲的侵害。第二,涂白。就是應用石灰水作為涂白劑,將其均勻適量地涂抹于樹干,選用該方法能夠有效避免病害蟲產卵在樹干上,發揮良好的有蟲防蟲害,無蟲則防病的效用。此外,采取該方法還能起到防凍保溫作用,也能發揮良好的防曬效果,且對環境無明顯污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病蟲害對于林業建設危害十分嚴重,當前為了更好地保障林業經濟發展,發揮林業建設的生態環境效應和經濟效益。必須進一步提高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要求借鑒相關經驗技術,積極治理林業病蟲害,更好地發揮林業建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龔云華,黃國成,陳秀東.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12)
[2]劉世英,趙瑞玲,李振海.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 現代農業科技. 2011(17)
[3]肖艷瓊,申紹林,肖艷紅.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 農業與技術. 2015(16)
[4]李眉慧,關品高.基于森林保護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J]. 林業勘查設計.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