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龍 黃洋洋
摘 要:伴隨放射治療的不斷進步及原有老舊加速器的更新,原有的放射治療機房需要進一步改造,才能保證機房周圍輻射安全。輻射防護改造工程涉及內容較為廣泛,如確定輻射源特征、輻射衰減的規律、輻射防護材料及方案的選擇以及施工的細節等,這些都會對輻射防護效果造成影響。為此,本文醫用直線加速器機房輻射防護改造工程為例,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周圍輻射水平,同時確保屏蔽結構的整體性穩定性。
關鍵詞:醫用加速器機房;輻射防護;防護改造
直線加速器是一種產生高能射線的設備,在腫瘤治療中得到了廣泛使用。作為特種結構,醫用加速器機房的改造建設既要保障輻射安全,也要保證設備正常運行[1-3]。當前部分醫院可供建設機房用地不足,在原有機房基礎進行改造加固,不失為一條途徑,只要合理設計方案,按照施工要求精心施工,也是可以滿足使用要求的。
一、原機房概況
某醫用加速器機房改造工程,原址為直線加速器治療機房,原設備僅使用6MV X射線,劑量率最大300cGy/min。該機房位于地面,且在醫院一角,與其他科室之間存在一定間距,不與居民區相鄰。原機房東西向長度12.8米,南北向長度13米,室內當前凈高3.8米,東西主防護混凝土厚度為2.4米(寬4.4米),東西次屏蔽墻厚度為1.3米,南墻屏蔽為1.1米,迷路寬度2.2米,迷路內墻厚度0.9米,迷路外墻1.5米,頂部主屏蔽為2.3米(寬4.4米),頂部次屏蔽1.1米,地下基礎埋設深度為1.65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用C30混凝土澆筑。東墻外為X射線模擬機房,北墻外為加速器控制室。該結構當前為正常使用狀態,具有良好穩定型。原機房結構布局示意圖如下圖1。
圖1:原機房平面示意圖
二、屏蔽估算方案分析
改造后的機房擬安裝ELEKTA Synergy直線加速器,可產生6MV及10MV高能X線,以及6-15MeV電子束,等中心處最大射野40cm×40cm,最大劑量率600cGy/min。機房改建應遵守最優化原則即ALARA原則[6];本項目職業人員年均有效劑量約束至5mSv/a,公眾年均有效劑量約束值0.25mSv/a。根據設備廠商推薦:機房混凝土密度不低于2.35t/m?時,主防護厚度為2.7米(東、西主防護方向)、1.5米(南墻、北墻迷路外墻及頂部次屏蔽層)和2.7米(頂部主屏蔽層),此厚度符合有用射束和漏射在混凝土中的十分之一值層(表1、表2)的估算結果[4-5]。
考慮到東墻外有X射線模擬機房,為盡可能的保持原有使用面積,在東墻主屏蔽及次屏蔽使用鉛做屏蔽材料,擬加厚60mm厚的鉛磚,次屏蔽部分使用20mm厚鉛磚;西墻及南墻外有足夠空間且處于封閉狀態,擬采用混凝土澆筑加厚,頂部上方亦為露天開放狀態,擬加厚頂部主次屏蔽區。
三、醫用加速器機房屏蔽加固措施
對于機房改造工程來講,結構厚度應符合防護要求,并在加固后要保證機房整體穩定性良好。施工過程中要防止加固屏蔽層后產生的不均勻沉降,或者在加固的屏蔽層上產生裂縫,必須做好基礎加固工作。基礎加固一般有基礎圍套加固、人工挖孔擴底墩(樁)基加固等方式。經設計院溝通,認為原有結構較為堅固,在外墻加厚時,挖至基礎部分,并與基礎鑿毛植筋處理后澆筑即可滿足要求。所使用混凝土為C30商品混凝土,密度不小于2.35t/m?。
1、東墻鉛屏蔽層
東主次屏蔽墻外側,向下挖至機房基礎部分(約1.5米),寬度約0.6米,采出C30鋼筋混凝土做基礎,因鉛磚較軟,此墻重量較大,隨時間鉛磚結構會變形,故采用槽鋼做骨架來固定鉛磚,為避免鉛磚之間的漏射影響防護效果,各個鉛磚之間使用凸凹結構鑲嵌。
2、南屏蔽墻墻及西主次屏蔽墻
因墻外為土質結構,需下挖至原屏蔽墻基礎部分,并從此部位開始澆筑。該機房具有較厚屏蔽墻,可選取單面法進行新增部分加固處理。改造前,必須將原屏蔽結合面風化酥松層、裝飾層等鑿除,直到堅實基層全部露出。并在此基礎上打毛表面,保證其粗糙程度滿足設計要求,隨后做好清理工作。針對新混凝土構件,直接進行鑿毛、清理工作即可。為保證新舊混凝土之間結合的完整性,需要植筋處理,植筋處理需在鑿毛屏蔽墻體外側之后完成。
3、 頂部屏蔽加固
頂部原有防水隔熱層,需要去除處理,而后在此基礎上打毛表面,保證其粗糙程度滿足設計要求,隨后做好清理工作。因施工厚度較大,為避免裂縫,需要在混凝土內加鋼筋以防裂。
澆筑厚度較大,要保證澆筑連續一次完成,澆筑完成后應按時做好養護,防止溫度過高。
四、效果與討論
正常工作狀態下,加速器東屏蔽墻的X射線模擬機房及加速器控制室停留時間較長,為全居留場所,劑量率不超過0.5μSv/h,西墻南墻外處于封閉空間,工作人員及公眾極少進入為部分居留場所,劑量率不超過2.5μSv/h,樓頂為偶然居留場所,劑量率不超過,10μSv/h[2]。
檢測結果顯示,此改造方案效果良好,在全居留場所的多數位置防護已經接近本底水平,僅僅在頂部檢測到較高當量劑量率的小面積輻射區域,因處于偶然居留場所,也完全滿足使用要求。
綜上所述,對原有機房進行充分的改造,也能在滿足輻射安全的前提下滿足使用要求。當前法規對輻射劑量水平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數量較多的老舊加速器機房來說,合理設計精心施工,改造也是完全可以符合輻射安全要求、滿足使用要求的。
參考文獻
[1]GB/T 17827-1999,放射治療機房設計導則[S].
[2]GBZ/T 201.1-2007,放射治療機房的輻射屏蔽規范 第1部分:一般原則[S].
[3]GBZ/T 201.2-2011,放射治療機房的輻射屏蔽規范 第2部分:電子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S].
[4]陳軍軍,吳敏.某醫院電子直線加速器防護屏蔽的計算[J].中國輻射衛生,2004, 13(4):12.
[5]裴元吉.電子直線加速器設計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82.
[6]胡逸民. 腫瘤放射物理學[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644.
作者簡介
田玉龍(1986-),男,物理師,從事放射物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