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敏
【摘 要】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理論,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生態經濟思想。文章主要從自然生產力觀、生態發展觀、生態科技觀、生態消費觀等論述。這對于發展經濟既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孫后代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利于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發展的有機統一,有利于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生態經濟觀;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12-0192-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也在快速發展,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隨之而來的是環境愈來愈差,相應的經濟也和環境一樣遇到了巨大的挑戰。然而可持續的、健康的、符合自然規律的、循環及可利用的發展觀成為這個時代的發展目標,也是世界各個國家的發展目標。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自然環境觀、社會觀等馬克思主義的生態觀我們會發現他對生態經濟有很多的描述。但是首先使用生態經濟這個詞的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而是肯尼斯·鮑爾丁提出的,但我們不難發現在他們的理論和著作中,都有關于生態經濟及相關的特征的一些描述。馬克思主義生態經濟思想是指馬克思、恩格斯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作家們所提出的有關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的思想和理論的總和。他們的思想是與時俱進的并一脈相承的,給我們留下的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對我們現在的經濟建設思想具有實踐的指導作用。
1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40年代,世界上大多數的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從手工業到機器生產的過渡,隨著機器大量的使用,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這也極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時,人們不惜犧牲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代價來實現經濟的增長及生產力的提高,但是卻沒有思考到我們無限制的索取,資源會不會枯竭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發展經濟與自然環境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而這時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研究經濟運行問題,這時的他們意識到了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矛盾,雖然在他們的著作中我們沒有找到精準的關于生態經濟的明確描述,但是我們通過學習及研究他們的經典著作和相關理論,可以清楚地發現他們的生態經濟思想是和他們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一起論述的,兩者之間的結合就形成最大力來實現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及自然的發展。
在馬克思的著作中不難發現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是和他的唯物史觀思想一起發展的,生態經濟也隨之而形成,但主要的是生態哲學思想。他們的生態觀是立足于唯物主義思想,分析自然與經濟發展、人與自然、人類與生存環境、人與社會環境等的相互關系及這些關系中產生的問題,相應的提出了處理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而且深刻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和自然的異化問題。他們對這些關系的思考與探索總結出了豐富的生態理論。馬克思提出剩余價值理論的同時,他的生態哲學思想也同時在經濟、政治領域活躍著,同時生態經濟思想與生態政治思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他的相關著作中也有體現。
2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的主要內容
2.1 馬克思主義的自然生產力觀
馬克思給自然生產力下的定義如下:“不需要任何代價的、未經人類加工就已經存在的自然資源。”[1]人類的勞動創造財富,但是人類在勞動的過程中離不開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而且我們在發展自己的時候還需要自然的輔助及利用自然來發展自己。在馬克思看來,自然資源是豐富的自然生產力,對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的影響,就像有的自然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用完就沒有了。但是有的自然資源是可以通過人類的勞動改造而得的,有的也可以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改造自然來達到人類自己的利益目的,但這些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系的。
2.2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發展觀
如在馬克思的相關著作中就有關于人、經濟與自然的矛盾問題一些描述,那時的馬克思就已經意識到,如果人類社會的發展只知道一味追求物質財富,只知道利益,不顧及子孫后代是否還有資源可利用,還有生存空間的問題的話,那樣勞動就成為有害的勞動,離開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切實際的,單純的來談勞動和生產力是沒有意義的。同樣的他們認為在私有制社會里資本家私自占有土地資源,而在公有制社會里人們只是使用土地進行勞作,人們選擇善待土地,給予土地一定的剩余發展空間,以便子孫后代還能在這塊土地上永續利用。并且留下的是好的土地,留下的是青山綠水。
2.3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科技觀
馬克思很早就認為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勞動,利用和依靠科學技術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進行廢物的處理及利用是馬克思主義生態科技觀的主要內容之一。科學的進步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那些超出我們能力范圍的知識及認知,節省資源、開發新能源等。依靠科學技術減少廢物、廢物的循環利用、廢物的回收再造等是馬克思主義生態科技觀的另一個方面的內容。在現代化的生產領域里這樣的例子很多,科學技術的發展也運用于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們的現代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性及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用科學來保護我們的環境,實現社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4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消費觀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消費觀是合理消費,合理的、適度的、節儉的消費,要有禮有節地使用自然資源,而不是永無止境地占有和利用,他的這個合理消費思想是隨著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而發展的。馬克思認為要改變以前的資本主義的消費習慣和生產習慣就要去變革社會制度,只有在理想的社會制度下才可能有正確的消費觀,正確的生態消費觀是消耗最小的力量得到適當的生產與發展。
3 馬克思主義生態經濟觀的當代啟示
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指引我們不迷失發展方向,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作為我們今后生態文明建設的看家本領及理論基礎,更加自覺地運用這個理論,努力提高科學發展的建設思想,推進這個理論在我國的運用。為了幫助我國的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提出了發展經濟可以不用犧牲環境為代價、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的新思路,這些與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一脈相承,同時又是與時俱進的,這些思想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助我們實現經濟社會的生產、生活、生態向著文明的方向發展,走一條文明而又長遠的道路,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通過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這對于經濟的永續發展及社會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1)要有保護好環境就是發展好經濟的思想,順應自然,青山綠水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要做到發展經濟可以不用犧牲環境為代價、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愛生命等,做到與他們和諧相處與發展,不以犧牲他們為代價,積極倡導自然文化,促進環境的良性循環,追求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2)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自然給我們提供的資源太多了,我們要善待和養護它,使自然界的發展也是可持續的發展。由此,經濟社會發展的好不好的標準成了人類能不能可持續和實行長遠利益為準,生態系統的平衡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好不好的前提,只有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統一起來發展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3)將科技的發展與運用和生態問題相結合起來,科學技術有利又有弊,就看怎么運用,掌握在誰的手里。由此,我們應該正確地運用科學技術,用科技來保護生態,幫助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人類發展自身的時候應有正確的科學技術的價值觀,幫助人們發展經濟時應綜合效益來運用科學技術,避免和克服人們只以經濟效益為標準來發展經濟,犧牲環境為代價。
(4)倡導綠色消費與循環利用行為,正確的消費觀念,綠色的消費行為成為人們所提倡的思想。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拒絕使用會污染環境的產品和不健康消費行為,合理的、適度的、節儉的消費要求我們有禮有節地使用自然資源,這樣健康的消費方式及思想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杜絕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4 總結
馬克思主義一貫主張,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合理地調控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還沒有達到比較發達的程度時,就從理論上論證了循環經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為人類生態文明理念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生態經濟觀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的,指導人類如何正確理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經濟發展與自然的關系,要求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尊重自然規律,依照自然規律辦事,協調人與自然的矛盾,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25.
[2]陳壽朋,楊立新.生態環境問題的道德因素及其調試方法[J].甘肅社會科學,2006(3).
[3]何祥林,黃吳靜,韓峰.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經濟觀及其當代啟示[J].社會主義研究,2008(5).
[4]郭琦.馬克思主義生態經濟思想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