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歆野 雷軼
【摘 要】文章以南昌市高校眾創空間為研究對象,從聚集創新創業者能力、“軟”增值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硬”服務能力、特色服務及品牌效應、融資服務能力及創業環境等7個方面構建了南昌市高校眾創空間運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南昌市高校;眾創空間;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12-0205-02
1 高校眾創空間研究現狀
現各大高校中眾創空間的形成與發展,給創新創業生態帶來重大影響,強力推動其成長和發展,其中包括對創新創業觀念的革新、對創新創業生態平臺的整合、對其機制進行優化、給發展環境給予支持。眾創空間的飛躍發展,大力推動新時代全民創新創業的思想解放,深深觸動高校對于創新創業觀念的轉變。政府作為政策制定、推廣的角色,同樣主導著社會整體,各大高校學生主動尋求創新創業帶所來的不僅僅是就業率的提高,還有促進地方產業結構的升級,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與此同時能夠從政策和物質兩個方面為高校中創新創業的教學以及高校的眾創空間給予各種類型的支撐與推動。高校作為推動者,更是培養新型人才的搖籃,對新型觀念的推廣更是責無旁貸。所以高校作為改革先驅,必須從觀念和課程上為創新創業邁出踴躍的一步。早期創新創業課程在高校中十分少見,屬于小眾的、特定的。現如今,該課程已經逐步發展成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體系化課程。由此就能看出,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已經為廣大高校師生及民眾所接受,認知程度得到了質的飛躍。而在高校中,教師與學生作為創新創業的直接推動者,不管是從口頭上還是行動上,將創新創業的推廣發展成為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使得現如今高校學生成為創客團隊中新生的中堅力量。創新創業的發展得到助力,使其從小眾行為成為大眾活動,創新創業教育觀念深入高等教育,為高校師生普遍接受、身體力行都得益于眾創空間的飛速發展。現如今高校內眾創空間的優勢在于不僅有過硬的學術支持、各項設備資源專業超前,與此同時還整合社會中眾創空間的各項資源、成熟的管理技術,使得高校中眾創空間更加完善先進。借由大量緊緊圍繞發展眾創空間的活動來推動創新創業的發展,樹立良好的新生態風氣,推廣新生態文化,運用所對應各項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專業課程,同時開展社會眾創空間內的優秀創客對學生實踐的指導活動,從理論和實踐雙管齊下,引導學生正確積極發展,逐步構建出高校新生態。
2 指標體系構建要素
眾創空間為一個系統,其運行則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影響眾創空間運行績效的因素種類繁多,眾創空間所在地區基礎設施的水平、融資狀況、當地人才與經濟條件等均是能給其運行帶來重大影響的因素[1]。根據查閱文獻、結合專家訪談及實地調研,本文從聚集創新創業者能力、“軟”增值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硬”服務、特色服務及品牌效應、融資服務能力及創業環境7個方面構建眾創空間運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3 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一項有意義的評價工作的前提是擁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而客觀、科學的指標體系則必須以選取綜合、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指標為前提,所以在所有工作開始之初,選取指標則為重中之重[2]。故建立運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3.1 代表性原則
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所有指標都要在客觀、公正的條件下選取,同時也需要包含評價所必需的各項信息,進而能夠在評價過程中對運行績效的評估作出科學的判斷。但這并不意味著繁多的指標必然評價效果好,關鍵在于構建體系時所選取的指標是否具有代表性。繁多的指標帶來的是工作成本的大大提高,能夠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準確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推動運行績效的評估工作,取決于精準的指標體系。所以在構建指標體系時,需選取具有代表性,能精準反映出研究對象特征的指標。
3.2 全面性原則
眾創空間為一個系統,其運行必然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能夠對眾創空間運行績效產生影響的因素種類繁多,這就勢必要求構建的評指標體系所選取的指標能夠從各個角度綜合全面地對眾創空間的實際運行績效進行評估,只有這樣,工作成本有所價值,所作出的評價過程及其結果才能有意義,對后續眾創空間的發展提供幫助。因此所選指標必須涵蓋方方面面,兼顧內因外因,才能使評價結果客觀,有所價值[3]。
3.3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
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會碰到一些無法用具體數據對其進行描述的指標,所以在構建指標體系,具體選取指標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定性指標作為分析對象。但是定性指標都或多或少擁有主觀性,所以在本文構建指標體系時,指標應該主要選擇更為客觀的定量指標,而相對主觀的定性指標則作為輔助指標,通過由此得到的指標體系,對眾創空間運行績效進行評價分析,才能讓評價過程及其結果客觀有價值。
3.4 可操作原則
對眾創空間的運行績效進行評價,其根本目的在于實踐,在于將分析評價結果得到的教訓和啟示,并運用到眾創空間實際發展中去。做任何工作都必須有所依據,故必須用真實的數據來支撐評價過程所選取的指標,且每一個數據都必須能夠直接測量,與評價對象有所關聯,進而可操作性和數據均是評價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當構建運行績效評價體系時,在將理論原則運用到實際評價中去,還需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靈活把握好構建指標體系理論原則的范疇,得到客觀全面的結果,對評價過程負責。
4 指標體系初步構建
本文根據構建指標體系原則,將專家訪談、實地調研及文獻學習相結合,得到了初步的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包括聚集創新創業者能力、“軟”增值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硬”服務、特色服務及品牌效應、融資服務能力及創業環境。
(1)聚集創新創業者能力。眾創空間的運行績效與創客及創客團隊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所以吸引入駐團隊、企業則是重要指標,例如入駐數量及創業成功離開的企業數量等均為可以選取的二級指標。
(2)“軟”增值服務。代表眾創空間“軟件”能力,其發展出的二級指標包括眾創空間為入駐創客、團隊、企業所提供的各項“充電”服務,為其所帶來的各種榮譽服務能力。
(3)可持續發展能力。眾創空間的運行為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給所有入駐創客、團隊、企業甚至包括當地經濟帶來長遠的發展。故而眾創空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評價眾創空間運行績效的重要指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二級指標可以考慮收入投資對應比值、制度執行能力、內外部協調溝通能力等。
(4)“硬”服務能力。代表眾創空間的“硬件”能力,二級指標則可以考慮例如場地面積等基礎設施,為團隊所服務的機構,團隊內人員的素質如學歷,能力等。
(5)特色服務及品牌效應。現如今各處的眾創空間數量繁多,一個好的眾創空間必須擁有其特色服務,能夠給入駐的創客、團隊、企業帶來其他眾創空間所不能提供的幫助。此類二級指標可以選擇眾創空間對當地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的營造等。
(6)融資服務能力。對于創新團隊來說,融資服務尤為重要。作為眾創空間運行績效的指標,申請各項貸款、政策補助、基金、投資的能力應著重作為二級指標進行考量。
(7)創業環境.二級指標為創業環境市場環境。
參 考 文 獻
[1]錢榮.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價體系研究及實證分析[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8.
[2]劉艷莉.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系統運行機制與績效評價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
[3]譚旭峰.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