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佳
【摘 要】城市軌道交通作為重大公益性投資項目,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資金籌措和風險防范,只有建立完善的項目財務預警機制,才能進一步保證項目建設、運營整個過程中現金流的穩定。文章首先介紹了在城市軌道項目中建立財務預警機制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城市軌道項目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風險表現,建立城市軌道項目的分段財務預警機制,為項目參與主體防范項目風險、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提供依據。
【關鍵詞】城市軌道;項目風險;財務分析;預警機制
【中圖分類號】U2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12-0267-02
1 建立城市軌道項目財務預警機制的重要性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有其重要的現實需求和理論依據,已經成為促進城市整體發展的趨勢選擇。在此背景下,建立該類項目的財務預警機制,能夠在市場經濟調解下全面獲取項目建設信息,對項目成本和預期收益有更準確的把握,也對項目風險有更高的防范、控制能力,有利于項目參與主體實現科學決策,進而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1.1 有利于提高項目決策的科學性
城市軌道項目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構成要素,也體現了城市的整體建設水平。建立城市軌道項目財務預警機制,能夠在項目開展前反復進行論證分析,提高了決策的準確性[1]。首先需要對城市規模、人口密度以及項目需求和項目規劃做出實地調研,調研信息直接決定了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其次需要對項目的成本、風險、收益做出專業分析,對項目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進行分攤分配,從而確定項目建設的可行性。預警機制的建立,實際是在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廣泛收集市場信息,為參與主體提供富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1.2 是防范項目風險的有效途徑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投資巨大、建設周期長,盈利能力也因公益屬性十分有限,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決定了這類項目的風險類型復雜多樣,風險水平整體偏高,所以如何做好項目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成為項目參與者面臨的重要問題。建立財務預警機制,能夠從項目開發前、項目建設期、項目運營期等3個主要環節入手,基于項目現金流管理對項目的投融資結構和償債、盈利能力進行科學預測,對工程質量和項目進度進行實時監測。項目參與主體可以根據預警機制反饋的信息對項目作出調整管理,能夠及時防范和控制項目風險。
1.3 有利于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發展、民生建設的重要公益性項目,項目投資也由政府獨資逐漸過渡到公私合營,這就使得項目主體構成更加多樣化,需要更高水平的管理投入。城市軌道項目財務預警機制,在結合市場經濟發展情況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不同性質參與者的利益追求,根據其出資比例和風險承擔的范圍明確了各自的權益和責任,使項目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科學分離。項目參與者能夠根據自己的權限范圍展開對應階段的獨立管理,一方面可以保障項目建設保持預定的進度和質量,另一方面避免了多頭管理帶來的干擾和麻煩。
2 城市軌道項目的主要財務風險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一項長期性的城市基建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對資金投入的要求較高,所以具有明顯的財務風險。整體來看,城市軌道項目的財務風險主要來自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的現金流供應,具體體現在項目的融資能力、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3個方面,也是決定項目能否投入建設運營的關鍵性因素,需要結合市場經濟狀態和國家政策環境綜合考量。
2.1 項目建設融資難度較大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項目的平均造價已經超過5億元/km,除了先進的交通工具和各種高新技術設備投入以外,動遷、環保等環節不斷上漲的費用也大大提高了項目成本。后期的日常運營和維修保養也十分昂貴,所以整個項目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當前該類項目多由政府主導建設,近年來PPP模式的進一步推廣也為城市軌道項目注入了新的發展力量。總體來看,無論采用哪種建設模式,項目參與主體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必須首先解決融資問題。除了資金缺口過大以外,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的大幅波動也增加了項目融資的難度。
2.2 項目建設者的償債能力有限
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運營資金大多來自銀行貸款,數額巨大的本金和高昂的利息費用往往使貸款周期長達20年左右,基本無法通過項目自身的財務水平來實現還本付息,隨著軌道交通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償債壓力也在持續增加[2]。除此以外,特殊的經營形式使得項目收益增長緩慢,周期過長,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補貼,很多企業只能通過借貸、還貸的不斷循環來維持運營,不僅債務壓力長期得不到有效緩解,一旦投資環境發生明顯震動,很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對于企業的整體運營管理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2.3 城市軌道項目的盈利能力不足
城市軌道項目關系到城市的交通布局和民眾的生活出行,具有明顯的公益性特征,無法像其他項目一樣充分參與市場競爭,所以盈利能力明顯不足。目前來看,我國的城市軌道項目主要依靠票務收入來維持日常運營,但是票價的制定既無法與運營成本充分對接,也不能最大限度實現市場化操作。尤其在公益事業屬性引導下,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構成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必須利用低票價優勢來吸引客流、提高利用效率。這種運營發展模式的盈利能力本身就比較薄弱,運營成本的逐年上升也進一步加大了企業收支平衡的難度。
3 城市軌道項目分段財務預警機制設計
城市軌道項目是一個系統性基建工程,從項目前期的論證分析到建設期的過程控制,再到運營期的收益管理,每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面臨巨大風險。雖然項目的整體風險主要來自現金流控制,但是每個階段都有典型的差異表現,所以城市軌道項目的財務預警機制不可能實現一勞永逸,應當針對不同的階段特征,選擇契合度更高的指標分段建立。
3.1 項目前期的財務預警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前期分析主要是對項目進行反復論證,綜合考慮不同參與主體的利益訴求,然后對項目的成本、風險及收益進行合理分配,在此基礎上對財務可行性進行評價。財務評價主要圍繞融資、費用分攤及財務生存能力3個方面展開。融資方案分析中要考慮融資結構和融資成本問題。費用分攤主要針對大型PPP項目,確定政府和企業的出資比例,提高整體資金利用效率。財務生存能力分析主要是評估項目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不同參與主體在資金投入、風險承擔方面的比例不同,所以也決定了有不同的收益分配表現。在這一階段應當選擇經濟凈現值、經濟內部收益率、融資結構等財務預警指標。
3.2 項目建設期的財務預警
項目建設期沒有任何收益流入,相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工程建設,所以這一階段的現金流風險較大,容易受到項目質量、施工進度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資金短缺,應當選擇掙值法對項目費用和進度做出管理控制[3]。掙值法中,計劃工作量的預算費用、已完成工作量的預算成本以及已完成工作量的實際成本這些基本參數的設定要經過反復推論,在此基礎上對費用偏差、進度偏差、費用績效指數、進度績效指數這4個重要指標進行核算考察,從而反映項目的成本和進度情況,以便項目主體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對項目做出適應性調整。
3.3 項目運營期的財務預警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進入運營期以后,必然會產生利益的流入和債務的償還,所以項目主體的現金流風險也大多與盈利和償債問題有關。該階段還是選擇以財務評價方法為主的財務預警方式,以企業清償能力和盈利能力作為主要預警指標。當然,這一階段的現金流不再是前期的預測值,而是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實際流量。需要注意的是,項目主體的償債能力應當選擇合適的核算方法,一方面為提高項目主體償債能力的準確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為企業合理避稅提供依據,對于項目的順利償債和企業的長遠發展都有明顯的積極意義。
4 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在推動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面對各種財務問題和財務風險,項目參與主體應當積極迎接挑戰,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明確各自的風險范圍和管理權限,通過切實有效的過程控制和防范機制來把控項目費用、降低項目成本,努力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為現金流供應提供保障,從而通過城市軌道項目的順利推進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和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吳琳.基建工程項目財務風險預警及應急預案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5):235.
[2]于娜莎.基于現金流視角的PPP模式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3]陳賢軍.城市軌道交通境外運營項目財務風險管控——深圳地鐵埃塞項目管理實踐[J].財務與會計,2017(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