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每一個企業都存在內部會計控制風險,文章從財務內部會計控制角度進行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同時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適時的財務會計數據和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法,預先告知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情況,同時分析企業發生財務風險的原因,發現企業生產經營及財務運營體系隱藏的問題,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并提出相應對策的財務分析系統。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財務風險預警;企業財務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12-0275-03
1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與財務風險
本文采用調查問卷法,調查了河南省洛陽市國有大中型的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的現狀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觀念,從而根據洛陽市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若干有針對性的建議。然后,根據調查問卷從數理統計的角度分析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與財務風險的關系,證實了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對防范、控制財務風險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1 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問題的問卷調查情況
我們對洛陽市的一些企業的財務負責人進行了問卷調查,涉及內部控制的概念、內部控制的作用等多個方面。
1.1.1 對于內部控制方面的調查分析
1.1.1.1 在內部控制概念方面
內部控制概念的演變經歷了內部牽制理論、內部控制階段、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階段、內部控制結構、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全面風險管理階段。對內部控制的概念,被調查者認為:這是現代企業全面管理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內部控制不僅是企業科學管理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對此都有著充分的認識,這就說明企業認可內部控制在企業全面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
1.1.1.2 在內部控制作用方面
關于內部控制作用,我們分別對5項內容進行評價:①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②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③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④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⑤防范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每一項根據其所發揮的作用大小可以分為優、良、中和差供選擇。根據調查的結果,其結論匯總見表1。
而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在防范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作用表現一般占到65.2%,說明河南省洛陽市有一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對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還處于簡單的查錯防弊的階段,對內部控制是否能夠合理地保證企業實現經營管理目標,提高經濟效益,提前預警企業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的作用還沒有真正認識到。
因此,根據以上的調查和考證,我們可以初步確定我國的地方國有大中型企業對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在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基本上還是認可的。但是,由于認識的不足,洛陽市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完善和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洛陽市的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本身就沒有設置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2)部分企業設置有這樣的控制制度但并沒有有效地執行和實施,存在制度和實操的脫節。
(3)部分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剛開始執行得比較猛,熱一段時間又恢復了原有的平靜,并沒有一貫制地執行下去。
1.1.2 財務問題調查情況
我們從會計報表、貨幣資金、應付行款、存貨、銀行存款、國定資產、投資等7方面內容進行調查,每個調查表具體內容又包括12個問題,共發出問卷70份,收回問卷51份。具體調查問卷格式如表2。
通過調查統計得出以下情況,企業財務的內部控制在會計報表方面的問題占12.2%、貨幣資金方面的問題占21.3%、應付賬款方面的問題占22.2%、存貨方面的問題占42.2%、銀行存款方面的問題占52.9%、國定資產方面的問題占72.3%、投資方面的問題占45.2%。
1.2 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
(1)必須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所有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它一般都對其他內部控制要素提供前期和結構,而且在對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中所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企業為了完善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會想盡一切辦法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然而,當前,在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中仍普遍存在“內部人控制企業的治理結構”,這樣,公司治理層凌駕于管理層之上,公司財務的舞弊和造假就會不時的發生,也在這種情況下,內部控制處于失控的狀態,那么再好的內部控制程序也都難以發揮作用。
(2)必須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繼《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出臺,我國財政部按照財會〔2001〕41號文件發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等一系列規范,從企業的不同角度強化了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但是可操作性還是有些不足,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都是期待進一步改進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但這些規范與實際操作卻有些脫節。企業界和審計職業界迫切希望國家能制定和出臺更規范、更具可操作性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具體指南或范例,來指導企業規范管理工作,促進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3)必須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控制系統,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理論是借鑒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我國企業啟用內部控制來規范企業的發展滯后于西方經濟發達的國家,而且在實際操作中更側重會計控制的范圍,內部管理控制及比較先進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對我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并沒有幾個能真正應用。
綜上所述,洛陽市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要想健康、快速發展,必須改變企業內部治理的思路,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和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并借鑒西方國家引入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增強企業內部控制的配套實施,從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去控制、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共同為企業健康發展服務,讓企業的發展在規范的體系下有章可循。
2 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的統計分析
2.1 統計樣本的選擇
本文隨機選擇2016年和2017年河南省洛陽市國有大中型企業即273戶國有大中型企業作為研究總體樣本,截至2016年底,統計得出:在河南省洛陽市由市、縣出資大中型企業有257戶,這些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資產總額達到了491萬元;負債280萬元;國有資本及所有者權益211萬元。從2017年洛陽市大型國企中抽出38戶國有企業為統計樣本(見表3)。
2.2 分析過程
以洛陽玻璃集團公司和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洛陽玻璃集團公司的分析指標見表4。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指標見表5。
2.3 分析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財務風險預警常用的4個指標,即流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在2016年和 2017年有特別大的差距,說明企業內部控制的不斷加強,使財務預警指標趨向于正常化,降低了財務的風險程度,財務風險和企業內部控制是一種負相關的關系。
參 考 文 獻
[1]李志榮.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機制新探[J].商業會計,2010(19):33-35.
[2]李志榮.基于會計控制視角下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研究[J].商業會計,2012(15):98-100.
[3]李志榮.運用模糊層次綜合評價企業的內部審計風險[J].當代經濟,2008(5):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