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洞察發展大勢,在主旨演講中深刻回答了一個縈繞在人們心頭已久的“時代之問”:“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亞洲前途在哪里?”回想起前兩年“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使人有種撥開云霧見天日的感覺。
誠然,當今世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橫行,有些國家為了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無視國際貿易規則,損害別國利益,致使經濟全球化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各國人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
針對這些“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富有中國智慧的精辟見解。他認為,當今世界,需要把握歷史規律,認清并順應世界發展的大勢與潮流,這就是和平合作的潮流、開放融通的潮流、變革創新的潮流。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全球大勢,合作為貴,保守和孤立只會“將自己鎖在黑暗的屋子里”。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早已陳舊落伍,妄自尊大、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如果只考慮眼前和自身利益,就會成為獨自玩家,最終陷入交流的“孤島”,從而不僅影響自身發展,也必將損害全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合作還是單干,開放還是保守,改革還是停滯,說白了,區別就在于到底是謀大局還是謀私利,這是兩種眼光、兩種境界、兩種責任擔當。就在博鰲亞洲論壇剛剛閉幕,世界各國就“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的潮流與大勢達成一致并積極加強合作的時候,一些西方國家再次以莫須有的所謂“化學武器”為借口,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悍然發動了對主權國家敘利亞的轟炸。
中美兩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政治和平和經濟發展的領跑者。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樣子,應該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而不應該成為絆腳石。習近平主席對“時代之問”的解答展現了中國的擔當:中國始終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美國呢?作為一個一直以全球領導者自居、一直把自己標榜為世界各國的典范、也一直喜歡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的超級大國,究竟要將世界引向何樣的歧路呢?(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