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韋倩
貴州將大數據與服務政企、惠及民生相結合,提升了政企服務水平,強化了權力監督,讓廣大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受益感。
“我只需要注冊一個賬號,水費、電費、燃氣費都可以在這上面繳納,不僅如此,還能查詢社保、公積金、違章情況等。”4月28日,家住貴陽市烏當區的金女士打開自己手機上的“筑民生”APP向記者介紹,“筑民生”APP一上線她就下載了,一年多來,“筑民生”APP解決了她家大量的生活服務問題。
想要實現利用大數據服務民生這一目標,首先要進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
2016年12月30日,旨在推進政府部門間數據互聯互通、提高大數據運用能力,“云上貴州”共享平臺正式運行,貴州法人單位、人口、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等四大基礎數據庫在該平臺上實現整合共享。
“貴州重視數據的應用,率先把四大基礎庫放在一個云平臺上全面共享,485個由政府部門主導開發的應用系統按計劃順利接入‘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數據聚集水平全國領先。”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貴州有超過7760萬條數據成功互聯互通,讓基礎數據庫真正變成了“基礎云”。
“云上貴州”是全國首個省級政府和企業數據統籌存儲、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的云服務平臺。平臺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和國產服務器、交換機等產品,實現自主、安全、可控。通過政府數據整合、共享、開放,帶動企業、社會數據集聚及開發應用,推動產業發展,服務改善民生。
貴陽市南明區的“智慧社區”啟動以來,因工作效率高而獲得群眾稱贊,這與信息實現全面共享分不開。
“建設‘智慧社區’的根基,就是要實現數據融合。過去,公安、民政、黨建、計生等各個垂直系統的傳統數據,彼此之間未打通,工作各自為陣。”貴陽市南明區“智慧社區”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智慧社區”需要匯聚全區數據資源,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還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云上貴州”數據共享平臺正式運行以來,貴州向社會提供政府數據資源的瀏覽、查詢、下載等基本服務,滿足公眾、企業對政府數據的知情權和使用權,只要有需求,即可調閱相關信息。
乘客使用手機模擬銀行卡直接進出站并延遲扣款,不需要聯機到后臺進行賬戶認證,根據進出站交易配對結算票款。容易產生單邊交易,進出站交易不匹配不能結算票款。通常采用車站級服務器或云端服務器控制用戶的進出站狀態,需要對所有車站進行網絡改造,改造難度大、后臺壓力較大、票務優惠策略邏輯處理難度較大。目前廣州地鐵和上海磁浮線都已開通ODA應用。
5月的貴陽,生機勃發。一個好天氣,白云區都拉布依族鄉冷水村的陳學平帶上家人到貴陽小車河景區游玩。
在去之前,陳學平早已下載“云上貴州”APP,通過APP上的“通村村”平臺查詢到村里到小車河的班車信息,合理安排了出行時間,并通過撥打熱線電話告知平臺自己的出行需求。
“我先查詢是否趕得上系統設置的班車,如果趕不上,我就打電話告訴平臺我的出行時間,平臺會根據大家的需求來安排車輛,非常方便!”陳學平享受著大數據帶來的便捷。
“通村村”是“云上貴州”APP的特色功能之一,項目于2016年底開始研發,是全國首個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小件物流進山出山難的智慧交通調度系統。
農村群眾利用手機即可進行班車查詢與預定,具有在線包車、在線購票、電話熱線、農村物流、學生定制班車等功能。系統通過線上調度、按需發車的模式,既減少了運輸企業的運行成本,也讓農村群眾享受到了更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務。
洞察民生需求,優化民生服務。近年來,“云上貴州”平臺用實際成效彰顯了貴州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融合的信心和決心。
“‘云上貴州’平臺按照‘集中建設、統一門戶’的原則,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實現了統一對外推廣和提供服務。也就是說,通過一部手機就可以讓一切皆有可能。”云上貴州CTO秦曉東介紹。
目前,“云上貴州”APP平臺主要包括服務頻道、城市頻道、部門頻道三個欄目和網上辦事大廳、群眾需求征集兩個獨立板塊。包含了全省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教育服務等各類服務,直接提供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近16萬項政務服務。
以大數據創新民生服務方式,貴州的政法平安云“貴州交警”APP可辦理7大類26項交通管理業務;智能交通云以“黔通途”等手機APP向公眾提供路況導航等服務;省國土資源“一張圖”系統,以云模式實現三維可視化管地、管礦、防地災。
貴州還建成“教育云大數據平臺”“健康醫療云平臺”,智慧社區、智慧家居等公共服務也蓬勃興起。
“現在安心多了,我的低保是多少錢、什么時候發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近日,六枝特區新場鄉松壩村村民安大爺來到村委會,要求工作人員幫助查詢低保的相關信息。
安大爺的需求能夠順利實現,與六盤水市紀委監察局制定的《關于建立民生資金(項目)公示平臺和監督平臺的工作方案》分不開。
方案提出建立“涼都·民生監督云”民生資金(項目)公示平臺,包括民生政策公示、民生資金發放公示、民生項目實施情況公示、落實非普惠制惠民政策情況公示、曝光臺五個模塊。
以“涼都·民生監督云”大數據系統推進民生資金(項目)管理使用公開透明,讓民生資金(項目)來源清楚、發放(實施)清楚,方便群眾及時便捷地了解本地實施的民生資金(項目)及本戶享受民生政策等情況,同時參與監督。讓“數據鐵籠”監督“民生賬”,讓“電子管家”管好“扶貧款”。

貴陽“筑民生”平臺,為政府數據服務民生開啟在線模式。(貴陽市高新區供圖)
“在這個平臺上,群眾既可以查詢信息,又可以進行相關監督。”六盤水市紀委監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群眾反映的信息有紀委的工作人員專門收集整理,并在第一時間處理。
貴州以“數據鐵籠”監督試點工程建設破題,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了民生資金、“三公”經費、執紀審查監督系統為主的數據信息收集分析平臺,實現對問題線索發現處置的智能監控。
“數據平臺就像報警器!”貴州省紀委案管室負責人指著屏幕前運作的執紀審查監督系統介紹,該平臺可自行對問題線索來源及處置過程進行收集,形成“進—辦—結”的完整監督鏈條。
截至目前,系統共收到問題線索來源8391件(次),其中信訪舉報2527件(次),通過數據智能分析,處置問題線索764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