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禹,王煥進,孟凡志,朱英群
(山東農業大學,山東 泰安 271000)
枇杷是中國南方特產的常綠闊葉觀賞果樹。分布于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等以南的2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1]。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不耐寒,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中性或酸性土壤。
近幾年來,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的快速發展,濟南、泰安、濟寧、棗莊、臨沂、日照、青島等城市從南方引進了少量常綠闊葉觀賞和食用兼具的枇杷。我們多年的調查發現,枇杷在山東上述城市中均能正常越冬,并且生長良好,多數年份能開花結實[2]。枇杷在山東中南部的城市綠化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枇杷的繁殖以播種和嫁接為主,扦插和壓條為輔[1]。南方對枇杷的研究非常深入,但對播種的研究較少,對于種子稀缺的山東來說播種試驗研究尤其重要。為了適應枇杷在山東的發展需要,我們進行了枇杷不同播種期和不同儲藏方式的播種發芽試驗。
試驗用枇杷種子采自泰山南麓的山東農業大學樹木園內,用新鮮河沙作為播種基質[3],河沙用800倍多菌靈溶液噴灑消毒。
1.2.1 采種 枇杷果實成熟期不整齊,要在多數果實成熟時采收。
1.2.2 種子處理 5月下旬,將成熟的果實采下,去掉果肉,用水清洗干凈,控水后,置于通風處陰干種子表皮的水分;除用于隨采隨播試驗的種子外,將陰干后的種子用紙袋密封保存備用,每袋種子100粒。
1.2.3 試驗實施 不同播種期試驗從2017年5月23日開始,2017年8月26日結束;不同儲藏方式試驗從2017年5月28日開始,2017年8月26日結束。根據不同播種時間,隨機抽取事先準備好的兩袋種子播于花盆中 (兩個重復),將花盆置于遮陽為50%的蔭棚中,試驗過程中,始終讓播種基質處于濕潤狀態。試驗期間,最低氣溫11℃,最高氣溫35℃,平均氣溫22.2~31.9℃,冰箱冷藏溫度2~5℃。播種后30天左右種子開始發芽,60天統計種子發芽率。
2.1 不同播種期試驗

表1 不同播種期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不同播種期試驗結果見表1。從表1數據看,5月23日播種的平均發芽率最高為79.5%,隨著干藏時間的延長發芽率逐漸降低,干藏25天后發芽率不足20%,由此可見,隨采隨播是枇杷播種最好的方法。
2.2 播種后發芽率隨時間分布情況 (以5月23日播種為例,表中為累計發芽率)。

表2 累計發芽率隨時間分布情況
5月23日播種后30天左右開始萌發,40天左右進入盛期,60天發芽基本結束,發芽率僅80%左右,而且我們大田播種育苗過程中也證明,播種30天左右開始出苗,整個出苗過程持續120天左右[2]。
據《中國木本植物種子》介紹,南方在室溫20-30℃時用沙床播種后12天開始萌發,20天進入發芽盛期,23天發芽結束,發芽率可達95%[3]。
北方與南方相比,枇杷種子發芽晚,發芽時間跨度長,發芽率較低。其原因可能是北方冬季和早春持續低溫時間長,果實和種子發育晚,進入5月氣溫迅速升高,果實很快成熟,枇杷果實和種子發育時間短,營養積累與發育不充分;播種后又遇夏季持續高溫時間長,影響了新生根發育,進而降低了發芽速度和發芽率[1]。
2.3 不同儲藏方式試驗
種子不同儲藏方式試驗結果見表3。由表3看出,干藏5天發芽率66%和冷藏5天發芽率69.5%差別不大,當干藏10天發芽率下降至42%和冷藏10天發芽率67%相差較大。冷藏35天后發芽率明顯下降為35%。因此,冷藏是枇杷種子短時間儲藏較好的方法。

表3 不同播種方式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3.1 隨采隨播,種子平均發芽率為79.5%,發芽率最高,干藏10天種子發芽率降低非常明顯,因此隨采隨播是枇杷播種最理想的方法。
3.2 北方較南方枇杷播種發芽晚,發芽時間跨度長,發芽率低,要加強管理,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3.3 在不能隨采隨播的情況下,10天左右的短時間冰箱冷藏枇杷種子是效果較好的儲藏方法。
[1]蔡禮鴻.枇杷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13-16,68-70,92-97.
[2]朱英群,謝蘭禹等.山東林業科技,2008,(1):58-59.
[3]國家林業局國有林場和林木種苗工作總站,中國木本植物種子[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29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