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新加坡特約記者 黃文煒 辛斌 ●本報記者 郭媛丹 林鵬飛

2018年的環太平洋軍演上周在夏威夷群島拉開序幕,雖然有多達25國參加,但也許因為中國的缺席,令東道主美國“頗感寂寞”。演習剛剛開始,美國軍官和媒體就頻繁地念叨中國,并在與中國的各種比較中自我滿足:“美國比中國更善于結交朋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用一名美國軍官的話說,“中國缺席意味著其喪失了與地區和全球海軍同行建立專業和潛在的個人關系的機會。”對此,海軍軍事專家張軍社7月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取消對中國參加環太演習的邀請何嘗不也是美軍失去了一次了解中國軍隊的機會!”澳大利亞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訪問學者萊頓說,美國的做法頗有“我是這里最受歡迎的孩子”之嫌,他們知道如何炫耀美軍及其伙伴的軍事力量。實際上,此次美國組織的環太軍演,東盟國家中尚有柬埔寨、緬甸、老撾缺席,而中國牽頭的即將在8月舉行的首次中國與東盟海上聯合演習,東盟10國均已欣然接受邀請。
中美爭奪太平洋?
“2018環太軍演開始,但沒有中國”,美國《海軍時報》網站6月30日報道稱,從上周五開始,美國海軍啟動了兩年一次的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演習——環太平洋演習,演習將持續到8月2日。
CNN6月30日稱,美國政府試圖利用全球最大規模的海上軍演“結交朋友、對抗中國”。美軍方上周在夏威夷的記者會上表示,環太軍演的目的是“建立關系”。報道稱,這里著重指的是首次或者參演規模加大的亞太國家,包括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它們與中國在南海有領土爭端”。
據《海軍時報》網站報道,此次環太軍演共匯集46艘戰艦和潛艇、200架軍機以及2.5萬名士兵,他們來自跨越太平洋沿岸的25個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新西蘭、秘魯、韓國、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湯加、英國、美國和越南。其中以色列、斯里蘭卡和越南是首次參加環太軍演。
CNN稱,中國并沒有與環太軍演規模相當的海上聯合演習,之前參演過的中國海軍,因為“南海軍事化”問題被美國取消了邀請。環太軍演表明,“美國比中國更善于結交朋友”。不過,隨著參演艦船抵達夏威夷,中國始于6月17日的海峽實彈射擊演習也即將結束。雙方的演習出現時間上的重疊,“凸顯世界上兩個爭奪亞太軍事影響力的超級大國之間的裂痕”。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作戰處處長舒斯特爾強調,此次在臺灣海峽進行的軍演由東部戰區實施,意味著解放軍海軍和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架構正在完善、能力在增強,“他們要讓臺灣當局和美國知道”。
張軍社認為,中國軍方已經公開表明最近在臺海附近進行的一系列軍事訓練行動針對的是島內“臺獨”分裂勢力,目的是要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海軍按照計劃組織實施的相關訓練行動,“根本和美國爭奪太平洋主導權扯不上邊,美國媒體常常過度渲染”。
被排擠的中國存在感很強
盡管美國因為貿易戰不惜與加拿大、歐洲等盟國吵翻,但“2018環太軍演”給了美國打“友誼牌”的機會。美國太平洋艦隊新司令阿奎利諾稱:“環太軍演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海事演習,它還代表志同道合的國家重視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不同的制服,不同的面孔和不同的文化,但我們在環太軍演中有共同的目標。”據報道,法國“牧月”號護衛艦、日本“伊勢”號直升機驅逐艦、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號兩棲攻擊艦、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印度尼西亞“孟加錫”號兩棲艦和新加坡“頑強”號護衛艦都參與了演習。
CNN稱,美國今年的演習注重發揮盟友作用。加拿大海軍和日本海自上將分別被安排在2號和3號總指揮部,澳大利亞和智利指揮官則分管海上和空中的執行任務。
7月1日,日本富士電視臺的評論員能勢伸之評論稱,“2018環太軍演”是穩固日美關系的舉措。之前,日美和印度在關島附近也實施了軍事演習,“海上自衛隊員230人在護衛艦的甲板上,請印度的士兵當老師,進行了瑜伽練習。這是加強朋友關系的重大一環”。他還說,美國廣交朋友,為何不請中國?因為在南海問題上,中美正在對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日本“交通工具新聞”網站則評論說,在此次環太演習中,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發現目標后將共享信息,“對于擔憂中國海洋戰略的日本來說,這是個難得促進美日合作的機會”。而菲律賓在此次演習中投入了能放下直升機和可登陸舟船的艦艇,“要是和中國發生海上沖突,這些都是不可缺的設備”。報道說,雖然中國這次沒參加環太演習,但演習的關鍵詞就是針對中國,“反而顯得中國的存在感十分強烈”。
澳大利亞訪問學者萊頓對CNN說,南海主權聲索國參演表明,該地區對美國的“忠誠”依然存在。他說,這些聲索國并未參加美國定期派軍艦到南海進行的“自由航行”,而環太軍演給了他們一個展示“被動支持美國”的機會。他表示,越南參加環太軍演“意義重大”,而菲律賓參演則表明他們愿意“兩邊下注”,“提醒中國他們還有其他選擇”。
南海會掀波浪嗎
“美國環太軍演拒邀中國,拉響南海局勢警報。”臺灣《聯合報》7月1日稱,美國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南海周邊國家包括越南等國首度參與,顯見美國正在南海建立戰略布局,以阻止中國擴大影響力。若美國繼續推動“自由航行”,持續拒邀中國參與軍演,拉攏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加入軍演,將使南海緊張局勢失控。
“環太軍演遭冷落,中國會在南海掀波浪嗎?”香港《南華早報》7月1日以此為題問道。資源豐富的南沙、西沙是南海爭端的關鍵海域。美中這兩個超級大國在那里打起太極。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日前在北京會見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時表示“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被認為是對美國指責中國“將南海軍事化”的抗議。文章稱,這種卷土重來的爭奪并不令觀察人士驚訝,但他們感到警惕的是雙方的強硬立場。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賽耶斯表示,此次軍演“是對中國的小小示威”。新加坡海軍研究人員高瑞連對《南華早報》表示,中美對海上爭議的歧見越來越大,雖然中美表示愿意維持開誠布公的對話,但因為兩軍在爭議海域的活動強度大,“我預期未來或出現意外擦槍走火的事故”。
張軍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包括聯合演習在內的中美兩軍交流是互惠的,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恩賜。雖然今年的環太演習首次將越南納入參演兵力中,張軍社認為,當前的南海形勢在中國和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趨緩降溫,呈現出積極發展的態勢,包括菲律賓和越南等南海爭端直接當事國在內的國家一致同意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南海爭端。“所以美國通過環太演習分化地區國家的圖謀是不會得逞的”。
中國東盟年內海上聯演
CNN稱,北京對環太軍演并未顯示出任何“嫉妒”。6月26日,中國國防部宣布,根據中國與東盟各國防務部門領導人的共識,中國和東盟10國年內將舉行海上聯演,以增進了解互信、擴大交流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張軍社表示,“這再次表明中國和東盟國家有著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共同愿望。如果域外國家不無事生非,南海的和平穩定就不是問題”。
曾經擔任過美國國防部負責亞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格雷格森對美媒說,從軍事方面來看,中國不參加這次軍演并沒有多少損失。他表示:“軍事方面沒有多少影響,因為他們本來就會派遣間諜船,跟蹤調頻等。我懷疑,有關環太軍演的事情,包括我們的能力,他們沒有什么還不知道的事情。”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張家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最近這些年環太軍演每兩年搞一次,它的戰略目的很清楚,就是顯示美國的軍事領導權,拉攏盟友,顯示自己世界第一號軍事大國的地位,沒什么新意。而美媒這樣渲染,可能是因為美國實質上放棄了在其他領域的領導權,比如貿易、經濟方面的領導權暫時不想要了,現在能體現它領導和霸權地位的,就是軍事了,所以要渲染這個東西,“表明自己是世界老大”。▲
環球時報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