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翔
摘 要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推廣,各種新聞信息充斥著人們的世界。要在真偽并存的消息中發現新聞,對于記者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文章就對電視記者新聞敏感度的內涵做一個概述,并對培養的方法進行分析,從而提高記者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 電視記者;新聞敏感度;新聞價值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2-0018-02
近年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百姓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對于消息和新聞也呈現出了極度渴求的現象,新聞正成為人們獲取消息的主要方式。作為新聞的傳播者,記者肩負著傳播消息的重要職責,而新聞敏感是記者核心素養的表現,它與記者的判斷力、洞察力、反應能力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是長時間積累形成對新聞的分析能力。當前各種信息充斥人們的世界,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是新聞的發聲者,對于電視記者而言如何在眾多的消息中找到最有價值的新聞,以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信息就成為了重點。然而,新聞敏感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需要電視記者一點一滴的積累,對社會形勢有一個準確的判斷,站在廣大百姓的視角看問題,并不斷地總結經驗。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記者,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新聞敏感度,對有價值新聞具備獨特的眼光。
1 新聞敏感的概述
顧名思義,新聞敏感就是指電視記者對于新聞的敏感度,具體而言這是記者朋友們通過長時間的采訪總結出的經驗。它能夠幫助記者在眾多的消息中判斷出哪一個具有新聞價值以及它的信息含量,并將其組織成語言報道出去的一種能力。著名新聞人普利策就曾經說過,只有能夠在成千上萬條信息中第一時間判斷出何為新聞,才是一位好記者。當然,記者在新聞敏感度提高的同時還要保證新聞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不能為了報道“爆炸性”新聞而忽視了最本質的內涵。特別是在多媒體信息時代,網絡新聞層出不窮,作為電視記者更要堅守新聞職責,面對激烈的競爭堅守自我,提高新聞洞察力和敏感度,掌握寫作的技巧。
具體而言,新聞敏感體現在電視記者能夠敏銳的感知新事物,找到事物和新聞發展的規律。及時精準地判斷出新聞線索以及所具有的價值,然后將最特殊、最個別的向受眾進行報道。另外,還體現在新聞的預見性上,能夠挖掘出新聞背后的價值,并結合當前的形勢提煉信息,做好甄別工作。
2 電視記者新聞敏感的積極作用
新聞敏感是新聞人必備的素養,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否具備新聞敏感直接決定著其社會影響力。可以說,新聞敏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有助于在第一時間發現新聞線索
新聞不是簡單事件的疊加和報道,不是什么事件都稱之為新聞,只有滿足新聞條件,具備價值的信息才稱之為新聞。具備新聞敏感性的電視記者,能夠在眾多的消息中發現新聞線索,捕捉到別人看不到的細節,善于挖掘背后的故事和隱藏的新聞價值。尤其是在大量消息的充斥下,更能夠幫助記者及時發現問題,尋找到有價值的新聞。
2.2 有助于凸顯新聞價值
具備較強社會影響力的新聞都是有價值的,它能夠引起廣大群眾的思考,揭露社會現象,亦或是給人以鼓舞。每天發生的事情成千上萬,要想辨別出最有價值的新聞就離不開新聞敏感。對于電視記者而言,不僅要具備較好的專業能力,還要提高自身的眼界和洞察力,報道出有深刻價值的消息,并影響整個社會。
2.3 有助于準確預測新聞事件
預測是在新聞被報道之前就能夠憑借經驗認識到事件所具備的價值,并善于挖掘出它的意義,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報道。所以說,要形成這種獨特的思維,就需要新聞敏感的支持。
3 電視記者新聞敏感度培養
對于電視記者而言,要培養出新聞敏感度,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和學習,在報道和采訪中總結經驗和規律。同時,敏感度不僅包括對新聞價值的判斷,也與政治敏感有關。為了更好地凸顯新聞敏感的重要性,下面就簡單闡述一下如何培養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
3.1 注重積累學識和經驗
依據心理學,新聞敏感屬于“直覺”范疇,要獲得這種“直覺”,就需要不斷積累和總結,在長期的工作中慢慢提高新聞的敏感度,保證在信息出現的第一時間就判斷出它是否能夠成為新聞。缺乏學識和經驗的記者,是判斷不出材料是否有價值的,尤其是在外界信息過多,來源廣泛的時候更是很難判斷出信息的真偽,無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一定要有目的的完善和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多涉獵各種知識,汲取營養,不斷完善自己的學識,在寫作中做到得心應手,并提高創作靈感。范長江同志在總結記者工作中曾提過,要寫好一篇新聞報道,必須有廣泛的知識、深厚的積累,寫作時,盡量少用別人提供的素材,大部分應該是記者本身的積累和觀察。
3.2 對新聞事實給予更多的關注
新聞的來源都是真實的生活,新聞的第一要義也是真實,脫離實際或者想象出來的都無法稱之為新聞。所以,要提高新聞的敏感性,就必須多關注現實生活,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判斷力。心理學中,“注意”的定義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要養成新聞敏感,加強對新聞事實的注意力顯得尤為重要。記者新聞敏感的形成,是對各類相關新聞素材集中注意的結果。作為一名優秀的新聞人,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也都要留心觀察,用自己的眼睛捕捉新聞,以事實為依據進行分析和判斷。同時,還要注重信息的搜集,對各種消息進行甄別和篩選,一旦發現新聞點,就能對新聞事實進行搜尋、捕捉、加工和外銷。對于有預定新聞線索的采訪,新聞記者應該集中注意,排除干擾。
3.3 培養政治敏感與責任感
電視記者肩負著重要的職責,他們是黨政喉舌,也是群眾的發聲人。新聞報道在很大程度上與政治有關,在報道過程中必須堅守底線,用敏銳的嗅覺使報道不偏離核心價值體系。對此,新聞記者要把握政治理論大方向,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將為民服務當作核心宗旨。同時,還要具有家國情懷,懷著憂患意識報道消息,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
3.4 提高電視記者的新聞好奇心
好奇心是新聞敏感培養的前提和基礎,特別是在信息爆炸時代,各種消息在網上傳播開來,唯有具備好奇心,才能成為優秀的記者。電視記者,尤其是民生新聞的記者與群眾的接觸最為緊密。要報道出符合實際、符合百姓需求的新聞,就必須具備好奇心,對事物保持新鮮感,善于發現和總結問題,將事物的鏈條梳理清楚。另外,在面對新聞材料的時候也要抱有熱情,注重新聞價值,而不是麻木不仁。
3.5 深入生活捕捉新聞
新聞素材到處都有,關鍵是需要有敏銳的新聞觸角,記者應該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時刻關注身邊事物的變化,從不顯眼的小事中發現新聞點。有種說法是,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是新聞,這主要取決于記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其實,新聞并不是來源于空中樓閣,而是最普遍的身邊小事,唯有從群眾出發才能捕捉到有價值的新聞。因此,電視記者需要不斷深入生活、深入現場、深入群眾,聯系實際、聯系群眾、聯系生活,增加與人民群眾的溝通與交流,更多地關心社會,關心人民,站在群眾的視角看問題,從與群眾息息相關的角度切入,并且以敏銳的視角去發現新聞、表現新聞,從不同的層面將生活實際和新聞集合起來,這樣才能發掘出更多的新聞題材。
4 結論
電視記者是媒體的發聲人,是新聞的傳播者,是百姓的代言人。一名合格的電視記者,在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基礎上,還要有新聞敏感,在眾多消息中第一時間做出預測和判斷,發現最有價值的新聞。當然,新聞敏感不是記者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在新聞學課堂上或者偶然間獲得的,是記者在日常工作中通過不斷實踐、日積月累而來的。電視記者要深入生活,與百姓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從他們的角度選取新聞,并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敏感度,以強烈的好奇心來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
參考文獻
[1]詹淑紅.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意義及提高記者新聞敏感度的方法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2(16):170-171.
[2]肖大恒,李冰冰.讓“新聞鼻”不再感冒——議新聞記者如何增強新聞敏感[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20(8):144-146.
[3]李琪.論記者職業意識的標尺——新聞敏感[N].山西黨校報,2010-09-15(C03).
[4]徐文祥.記者如何注重培養新聞敏感[N].安徽經濟報,2007-10-19(003).
[5]謝國建.培養和提高記者的新聞敏感[J].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7(3):27.
[6]張大江.從“有意注意”到新聞敏感——兼談記者專業素質的培養與提高[J].新聞三昧,2003(2):42-43.
[7]王明良,田雨.記者的新聞敏感及培養[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