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克寧
摘 要 結合當前的電視新聞制作特點,分析了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電視新聞編輯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并在此基礎上,從多方面論述了電視新聞節目后期的基本制作和編輯手法,應重視其邏輯性以及注意畫面切換的規律等方面,希望對于電視新聞節目后期制作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電視新聞;后期制作;編輯手法;電視編輯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2-0084-02
在開展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制作過程中,涉及到較為復雜的各個環節,對于各方面都具有比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具有較強的文字處理功能,還應該具有獨特的能夠尋找美的視角,所以,對于電視新聞后期制作的編輯來說,應該具有較為深厚的功底,這樣才能有效保證為大眾來打造積極向上的新聞環境。后期制作的新聞編輯應該具有較強的新聞敏感度,能夠具有新聞熱點的敏銳感覺,并在后期制作中融入自身的強大熱情,使得新聞的可視性大大提升,以滿足大眾的需求[ 1 ]。當前,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越來越高,但大眾的欣賞水平也隨之水漲船高,則以新聞編輯工作來說則是較大的挑戰,也要求相關的新聞編輯應該秉承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不斷重視編輯技巧和手法的創新,以便提供更為精彩的新聞節目。
1 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作用分析
在分析電視新聞制作過程中,不可忽視后期編輯的作用,其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不斷重視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質量的提升,應該結合相應的新聞節目的規范性要求,重視后期編輯中的相關政治性、真實性的內容,能進一步有效處理初次編輯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的補充和改進,進一步提升新聞節目的認知度;二是,通過有效措施來提升電視節目的觀賞性。在具體的后期編輯中,應該首先保證文字和畫面整體上的協同作用,另外,還應該重點從內容方面的進行把控,進一步有效突出畫面的主題性,保證新聞節目具有較強的可看性。三是,保證通過新聞節目創新來提升收視率的提升??紤]到電視新聞的競爭性問題,應該充分認識到多元化認知的重要性,加強相關的編輯,能夠進一步實現化字幕、配音、畫面等播出效果的強化,保證播放流暢性要求,進一步使得收視率有所提升。
2 電視新聞編輯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1)考慮到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工作特點,則是將優質鏡頭從原來十分鐘的素材找出來,這就要求相應的后期編輯人員具有加強的審美能力以及新聞鑒別能力,這樣方可保證新聞實質得到充分的反映。
2)后期編輯人員應具備較強的政治觀念、思維品質、理論功底,能有效把握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重視當地的政府工作重點。
3)在開展電視新聞制作中,聲畫合一則是優勢的表現,能將觀眾帶入身臨其境感覺,能夠從多方面來更好體會到現場感。一定要從具體實際內容出發,進行畫面的選擇和編輯中進行取舍,一定要從觀眾的視角來選擇,特別要選擇相應的容易使得觀眾共鳴的內容。
3 電視新聞節目后期的基本制作和編輯手法
3.1 聲音的編輯
在進行聲音編輯工作中,主要涉及到音響、語言以及音樂等方面。具體的處理實踐過程中,應該對于播音語言情況進行判斷,為進一步突出新聞現場感選擇合適的音樂,滿足畫面和聲音配合要求,避免出現聲畫錯位的情況,這則是基本聲音編輯要求。同時,為了進一步突出新聞現場氣氛渲染則應該巧妙地把背景音樂融入到新聞中,還應該注意語言處理,避免出現冗余過長語言致使造成畫面連貫性受到影響。
3.2 畫面的編輯
在具體開展電視新聞后期制作的過程中,大部分情況都是根據事件發展順序進行,在此過程中,往往畫面的節奏感顯得尤為重要,應對于畫面中所拍鏡頭的時間點予以精確掌握,以期符合觀眾的關注點,滿足整體的連貫性要求,更好地將新聞重點予以突出,盡可能吸引觀眾的興趣點,保證觀眾具有較強積極性。
另外,如果在大量的鏡頭太長的現象中,容易出現觀眾的觀賞疲勞感的問題,但是,應該重視如何優化選擇過短的鏡頭和長鏡頭的結合,能更好突出節目的主題性。所以,在節目編輯過程中,編輯應該重視如何選擇合理的畫面長度。比如,針對重大會議的新聞報道來說,在進行相關的畫面編輯過程中,往往都是通過遠景到近景、由全景到中景的方式,能夠幫助觀眾盡量獲得較為全面的信息資料。同時,應控制畫面具有較為沉穩、舒緩的節湊,控制好適當的畫面大小,應該平穩從容地控制推拉和搖移的速度。在相關的兩會報道中,考慮到政治性因素影響非常強,則應該選擇使用長鏡頭;對于普通新聞報告,為了更好突出焦點問題,可以通過特寫處理方式進一步提升觀眾的注意力要求,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新聞要素的體現;對于綜藝類節目來說,為了滿足視覺中歡快氣氛要求,應該適當穿插多角度的鏡頭變換,或者通過特寫近景來凸顯綜藝本色。
3.3 字幕的編輯
考慮到電視新聞傳播的屬性情況,主要是將政府的聲音傳遞給大眾,應該保證其內容的權威性,特別是后期制作中的字幕問題則應該明確其準確的重要性。一般來說,電視新聞的標題大都選擇常用的黑體、宋體、楷體,要求字體、顏色都要端莊且清晰,并選擇合適的比例,符合電視新聞的特點,更加突出良好的直觀效果,增添新聞的魅力[2-3]。在保證新聞節目的緊湊發展的情況下,通過利落的畫像或淡入淡出來實現字幕切換處理,更好從整體上凸顯出新聞報道的協調性,有利于解決出現的觀眾視覺疲勞問題。
3.4 播音員出像畫面的編輯
播音員對于電視新聞畫面顯得非常重要,這也是進行后期編輯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后期編輯一般處理電視新聞都通過畫中畫的形式進行,這樣能凸顯出新聞的主體,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在播音員的右上方疊加相關的簡潔明快的圖片信息資料。比如,在進行農業生產的新聞報中,可以選擇結合報道內容的圖片,特別是農業生產場景的圖片在右上角,這樣的處理方式能更有利于讓觀眾第一時間就了解到新聞所報的基本內容。同時,在分析電視新聞畫面過程中,還應重視色調的和諧搭配問題。在此過程中,應該從新聞節目的內容來選擇相關的演播室燈光、布景等情況,更好突出新聞的主題性。比如,如果針對藍色為主色調作為演播室背景情況下,這樣背景下,播音員應該避免出現藍色的服裝。通過上述分析,為了保證為觀眾具有和諧的視覺效果,應該重視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滿足后期編輯處理中的視覺畫面效果。
4 要體現邏輯性
第一,為了表現電視新聞的邏輯性,在進行制作畫面的過程中,一定充分考慮到事物自身的邏輯關系。比如,在針對領導現場辦公環節來說,則往往通過事件的發生順序來開展,這樣情況下則需要進行相關的組接畫面處理,來有效反映事件基本進展,能從邏輯性角度更好發映出新聞現場情況[4]。
第二,重視人物交代以及相關環境的合理性設置問題。一般來說,對于食物進行觀察來說,都是根據局部起始推及整體以及從遠到近方式進行,所以,開展具體的節目制作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相關的視覺心理的作用,保證畫面的有效剪輯以符合事物的發展,這樣自然能帶給觀眾良好的視覺效果,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5]。比如,在進行人物介紹的過程中,則應該有效可通過由遠景起始,逐漸地過渡到近景方式,在此過程中,并進行相關的特寫穿插,避免出現他人鏡頭搶眼的問題。
5 注意畫面切換的規律
在進行畫面編輯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相關的新聞內容,來重視如何做好靜態、動態畫面的切換,避免出現不連貫的問題,另外,在處理相關的組接鏡頭的過程中,則應該重視節奏感的問題,一定要從觀眾角度出發,選擇最具感染力以及能給觀眾深刻印象的鏡頭,并能準確進行鏡頭長度的把握,符合具體的新聞內容的特點進行處理,保證畫面符合相關的新聞連貫性、規律性的要求,體現出自然流暢的節目安排。
6 結論
綜上所述,應該充分重視節目的后期編輯工作,更好體現出電視新聞的特點。對于幕后的編輯工作人員來說,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意識,不斷掌握新聞節目后期基本方法和方式的創新發展,能通過具有個性化的電視語言更好反映出符合大眾口味的精品作品,來提升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梁瑜.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18):132.
[2]楊文娟.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13).
[3]張麗彥.創新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思考[J].科學與財富,2017(32).
[4]石嘉藝.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培養創新能力[J].魅力中國,2017(z1).
[5]趙春燕.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淺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