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彥,張軍華,魏福玲,孟桂秀,陳葆康,申麗鋒
(河北省邯鄲明仁醫院,河北 邯鄲 056000)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原發性腎臟疾病、繼發性腎臟疾病發病率的不斷提高,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使其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常見嚴重器質性疾病之一。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病情相對嚴重,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3]。目前,臨床應用中醫方式對慢性腎衰竭進行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4-5],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對于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分型還缺少科學性、客觀性、規律性的相關生化檢測指標。為了進一步分析慢性腎衰竭不同中醫辨證分型患者鈣磷代謝和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的相關性,特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02例慢性腎衰竭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上述時期收治的102例慢性腎衰竭患者,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目的知情,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均不存在相關檢查禁忌證;符合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同時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分型由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腎內科臨床中醫主治醫師職稱以上醫師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舌脈以及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慢性腎衰竭診斷標準、慢性腎衰竭分型標準》進行辨證分型,主要包括脾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氣陰兩虛證、肝腎陰虛證、陰陽兩虛證;精神狀態良好,能夠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②發現其他重要臟器損傷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③存在其他腎臟疾病;④影響鈣磷代謝和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水平的相關疾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根據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分型標準將其分為5組:即脾腎氣虛組20例、脾腎陽虛組20例、氣陰兩虛組20例、肝腎陰虛組20例、陰陽兩虛組22例。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盡量將可以影響研究結果的相關因素排除在外,5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始實行。
1.2研究方法

表1 研究對象的人口統計學和臨床資料

組別n危險因素/例高血壓高血脂癥糖尿病心臟病飲酒其他腎衰竭程度/例代償期失代償期衰竭期尿毒癥期脾腎氣虛組20741023461211脾腎陽虛組20561023221242氣陰兩虛組20871052331043肝腎陰虛組208698434835陰陽兩虛組2068127334358
1.2.1標準采集 收集慢性腎衰竭患者24 h尿液,于次日清晨空腹(禁食12 h)抽取患者肘靜脈血,放入未加任何抗凝劑的真空試管中,進行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5~10 min,將分離獲得的血清貯存于超低溫冰箱,待檢測。
1.2.2相關生化指標檢測 所有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標本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型)進行檢測,其中血清磷采用磷鉬酸法進行測定,血清鈣采用離子選擇電極法進行測定,血清肌酐采用苦味酸法進行測定,尿素氮采用甲醛強化間接法進行測定,肌酐清除率=尿肌酐×每分鐘尿量÷血肌酐。在檢測過程中,嚴格按照儀器、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所有操作。正常范圍:血清鈣2.15~2.55 mmol/L,血清磷0.9~1.34 mmol/L,血清肌酐44~115 μmol/L,尿素氮3.20~7.10 mmol/L,肌酐清除率80~120 mL/min。

5組血清鈣、磷以及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目前,慢性腎衰竭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如腎臟替代療法、營養療法、對癥治療、腎移植等,上述治療方法均有一定的療效,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6-7]。在營養療法、對癥治療中,其作用相對單一;在腎臟替代療法中,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同時對腎組織的病理損害也沒有任何改善作用;在腎移植術中,由于腎源缺乏、術后的排斥反應等原因,導致大多數患者難以接受。因此,臨床上應選擇全面、整體的治療方式對慢性腎衰竭患者進行治療[8-10]。

表2 5組鈣磷代謝、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比較
注:①與脾腎氣虛組比較,P<0.05;②與脾腎陰虛組比較,P<0.05;③與氣陰兩虛組比較,P<0.05;④肝腎陰虛組比較,P<0.05。
有研究發現,在慢性腎衰竭早、中期治療中,中醫藥在整體辨證論治、延緩慢性腎衰竭進展、保護腎功能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11-13]。由于中醫診治疾病是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因此提高中醫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的關鍵就在于提高中醫辨證、臨床指導用藥的準確率[14-16]。本研究結果表明,5組的血磷、血鈣、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血清鈣、血清磷、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對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作為評估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分型的有效指標。慢性腎衰竭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不斷升高,會對腎小管的重吸收產生一定的抑制,促進腸道重吸收,但隨著腎功能水平的進一步下降,腎實質的不斷減少,患者機體內活性維生素D的水平不斷降低,會導致鈣、磷代謝發生紊亂,而低鈣、高磷這一情況會抑制患者機體內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進而形成惡性循環,使鈣、磷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此外,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不斷降低,患者的尿磷排泄量也會相應的減少,導致患者出現高磷血癥。尿素氮、肌酐是由腎小球濾過,經尿液排出體外,當患者的腎實質發生損傷、腎功能損害不斷加重時,其腎小球濾過率會不斷降低,進而使其在血中的濃度不斷增加,使患者從氣虛、氣陰兩虛最終發展為陰陽兩虛之證[17-18]。由于本研究納入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樣本量相對較小,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因此還需要大樣本對本研究進行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血清鈣、血清磷、尿素氮、血清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指標可作為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的客觀依據,為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辨證提供新的參考標準,促進慢性腎衰竭中醫辨證治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志達,馮松杰. 中醫治療慢性腎衰竭研究進展[J].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7(3):259-261
[2] 李福鳳,鄭曉燕,王憶勤,等. 慢性腎衰臨床辨證面診特征信息與腎功能的關聯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9):1973-1976
[3] 洪芳,李福鳳,王憶勤,等.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虛證脈象特征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2011,38(2):215-218
[4] 蔣宇峰,唐英,曹和欣,等. 健脾清化湯干預脾虛濕熱型慢性腎衰竭微炎癥狀態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 上海中醫藥志,2014,48(9):57-59
[5] 王億平,章雪蓮,王東,等. 清腎顆粒對慢性腎衰竭濕熱證患者腎纖維化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5,22(6):561-564
[6] 傅博,李順民,祁愛蓉,等. 健脾益腎方對5/6腎切除大鼠尿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7):599-600
[7] 趙梅英. 健脾益腎降濁方 治療慢性腎衰早中期脾腎氣虛型臨床研究[J]. 陜西中醫,2015,36(9):1161-1163
[8] 張超,張春艷,周瑋莎. 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12):1084-1085
[9] 趙先鋒. 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衰竭研究進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220
[10] 郝一鳴,洪名超,王文靜,等.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不同證型患者尿液相關蛋白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2(9):1196-1199
[11] Zhang L,Wang F,Wang L,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disease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Lancet,2012,379(9818):815-822
[12] 程亞偉,何磊,廖萍,等. 慢性腎衰中醫不同證型舌苔中相關蛋白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2011,38(7):1264-1266
[13] 郝一鳴,洪名超,王文靜,等. 基于SELDI-TOF-MS技術的慢性腎衰竭4種舌苔相關蛋白研究[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4):1053-1056;1202
[14] 張蕾,劉旭生. 195例慢性腎臟病3~5期中醫證候分布規律探析[J]. 遼寧中醫雜志,2012,39(6):980-983
[15] 李愛峰,李賽. 基于聚類分析的慢性腎衰竭中醫證候規律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2011,38(3):433-435
[16] 童楠. 童安榮主任醫師從升降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學術思想[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2):99-101
[17] 張佩青,遲繼銘,宋立群,等. 張琪教授辨證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療效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3):242-244
[18] 劉學清,高風,宋曉東,等. 腎衰寧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療效分析[J]. 河北醫學,2015,21(4):66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