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憲國
建立高效、規范、務實的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是黨的十九大對財政工作提出“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要求。目前,各級財政部門對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研究,理論層面較多,但具體靈活、務實的辦法較少,財政部頒布的《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58號)對內部監督檢查的原則要求、檢查內容、工作步驟等進行了明確,各級財政部門也都出臺了內部監督檢查辦法,但在具體落實中良莠不齊。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日趨重要,而要想真正把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效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應注重工作的時效性和機制的創新性,著力拓展內部監督檢查范圍,強化內部監督檢查的結果運用,提高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生命力和威懾力,全面推進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和年度各項財政工作重點任務及時有效落實。
財政部門普遍存在“重資金分配、輕資金監督”,“重資金規模數量、輕管理質量效益”的思維傾向,主要是把財政內部監督看作自我分析“病理”,自己“抓藥”,以至于認為上面的“醫生”夠多了,存在自己的病 “家丑不可外揚”的 “病態心理”。監督部門對財政業務科室和所屬單位的檢查就是一種不信任的檢查,認為是挑毛病、找岔子、整治人,是“自家人搞自己人”的錯誤思想,因此,在內部監督檢查情況通報后,馬上就有人來 “找岔子”,在潛意識中把內部監督檢查與業務管理部門內控混為一談,導致其在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受這種錯誤理念的影響,被檢查部門單位產生了一些對內部監督檢查不協作不配合的行為,財政內部監督檢查基本還停留在淺顯層面的監督上和“就監督論監督”的工作思維上,監督和管理機制的軟化造成有的單位關系不順,職責不清,有的單位“一把手”沒有真正重視,沒有悉心牽頭組織研究部署,內部監督檢查部門“腰桿不硬”。
在實際工作中,大家習慣于把財政監督簡單地理解為專職監督部門的工作,監督檢查部門往往也是“吹吹喇叭”、“走走過場”、“草草收兵”,在工作實踐中成為“兩張皮”,沒有站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層面上思考問題,政治站位不高,“四個意識”不強,責任擔當不夠。目前,從財政內部監督和管理現狀來看,財政內部各職能機構之間尚未建立規范、暢通的溝通方式和制度,沒有充分整合監督資源,沒有充分發揮各內設職能部門的監督職能和日常監督作用,財政部門內部信息溝通不暢,資源不能完全共享,內部監督“一體化”格局沒有形成。
科學的財政監督必然是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日常監督與重點監督相結合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監督體系。當前,多數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沒有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科學的工作機制,沒有建立明確的工作責任機制,保障機制不夠健全,制度建設不夠完善,即使健全了領導機構,制定了措施辦法,明確了牽頭部門,也沒有建立工作責任清單,大多是采取單獨作戰或臨時出擊的辦法,單一的內部監督方式往往是對列入檢查的單位實施檢查,沒有列入檢查的就失去了有效的監督,存在著監督檢查的“空白點”和“真空區”,加之內部監督檢查信息化建設不足,零星分散,在內部監督檢查中未能與其他監督和管理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未能把內部監督檢查與紀檢巡視、巡察、督辦和整改工作有機結合,進而沒有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內部監督檢查的關鍵是要突出結果運用,由于內部監督檢查往往是情況檢查之后寫個報告或通報也就結束了,沒有建立考核評比機制,沒有將內部監督結果與推進行政機關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目標績效管理日常考核和機關作風整頓深度融合,對工作任務完成較好的部門不能有效激勵,對完成任務較差的部門不能鞭策約束,沒有及時地跟蹤整改,使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流于形式。
內部監督檢查工作要緊緊圍繞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依據各級財政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各業務管理部門在資金和政策管理中的日常監督作用,構建日常監督和重點監督相結合的財政監督有機整體。以財政資金的安全使用為底線,堅持制度管控與檢查監督并舉,大力推進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應用,實現防范管理風險、規范財政行為、提高管理效能、推進財政改革的工作目標,著力督促各業務部門切實履行財政管理職能,強化內設機構抓落實的主體責任,有效解決財政管理重點領域中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有效推進當前駐單位紀檢組工作要點,六項監督(政治監督、主體責任監督、重點監督、“四風”監督、案件監督、制度監督)、五個工作機制(大督查、協調溝通、責任倒查、督查結果運用、問題移送工作機制)等工作要求的落實。進一步提高財政工作管理水平、運行質量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確保財政各項工作高標準完成,確保各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年度財政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要調整充實完善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機構,形成涵蓋駐單位紀檢組、機關紀委、監督檢查部門、各牽頭資金管理部門和辦公室等的大督查機制、定期協調溝通機制、責任倒查機制、督查結果運用機制和問題移交機制,逐步實現內部監督檢查全覆蓋。完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工作職責,做到定期研究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分析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加強督查督辦,創新內部監督檢查方式和手段。根據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職責,重點健全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監督檢查工作人員的政治定力和業務能力,把內部監督檢查與紀檢巡視、巡察、督辦和整改工作有機結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增強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規范性和嚴肅性,有效建立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長效機制,使內部監督檢查不流于形式,不時過境遷,保持可持續性、長效性,逐步建立嚴謹的工作機制,確保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常態化。
內部監督檢查的范圍應是單位的全部內設機構和部門。內部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一是預決算編制。主要包括預算編制、決算編制、預決算公開。二是預算執行。主要包括預算調整、收入支出、非稅收入管理、債務管理、政府采購、扶貧資金籌管、穩增長工作任務、向上爭取資金、存量資金消化。三是國庫集中收付、財政預算單位賬戶管理、國庫現金管理。四是資產管理。主要包括資產配置計劃、國有資本經營收支預算的編制并監督執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決算。五是預算監督。主要包括人大、審計和上級財政部門監督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預算績效評價、對本級部門的預算監督、內控制度執行等。六是督查督辦事項。包括與各級黨委、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書、上級部門立項督辦事項、上級領導對財政工作重要批示、財政改革工作。黨委(黨組)會、廳(局)務會、辦公會重要決定事項,廳(局)領導重要批示及交辦事項、承辦、限時辦結、深化財政改革工作等。七是干部教育培訓管理、落實駐單位紀檢組安排工作任務等情況,列為內部監督檢查的內容。
要整合監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做到監督之中有監督,檢查之中有檢查。
一是悉心做好日常監督。監督檢查部門和每個內設機構都要發揮日常監督的作用。監督檢查部門要立足自身工作職責,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預決算公開信息化平臺、財政資金下達預警系統、資金撥付審核簽章、內控建設信息化、審計整改、各級黨委政府任務分解落實跟蹤等手段加強日常監督。各內設機構要責有攸歸、不落窠臼,緊密結合上述內部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立足自身職責,明確牽頭負責的工作方面,充分發揮日常監督作用,并注重收集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研判分析,積極督促整改。對日常監督工作情況,由監督檢查部門每季度匯總一次報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并將整改落實情況及時通報。
同時,要加強內部控制工作建設,建立一體化控制體系。通過對比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制定的政策規定,提取外部政策要求的制度與流程,同時對照本區域政策規定,修訂并改進單位內控制度與流程,形成符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和本區域管理要求的單位內控制度體系。如云南省昆明市在全國率先實踐“一體化”內控建設,協調市本級18家單位同時聯動建設內部控制體系,并逐步推動內控工作信息化。
二是扎實做好重點監督。一方面,在日常監督中,各牽頭內設機構發現的重點問題,對牽頭負責事項有疑問或工作落實不力的內設部門要通過聽、看、查、問、座談等形式進行重點抽查;另一方面,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單位內部重點監督檢查工作牽頭部署安排,在各內設部門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第一要由內部監督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若干綜合檢查組,對部分資金管理部門和綜合部門開展督查;第二要由各具有綜合管理職能的內設機構組成重點檢查組,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和上級要求協調抓落實的具體事務,有針對性地選取部分內設機構進行重點監督檢查;第三要由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收集匯總重點監督檢查整體情況,做到以準確數字和事實依據說話,并在檢查中做到嚴格工作程序,敢唱紅臉、敢于較真碰硬,深層次分析原因、綜合研判分析,提出真知灼見。
具體開展工作中,還應注重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一要嚴密計劃。增強組織的計劃性、針對性、合理性,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發現問題,聚焦問題整改,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二要建立臺賬。日常監督要做到善于梳理自身監督職能,建立日常監督、重點監督臺賬,對發現的問題要善于研判分析,提出整改要求。三要落實責任。牽頭部門要嚴格按照責任清單認真履行職責,做到“誰的清單誰負責”,并注重協調溝通和聯系,遇到問題及時匯報。四要嚴格紀律。重點檢查組成員要秉持寓服務于監督之中的理念,忠于職守、依法監督、廉潔自律、保守秘密,確保檢查公正、客觀、規范、高效。檢查將全程接受局內部監督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機關紀委的監督。五要操作規范。實施重點抽查時,各重點檢查組要嚴格按照財政檢查工作規則具體實施。六要確保精準。檢查報告的撰寫,應做到內容完整,表述準確、層次清晰、問題捏準、整改拿準。
在日常監督和重點監督檢查中,綜合檢查組和各牽頭內設機構檢查組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落實整改,確保效果,提高內部監督檢查工作質量。
單位所有內設機構要認真建立本部門的工作臺賬,敢于發現和晾曬自身存在的問題,聚焦整改,注重效果,確保到位。各重點監督檢查組政治站位要高,“四個意識”要強,要本著對黨、對政府、對群眾、對財政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敢于悉數列出問題清單,深層次思考問題,深度查找問題原因,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群策群力提出切實管用的整改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保持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長效性、嚴肅性、規范性,以此來助力財政各部門各工作任務高標準、高質量整體推進,真正體現為民理財、服務群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各級黨委、政府的戰略決策和目標任務。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督促各內設機構及時高效整改落實,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解決不到位不撒手,并收集匯總整改落實情況,及時進行通報。
一是加強法規制度建設。依據《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58號)完善本級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實施辦法,健全財政監督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規范財政監督檢查程序,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權力緊身衣,做到監督有序,處罰有章。二是建立月報制度。如昆明市財政局為發揮內部監督各牽頭處室的作用,要求各牽頭處室每月將責任清單落實情況形成月報報局領導審閱并抄送監督檢查處,做到對存在的重要問題或工作成績突出的事項及時通報。同時,對關注點較高的工作、做出突出成績的工作、影響力比較好的事項,在認真總結出經驗和亮點的基礎上,形成專報報市委、市政府。監督檢查處要全面了解掌握情況,對存在的重要問題跟蹤監督,并將月報情況積累作為每季度開展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有力支撐,進一步夯實內部監督檢查工作的基礎。三是加強內外溝通協作。積極與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問題線索”排查和溝通共享機制。四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財政信息系統中的“監督”身份,動態查詢預算管理、國庫支付等信息系統,快捷準確地檢查基礎信息,積極構建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及時跟蹤挖掘每筆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明細和最終支出信息,有效解決財政資金監管信息不完整、不及時、不全面和重分配、輕監管,重支出、輕績效的問題,進一步提升財政監督話語權。五是加強培訓,注重干部隊伍建設。創新教育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加強財政監督干部的政治理論、政策制度和業務培訓,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凝聚力和創造力,積極推行監督檢查工作責任制。要選拔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敢唱紅臉、敢于亮劍的同志來承擔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同時,強化紀律意識,認識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督要求,自覺接受監督。
一是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將內部監督檢查綜合情況進行研判分析、及時上報內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以便其對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加強研究指導,不斷改進工作措施,有效解決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存在的問題,有效整合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力量,并根據形勢任務變化及時提出工作要求,積極為黨委(黨組)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二是將內部監督檢查情況在單位內部進行通報,并納入內設機構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在年度共性目標、職能目標評分實施細則中明確扣分標準,在年度目標考核和評先評優中具體體現;三是將內部監督檢查結果與推進行政機關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目標績效管理日常考核和機關作風整頓深度融合,并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為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建設一支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辦法的行政機關公務員隊伍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通過扎實有效的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有力促進各項年度目標任務的高效率、高標準完成,有力推進機關干部作風建設,使處室有效克服作風漂浮,投機取巧,不愿盡責,怕麻煩、怕多事、工作方式浮躁、做事不靜心等“慢作為”和“懶作為”行為。■

[1]財政部.財政檢查工作辦法[EB/OL].(2008-06-03).http://tfs.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buling/200806/t20080603_44566.html.
[2]財政部.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辦法[EB/OL].(2010-02-25).http://tfs.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buling/201002/t20100225_27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