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西班牙特派記者 范凌志
足球早已成為西班牙的“國家名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南歐國家有一項事業在全球的地位比其足壇地位更加穩固,那就是器官移植事業。7月1日,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辦的第27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TTS)在馬德里舉行開幕式。在這個全球器官移植領域規模最大、最權威的學術會議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器官移植的“中國模式”借鑒了西班牙的先進經驗?!爸袊紫仁亲龊脤W生,現在我們發展了,中國還要做好老師。我們愿意把中國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國家”。
當天,西班牙元老級的巨星拉斐爾在開幕式上為來賓獻唱,而他正是一名肺移植患者?!董h球時報》記者在現場驚嘆于他極具爆發力的嗓音。拉斐爾接受移植手術后身體狀況良好是這個國家健康有序的器官捐獻事業的一個縮影。據西班牙官方數據,2017年,該國有2183人去世后成為器官捐贈者。也就是說,西班牙每百萬人口的年器官捐獻率達到46.9,創下新高。在這之前,西班牙的器官捐獻率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人口不足5000萬的西班牙為什么能成為世界器官捐獻第一大國?《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首先根據西班牙器官捐獻法的規定,該國所有公民都被視為器官捐獻者,除非本人在生前口頭或書面表達過相反意愿。不過,法律的支持并非唯一原因。根據西班牙器官移植組織的研究,設立高效的器官捐獻與移植架構及運作機制,讓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朝專業化方向發展,才是問題的關鍵。
以器官捐獻協調員制度為例,1989年,該制度開始在西班牙實行。在該國可以進行器官移植的100多所醫院中,協調員每時每刻都在關注醫院急救病房內的潛在捐助者。一旦他們死亡,協調員就會出現,婉轉地和死者家屬溝通,以獲得捐獻許可。在和協調員接觸溝通后,只有約15%的家庭會拒絕器官捐贈。在一些醫院,拒絕率幾乎為零。而這一比例在上世紀80年代曾高達40%。
黃潔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吸取了西班牙器官移植事業的很多寶貴經驗,現在工作在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第一線的2000多名協調員都是西班牙幫助培養的。西班牙器官移植研究院院長馬蒂·馬尼亞利奇告訴記者,2014年12月黃潔夫宣布中國將把捐贈作為器官移植的唯一來源時,自己就在身邊。黃潔夫邀他見證,中國器官移植事業即將改變。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截至2018年5月,中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達1.76萬例,捐獻大器官突破4.9萬個,實施器官移植手術超過6.5萬例(包括活體移植)。其中,2017年已完成器官捐獻5146例,實施器官移植手術超過1.6萬例,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p>
環球時報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