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光文

核心提示:胡和平書記多次明確指出,陜西要“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在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實現追趕超越。”其中通過門戶經濟助推陜西追趕超越,我想需要回答好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門戶經濟的內涵和外延,二是陜西發展門戶經濟的條件和基礎,三是門戶經濟在助推陜西追趕超越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胡和平書記多次明確指出,陜西要“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在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實現追趕超越。”其中通過門戶經濟助推陜西追趕超越,我想需要回答好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門戶經濟的內涵和外延,二是陜西發展門戶經濟的條件和基礎,三是門戶經濟在助推陜西追趕超越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門戶經濟的內涵和外延
門戶經濟的中的門戶本意是指居所的“出入口”,引申義是“必經的要地、關口、隘口等”。在信息經濟社會中門戶的概念進一步引申為“綜合互聯網站的平臺”,又稱為門戶網站,是人們網上瀏覽的出發點,通過門戶網站,可以進一步與海量信息互聯互通。由此可見,門戶是指匯聚人、財、物、信息等生產要素的綜合配置平臺,門戶經濟可以定義為因區域中心地位的吸引力,而出現生產要素大規模匯集,形成具有特定職能的經濟區域。在此區域高端集合,而成為一種的特殊經濟模式。
二、陜西發展門戶經濟的條件和基礎
陜西具備獨特的區位條件,東向是國家的西北區域門戶,西向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對外開放,聯結中原,輻射全國的重要門戶。發展門戶經濟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基礎就是夯實陜西的中心地位?!疤依畈谎?,下自成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形容“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一樣。陜西只有在“一帶一路”核心區和國家級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實現區域優勢資源在陜西的集中配置,使得密集的人才、信息、技術資源得到最充分的效能釋放,才能有向心力,門戶經濟才能真正得到發展。
1.陜西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科研教育資源,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進行知識密集性價值活動的研發和創造。阿里巴巴絲路總部、騰訊、京東、百度等互聯網巨頭落戶陜西,正是看中了陜西的人才和科技優勢。同時,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陜西、到西安來創業發展,形成良性閉環,是陜西發展門戶經濟的重要條件。
2.陜西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交通運輸網絡設施。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陜西肩負著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重任。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地位突出。
3.陜西具有便捷的信息獲取以及良好地同異地溝通的信息通道。西安是國家通信網的樞紐之一,是國家西南、西北光纜干線網、長途傳輸網、數據通信網、固定電話網最重要的節點,陜西在信息絲綢之路建設中扮演信息網絡門戶平臺的重要角色。
三、門戶經濟在助推陜西追趕超越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陜西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再次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陜西迎來了發展的良好機遇。今年4月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標志著陜西站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位置。
1.堅持高質量發展塑造門戶經濟新形象
門戶是坐標,門戶是旗幟。作為全國科教和軍工資源的重要聚集地,陜西在文化旅游、教育科研、硬科技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新形勢下我認為要打造一個核心(“一帶一路”核心區),實現三大門戶(對外開放門戶、文化旅游門戶、科技教育門戶),建設六大中心(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國際產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國際旅游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數字經濟中心),實現對物流、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的引流作用。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標志著陜西站在了對外交往和內陸開放的西向前沿門戶地位;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的成功舉辦意味著陜西作為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開放門戶,承擔著國際經濟合作和商貿物流的核心引領責任;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活動夯實了陜西“一帶一路”文化旅游門戶的基礎;作為全國科教和軍工資源的重要聚集地,陜西在教育科研、硬科技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絲路科創中心和國際科技教育門戶地位舉足輕重。知名電商巨頭落戶陜西,布局大數據和智慧物流體系建設,智慧絲路的數字經濟中心地位呼之欲出。
2.建設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營造門戶經濟新環境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加大開放力度,切實發揮陜西向西開放、向東集散、輻射全國的門戶作用。努力營造一流的貿易、投資發展環境,使城市的綜合營運成本最佳,并不斷提高政府的服務效率,法律法規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為投資商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同時,城市的社會服務體系、市場秩序、通關秩序、誠信體系、社會治安狀況、城市文明程度等等也要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建立相適應的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應覆蓋金融、保險、會展、商貿、物流、法律、旅游、教育培訓、中介咨詢、公關、電子信息網絡等諸多領域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
3.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確保門戶經濟安全新態勢
從物理上看,門戶是資源、要素的連接和隔絕的關口,從互聯網思維來看,門戶還有提供安全屏障的功能。建議成立絲路信息安全中心和互聯網應急中心。以完善西安國家重要的數據災備中心功能為起點,建議通過云網互聯的體系,打造一個輻射全國的災備基地集群,形成智能連接+智能平臺+智能應用的災備服務業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陜西通過提升“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自身綜合服務能力和信息資源網絡化共享利用水平,打造信息絲綢之路重要數據節點,從而成為“一帶一路”信息聯通的關鍵載體。經過精心的頂層設計和完善數字資源安全網絡基礎建設,并且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共同著手,構建全社會協作參與的信息安全體系,借助云安全平臺,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盡早搶占國家數據主權安全防護體系建設的制高點。
綜上,陜西發展門戶經濟,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吸引資源,以優良的營商環境留住資源,以安全的信息保障鞏固資源。與樞紐經濟、流動經濟實現良性互動,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為助推和實現陜西追趕超越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侯光文,陜西現代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經濟學學會副秘書長西安郵電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