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繪閱讀編輯部

那一年,一部《宮鎖心玉》、一首《愛的供養》,讓“四爺”一夜之間幾乎家喻戶曉。爆紅后,他并沒有“趁熱打鐵”去各種刷臉,反而選擇了沉淀,慢慢來,一部戲一部戲地磨煉自己。“我現在覺得一個人非常重要的特質是‘營養’,不斷吸取養分,也傳遞給別人。回顧我這20年,其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演員是伴隨何晟銘最久、最深刻的一個標簽。從《宮鎖心玉》里深情款款的“四爺胤禛”、《美人心計》里溫暖可靠的周亞夫到《反恐特戰隊之獵影》里翹著蘭花指的大反派、《杜心五傳奇》里的“武術大師”杜心五……每一個角色,他都能給人帶來驚喜,演繹出屬于他的獨特魅力。或許就是因為他十分喜歡、十分注重對角色內心的深入挖掘,每一個角色才會那么真實吧。
從微博上能看到,在粉絲的印象里,何晟銘是一個低調、體貼又溫暖的偶像,但生活中,何晟銘卻說自己是個喜歡宅在家里發呆,很天真的人。
見到本人的時候,有點難以相信“胤禛”已經入行20年了,而等到這個讓他發光的角色也已經是十年后。看到他在拍攝現場的活潑,時不時就跟工作人員互動,拍攝空余還會偷偷地搞怪,跟印象中的他頗有點反差萌。就像何晟銘經紀人說的:“他就總像個小孩一樣。”
青山:最近您微博上出現了一個“何二萌的日常”。為什么會想把自己的生活用手繪插圖展現的?
何晟銘:我真的入行挺久了,觀眾太熟悉了,變得好像越熟悉就越陌生的感覺。所以我想用一個新的形式,把一些照片變成插畫,讓大家有點不一樣的期待,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事兒,比較好玩的一種互動方式。

青山:那您平時會喜歡看動漫嗎?

何晟銘:會看些電影,像《尋夢環游記》這類,我最近在聽那首Remember Me。我很喜歡里面說的,遺忘才是真的死亡。這是一個情感的東西,永遠牽絆著你,不管你是小朋友,還是一個老頭。
青山:有人說您是萌叔,您自己怎么看呢?
何晟銘:我能接受呀。我覺得無論哪一個行業里,都會有這樣的人,身體里住著一個小朋友,不時會跳出來。“萌”就是那份天真、童真吧。
青山:在演戲方面,自己對塑造角色的想法是什么呢?
何晟銘:我個人覺得,演員有時候最好是像一張白紙一樣,才能更好地不停地去創作。當然有時候,我也會借助一些小的道具,它會輔助你,加上你豐富的想象力,更容易找到角色的那種感覺。這就是塑造角色。
青山:您覺得歌手跟演員有什么大的區別?
何晟銘:歌手還是比較單一,演員就非常的豐富,非常的立體,非常的多元化。演戲可以借助很多的故事,道具、造型,把你的情感呈現出來。加上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把自己變成了角色。
青山:那有沒有哪一個時刻讓您覺得做演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何晟銘:當我明白,我適合做演員的時候,從那一刻開始,每一場戲,我都很快樂。人有時候會源源不斷地去尋找,就像我每天不斷地在選擇過什么樣的生活一樣。演員這個身份可以把我不同的個性很立體地呈現出來,釋放我、挖掘我、充分發揮另一面的我,在覺得演員是最適合我的時候,就緊緊抓住它。
青山:到現在為止,有想放棄的時刻嗎?
何晟銘:這是我一輩子要堅持的,不會放棄的。每一場戲我用心,我認真,我投入,我在享受這個過程,哪怕受了傷,只要你不離開,依然有機會,除非是真的完全不能夠上這個舞臺了。
青山:觀眾可能最早對您熟悉,是因為四爺這個角色。您怎么看“四爺”這個標簽呢?
何晟銘:很多人第一次見面,他依然會脫口而出叫四爺。對我來說,這個角色已經過去了。這個只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角色,一個標簽,它已經過去了。
青山:您自己覺得演員跟大眾怎么去把握這個距離感?
何晟銘:我覺得粉絲也好,觀眾也好,我們是沒有距離的。有距離的是戲劇的部分,要不就是舞臺。這僅僅是一份藝術工作,所以千萬不要看得有多么神圣或者神秘。
青山:能用簡單的話介紹下自己嗎?
何晟銘:我是一個演員,我有情緒,多愁善感,我也會很快樂,也會悲傷。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像一個瘋子,但我還蠻喜歡。
青山:平常有沒有喜歡做的事情?
何晟銘:我喜歡聽書,跟朋友看看電影。真正好的電影是能夠有所觸動的,有時候我覺得要被掏得很空的時候,看一部好電影,就像充電一樣,會有回歸的感覺,找回自己。我也喜歡交很多的朋友,各行各業都有,我喜歡跟他們聊天,也有很大收獲。
青山:有什么想對自己或者未來的自己說的?
何晟銘:加油吧!時間不多了。對,加油,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讓自己變得更能夠把握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善于去管理時間。
青山:可以給讀者一個寄語或者祝福嗎?
何晟銘:我覺得現在孩子很多都是低頭族,跟家人都不怎么互動,希望他們能跟家人多溝通,經常給家人一個微笑或者擁抱。我們都需要情感,需要溫度。有空也歡迎大家聽聽我的那首公益單曲《母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