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嘯 姚宇飛 張雙艷
(武漢源錦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城市的發展,老舊建筑的拆除正產生著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堆放和填埋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會對河流和土壤造成污染[1,2]。廢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在經過破碎、整形、篩選等加工工序后,得到的再生骨料可取代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用于混凝土的生產,再生骨料的利用對環境保護具有極大的意義,是混凝土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具有極高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現代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中,由于路面混凝土的封閉性,自然降水無法滲入土壤,會造成一系列問題,城市地下水位會因此持續降低,城市區域會形成熱島效應,遇到強降水時,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內澇。而透水混凝土在路面建設中的使用,可以很好的緩解這一問題,降水可以滲入土壤從而進入自然循環之中,利于改良城市生態環境[3-5]。國家在“海綿城市”的推廣建設中,會越來越多的進行透水性鋪裝。
若能將再生骨料大量的用于透水混凝土的生產,既可消耗掉建筑垃圾,又可解決內澇等問題,實為一舉兩得,勢必取得更好的環境效益,使得城市建設更加的“綠色”。本研究從再生骨料的取代率出發,探究了利用再生骨料生產透水混凝土的可行性。
實驗選用了武漢地區生產的海螺牌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為42.5 MPa。表觀密度為3 080 kg/m3。其余各項指標均滿足標準要求。
實驗所用外加劑為武漢源錦牌聚羧酸減水劑UJION-PC,固含量為10.2%。
骨料包括天然碎石和再生骨料,兩種骨料在經過篩選后,都為5 mm~10 mm單粒級,各項檢測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骨料檢測結果
配合比的設計參考了CJJ/T 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預設樣品的孔隙率為20%。若骨料全為天然碎石,則每立方米透水混凝土中,水泥漿體體積Vp=0.432-0.20=0.232 m3。參考上述技術規程,將水灰比設定為W/C=0.30。
其中,mc為每立方米透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kg;ρc為水泥的表觀密度,kg/m3;mw為每立方米透水混凝土中水的用量,kg;ρw為水的密度,kg/m3。
計算可得基準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2 設計配合比 kg/m3
經過初步適配,全天然骨料時,當外加劑摻量為1.2%,透水混凝土可達到較理想狀態,即具有金屬光澤,手捏聚攏成團,掉落在地則松散開來,漿體包裹均勻且不會流下。為研究再生骨料取代率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設置了1個對照組和5個實驗組,再生骨料在總骨料中所占比例分別為0%,20%,40%,60%,80%,100%。由于天然骨料與再生骨料表觀密度和堆積密度都不相同,所以再生骨料的比例為體積分數。各組配合比如表3所示。

表3 實驗配合比 kg/m3
透水混凝土有多種拌制工藝,本實驗采用了水泥裹石法[6],按照水、水泥、骨料的順序投料,研究表明該種方法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在攪拌過程中,對外加劑用量進行了微調,保證每一組的水灰比和出機狀態保持一致。攪拌完成后進行試件的制作,試件有兩種規格,一種為100 mm立方體試塊,用來測量力學性能;另一種為φ100 mm×50 mm,用來測量透水系數。試塊在成型時進行加壓處理,并保持加壓程度都相同,然后將試塊置于標準條件下養護28 d。
養護完成后,對試件進行了抗壓測試,得到各組數據見表4,其曲線關系見圖1~圖3。
2.3.1抗壓強度

表4 樣品檢測數據


各組試件的設計孔隙率都相同,可認為抗壓強度的不同都是由于再生骨料取代率這一變量所造成。從圖1中可以看出,抗壓強度隨著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當取代率為100%時,強度降低不明顯,在取代率為60%時,強度最低。當不同類型的骨料形成透水混凝土的骨架時,會導致漿骨界面和節點的削弱,從而使得強度降低[7],而當再生骨料取代率為100%時,漿骨界面和節點未被削弱,所以強度又會上升。從測試結果中也可以看出,全再生骨料試件的強度相比于全天然骨料試件下降并不多。
2.3.2透水系數
透水系數測試儀如圖4所示,先將φ100 mm×50 mm試件側面涂抹凡士林進行封閉,再放入鋁制底座中進行測試,所測試的數據為水面下降一定高度所用的時間,其物理意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透水試塊的水量。結果顯示透水系數并無一定的規律性,隨機性較強,可見各組試件的總孔隙率雖然相同,但其中連通孔隙所占比例差別較大。透水系數的大小隨機性較強,與生產的控制密切相關。在測試過程中,觀感上各組試件的透水效果均良好,足以滿足實際透水鋪裝的要求。
2.3.3劈裂抗拉強度
各組試件的劈裂抗拉強度基本無太大差別,且與抗壓強度并無明顯相關性。有研究顯示,透水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與孔隙率的相關性較高[8],在本實驗中,各組試件孔隙率和骨料體積保持一致,單位體積的透水混凝土內部,骨料間的膠結點數量基本相同,這可能是造成抗拉強度變化不大的原因。
1)當骨料全為再生骨料時,強度降低并不明顯,在中等取代率時,強度降低反而較多。在生產中,可用再生骨料全取代天然骨料,在取得基本相當強度的情況下,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試塊在成型時,進行了加壓處理,這一措施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密實度[9],顯著的提高了試件的強度,從理論上來說,也會降低孔隙率,從而降低透水系數。2)透水系數取決于試件中連通孔隙的多少[10]。在透水混凝土的結構中,不連通的封閉孔隙對透水能力無貢獻,只會起到降低強度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已有的生產工藝中,尚無有效降低封閉孔隙比例的方法。在實驗結果中的體現就是透水系數隨機性較大,無顯著規律。在實際生產中,應嚴格控制透水混凝土的出機狀態,防止因過于濕潤的水泥漿體引起堵塞,而形成過多的封閉孔隙。3)再生骨料表面的舊有砂漿中,存在著大量的孔隙,其吸水率大大高于天然骨料[11],在攪拌過程中,會多吸收部分拌和用水,導致參加水化反應的水減少,另一方面,由于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高,在水化反應過程中,水泥漿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非常大,水分蒸發大大加快,由于水灰比本身就較低,可能會導致水泥的水化反應不完全,從而影響強度,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胡幼奕.建筑廢棄混凝土再生利用成為砂石骨料行業的使命[J].混凝土世界,2015(8):22-29.
[2] 宋小瑛.建筑廢物的資源化與循環利用迫在眉睫[J].混凝土世界,2013(7):44-46.
[3] 孟宏睿,陳麗紅,薛麗皎.透水混凝土的配制[J].建筑技術,2005,36(1):29-31.
[4] 徐仁崇.不同成型方法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J].混凝土,2011(11):129-131.
[5] 馮月月.多孔海綿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3:1-3.
[6] 王玲玲.制備工藝對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影響研究[J].混凝土,2012(11):142-144.
[7] 呂京錄,陳靜茹,趙鐵軍,等.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對植生型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7(5):84-87.
[8] 宋中南,石云興.透水混凝土及其應用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9] 吳 冬,劉 霞,吳小強,等.成型方式和砂率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2009(5):100-102.
[10] 張 娜.透水混凝土堵塞機理試驗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2014:3-7.
[11] 霍洪媛.不同強度等級的再生骨料對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影響[J].混凝土,2017(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