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玲
1
院子里充斥著風,風帶著翅膀和棍棒,掃過窗欞,闖過走廊,不懂得繞道和拐彎,橫沖直撞,撞得一切噼啪作響。亞枚已熟悉這樣的聲音了,她內心深處最厭惡的就是這樣的風,帶著不可一世的霸氣,野蠻得像土匪,弄得雞飛狗跳,弄得人心神不安。她多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風平浪靜,有風也是微微地一吹,像柔若無骨的女子的手,輕輕拂過,讓人舒爽愜意。而此刻,她太盼望過完這個狂風肆虐的春天了,秋天多好啊,秋天的水那么純凈,風那么柔和,天那么深邃,一切的一切在秋天的懷里都是恬靜的,安詳的,沒有蠢蠢欲動,沒有朝氣蓬勃,這些都讓人覺得太熱鬧和喧囂,怎么了?才37歲就渴盼著過平靜的生活了,老了么?亞枚下意識地看著玻璃窗里的自己,身段依然保持著很好的曲線,頭發濃密如瀑,素淡的臉上除了幾點雀斑,略施粉黛的話依然可人,對于外貌,如果要打分的話,她保守地給自己打60分,剛剛及格,恰好萬歲,女人太美了也是一種負擔。
她瞄著自己的輪廓,不禁想到剛才收到的那條祝福短信,心里莫名蕩漾出一圈微笑的漣漪。短信寥寥幾字:花正好,日光暖人,天正藍,素心常安,只想對面的你,春來無恙。短信是胡衛發來的,這個只有名字,至今沒有見過面的人,溫暖地活在亞枚的心里。他們的相識源于一個發錯的郵件,郵件是亞枚發的一篇剛剛寫好的游記,文筆雅致卻不失活潑,胡衛錯收后,出于禮貌,也出于欣賞,竟認真地寫了幾百字的讀后感回復,亞枚詫異地發現,在這個男人的字里行間看到了一種別樣的解析,讓做了多年編輯的她有種意外的驚喜,于是便聊上了。隔著顯示屏的聊天是酣暢的,天南海北,古往今來,生活瑣事,亞枚覺得和胡衛聊天是一種快樂的釋放,明晰而睿智,開闊而幽默,似乎每個知識領域都有他涉獵的空間,最主要的是在自己難過的時候,他會抽絲剝繭一般地進行寬慰和疏導。胡衛對她來說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聊天的前提,陌生,是安全的保障??梢詢A吐一些潛伏于心中的不快,比如單位、社會和家庭所遇到的諸多煩惱,比如莫名的憂傷。這些傾訴像水一樣投入大海,理所當然而不會引來麻煩,而對于身邊的人,有些傾訴便是向干燥的柴堆投火把,會引來自焚的危險。所以亞枚和胡衛這么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精神層面的交集,彼此不問來路,不問地址,不往現實意義上靠攏,亞枚覺得這樣挺好。胡衛對待人生的態度是那么地清透和明了,像一個得道高僧,也像個通曉俗世的哲學家。亞枚對胡衛是一種敞開式的聊天,胡衛對亞枚卻從不提及自己的私事。她曾好奇地問過胡衛的職業,這樣的性格應該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呢?胡衛不避諱地回答:老師,和你同在一個城市。亞枚沒再細問,笑笑,真是老師,教授人生的老師。同在一個城市,胡衛補充的這句話讓亞枚覺得有些搞笑,是想說明彼此方便見面么?切,她總在心里鄙視那些聊聊就迫不及待見網友的家伙。顯然,這句話在亞枚看來是那么的多余。
亞枚是個傷春悲秋的人,家境優越而順風順水的人生導致她受不得委屈,遇到一點事情天就灰暗了,小女生一樣的喜歡傾訴。在沒有胡衛出現前,她傾訴的對象除了丈夫姚斌就是好友丫丫了,而姚斌除了聽著就是聽著,聽到自己都覺得應該吱聲了便說:哦,這樣啊,不要惱了。亞枚的傾訴最后演變為惱怒,對著這樣一個空谷一般的男人,當一切宣泄得到的只有自己的回音時,一點火星就能燎原一片。而丫丫,自從遠嫁國外后,亞枚也不敢隨意拿起電話和她噼里啪啦地說了,說的一分一秒都覺得銀子流水一般地淌。在這個偌大的城市,亞枚有時覺得自己是那么孤寂,孤魂野鬼說的就是她這樣的,因無人在她精神的渡口擺渡。直到遇到胡衛,她似乎看到了那個駕著一葉扁舟而來的人。其實,她何嘗不知,自己的內心才是那個真正的擺渡人,一個人的內心強大了,就不會介意外界所帶來的那些紛擾,風動心安,這需要修煉到什么樣的程度才可笑對云卷云舒?亞枚搖頭,活了半輩子,心智還停留在懵懂的少女時代。這是幸是悲?有時亞枚覺得胡衛對自己的容忍度簡直可以到了沸點,而這個沸點永遠只在沸點,不會升高,也不會降低。他對自己最親的人也會這樣么?這念頭才劃過腦際很快就像火花一樣被亞枚掐滅了,怎么可能?按自己的邏輯來說,對陌生人的容忍和客氣總會超過最親密的人,亞枚就是這樣,在外界,她可以隨時保持著迷人的微笑,優雅的舉動,對不熟悉的人,賢淑爾雅,以禮待之。而對自己朝夕相處的人,她就會撒嬌撒野撒一切情緒。以至于她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兩面人,或者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對姚斌她就這樣,十多年的夫妻生活,他是她的出氣筒,也是蜜罐子。亞枚把最美的風姿展示給姚斌,也把最不堪的一面撕開暴露給姚斌,她溫柔起來似秋水一般,暴跳起來就是一頭失去崽子的母獅。最初,姚斌是忐忑的,他像惹禍的孩子,道歉,說好話,哄著,供著,就差下跪這讓人惡俗的舉動了。在姚斌心里,除了天地父母,任何人都不是他下跪的對象,他的膝蓋保有著傳統的鹽分。亞枚無端的離愁別緒在姚斌看來是那么的不可思議,亞枚的多變在姚斌看來是不成熟的表現。姚斌曾經爆發過,他摔門而去,兩天不回家,而結果等來一家人的圍攻,亞枚還是孩子一樣四處告狀了,連自己的父母也站出來指責他,他妥協了,他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那些難辦的刑事案以外,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如何保持家庭和諧。當他為棘手的案子苦苦思索時,當他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疲累地回到家時,亞枚的一點小情緒便會讓人不堪重負,在那么一霎想到了離婚,但傳統觀念馬上占了上風,還有孩子、父母呢,婚姻有時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它捆綁在一起的東西太多,無法割舍,況且亞枚也沒大毛病,就是神經質和磨人一些。怎么對待這木已成舟的婚姻生活呢,漸漸地,姚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應付辦法,她安靜時,他不去打擾,她暴跳時,他默不作聲,她哭泣時,他不再局促不安,而是輕輕地遞過去紙巾,然后在一旁沉思。她高興時,他附和一笑。夫妻就是這樣吧,兩個人在一起久了,連沖突都變得那么不違和。姚斌這個理科畢業的狀元,這個刑事偵破的專家,以為自己擁有著非凡的智慧,縝密的邏輯,就可輕松地面對這世上的一切難題,而事實上,他的能力比想象的要有限得多。

2
面對著如山般的來稿,亞枚需要快速而細致地瀏覽,她總擔心錯過一個好作者,一篇好文章。有些稿件讓她眼前一亮,甚至想馬上寫出推薦詞和評析,而有些稿子讓她頭疼和作嘔,浪費一分鐘的時間都是對自己的扼殺。編輯就是這樣吧,像一個徒步者,可以領略到迷人的景致,也會不小心踩踏到一腳牛屎。一般看完開頭便可以將這篇稿子定性了,亞枚的眼光和經驗在編輯部里是無人能及的,而對于人情稿,亞枚是拒絕的,她本著一個好編輯的良心,開罪了很多人,甚至自己的領導。不看來路,不顧情面,不管頭銜,只看文字的質量,這是一個編輯最起碼的良知,亞枚認為,在她的眼里,看到那些優秀的個性鮮明的文字刊出總會讓自己在繁瑣而疲累的工作中得到了滿足和慰藉,幸而付出與所得是掛鉤的,幾乎每年的最佳編輯獎都是亞枚的,這讓她都覺得自己太過分了,如此包攬獎狀獎金勢必在編輯部無形中樹敵不少,她特地為此事找過領導,而領導卻說:我也想安撫其他職工,可這獎是讀者評出來的,讀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你就接受父母的饋贈吧。亞枚無語,人太能干也不行。辦公室剛來的實習生小青曾用嘆服的口氣說:枚姐,你真是一枚金幣,硬邦邦有分量而且值錢,像我們怎么敢為了一篇稿子和老大叫板。亞枚用稿紙抬起小青的臉,戲謔道:小青,我在你這樣青澀的年齡,也沒有想過能和領導叫板,想的只是把工作干好。
辦公室的窗外就是一片水池,池子里種有蓮花,馬上就是夏天了,又可以看到那一朵朵素凈的白蓮娉婷開放,亞枚的心雀躍起來。是哪個園丁在這片池子里選種白蓮的,他一定有顆詩意的心,這太符合亞枚的喜好了,紅蓮在她眼里總帶著那么一點點俗氣和鬼魅的感覺,只有白蓮才配得上這田田荷葉和一池清淡。夏天在池邊賞荷,秋來聽雨,亞枚喜歡她所在工作的環境勝于喜歡這份工作。從中文系畢業分到編輯部已經十多年了,那個帶著文學夢的心存柔軟的女孩現在已成為了一個務實而煙火氣纏身的女人,時間就是一臺收割機,收割你的夢想、浪漫、純真、羞澀、容貌、健康、力氣,收割得空空蕩蕩后,直至移交給死亡。亞枚少女時曾經想過做一個和三毛一樣的作家,閱遍世界山水,有大把的時間屬于自己,可以說走就走,可以天馬行空。要找一個懂情趣,愛生活,可以一起聊文學的暖男。而現實中,她朝九晚五,每天像孫悟空一樣被圈定在十平方米不到的辦公室里閱稿,選稿,寫稿。現實中她找了一個不懂浪漫,刻板,凡事講邏輯的理科男。夢想有多遠,現實就有多慘,亞枚常常質疑自己的人生,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夢想那么的截然不同,可又能怎樣,作為浩渺世界的一顆微粒,有多少人可以按自己理想的軌跡運行呢?絕大多數人只有屈從和認命,只能順應和隱忍。幸好,有文字相陪,亞枚覺得這一粒粒的文字是有體溫的,有光芒的,當她按照著自己的思想排好序組合成一篇滿意的文章時,幸福和愉悅就會浮出孤寂的湖面,眼前一片祥光。
而近來,這樣的孤獨感在慢慢淡化,她知道,心里總會有那么一絲絲小小的暖意和欣喜是來源于胡衛,想到胡衛,她的嘴角便掛上了不為人知的微笑。亞枚覺得自己的郵件發錯是一件好事,讓自己找到了一個知己,胡衛那么懂亞枚,他像一個魔術師,魔板一揮,亞枚灰暗的天空就亮了,在這平淡而寡味的生活里,有這樣一個人可以讓你的精神世界適時透亮而溫暖,這是多么難得。胡衛是上天派來拯救亞枚的男神么?胡衛似乎就是那個她想象中的男人,得體,幽默,有生活閱歷,懂得鑒賞……這些特質在一天天的交流中日益凸顯,越來越讓他帶著一絲絲誘人的光芒。亞枚甚至有了想見他一面的沖動,而這樣的沖動僅僅是一瞬間,相見不如懷念,也許見面了會帶來一系列的煩惱和不堪。
夜像一張撒開的網,打撈起來的是一些意外的念頭和想象,這時的亞枚會像一個癡情的少女一樣,發出這樣的感嘆,有些情感是不能發芽的,也無法示眾,甚至只能在黑夜才可以冒出腦海,小心審視,不然會透光,會被窺見,會成災成禍。亞枚覺得自己像一個小偷一樣,想著與胡衛這一年多來的交往,雖然這樣的交往僅僅限于言語,亞枚也發現了自己的一點點變化。她的心不再空蕩蕩的,她的臉似乎更容易被笑蕩漾,她喜歡上了爬山行走,覺得自己活力滿滿。她有空時常常對著鏡子凝視,她出門時更在意自己的著裝,覺得自己的身后總有一雙關注的眼睛,她對待生活的瑣事更有了耐心。這些微妙的變化姚斌是看不見的,回到家,他常常直奔衛生間,而后廚房、書房……直到夜深人靜才摸上床。有時摸到亞枚光滑的肌膚時,他便開始了山洪一樣的傾瀉。亞枚對此耿耿于懷,自己昏昏入睡的時候被攪醒。她惱怒地準備扯開他的手時,微光中看到的是那張饑渴的臉伴著急促的呼吸。想到他工作的辛苦,案子的壓力,亞枚屈服了,一切似乎草草了事。當耳邊鼾聲如雷時,亞枚卻瞪著雙眼徹底失眠了。這時,她便走去書房讓自己沉溺在文字的海洋,她有種瘋狂的念想,真希望自己淹死在書海。而這時,她更多想到了胡衛,他在干嘛呢?他身邊睡著一個怎樣的女人?亞枚將這個念想無數次掐熄,又無數次點燃。她感覺到了一種恐慌,對胡衛的牽念算是愛情么?還僅僅是寄托?如果自己沒有家庭,她也許會早與他見面,接下來會怎樣,不得而知。胡衛像她遠遠看到的一幅畫,吸引著她走近的步伐,而這幅畫是那么的美好又鬼魅。好可怕的夜晚,那些想法像鬼火一樣在黢黑的夜里隱隱跳躍,亞枚不僅為自己的念想毛骨悚然??粗巴饣椟S的路燈下空寂的街道,忽然間有種席卷而來的悲涼,自己在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孑然,肉體乃至魂魄,無所依存。就像這條街外人看到的是白天的繁華和熱鬧,而夜晚的憂傷和孤寂無人可知。如她一樣,別人看到她的永遠是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份體面的工作,一張典雅的笑臉,冷暖只有自知。淚水不知不覺滑下,在寂靜的夜里,亞枚聽到了自己淚滴的聲響,那么的脆弱卻那么的震顫。
3
一陣急促的電話鈴把睡夢中的她拉回到了現實,是領導打來的,亞枚意識到自己睡過了。“下午2點的飛機,你直接去機場!我有事不能來接你!不要誤機!”亞枚還沒有答應“好”,電話那端已經發出嘟嘟的聲音。說話和為人一樣,干脆得沒有余地。這就是她的頂頭上司,一個從軍營里轉業的文藝兵,聽說在軍界的文學領域名氣不小,可至今沒有看到他寫的任何文章。亞枚搖搖頭,想到了今天要去出差的事情。時鐘指向9點,姚斌早已去上班了,孩子也送去讀書了。家里靜得只剩自己的呼吸,亞枚趕快收拾行李,她想到這次去開編輯出版研討會,一定會見到自己的老師,于是帶了自己從馬來西亞買的一種叫東革阿里的藥材。這一塊塊看似木渣的藥聽說能治百病,亞枚收拾停當。才想起自己還餓著肚子。叫外賣吧,吃完就要奔赴機場,奔赴,她竟然這樣想,不是嗎,很多時候她的工作就是打仗,她的領導可是名副其實的退役軍人。
機場永遠是最熱鬧的地方,人來人往,不分白晝,亞枚無數次地在這里起飛,降落,離開,返回。形形色色的人匆匆忙忙的腳步,這里是個看似熱鬧而極其孤獨的領域,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生活穿梭其間,無暇顧及身邊的人是怎樣的表情。人流中,亞枚覺得自己就像一滴水,被淹沒被交融。過了安檢,到候機廳,領導還未來,她找個僻靜處,給姚斌發了微信“我去新疆出差三天,候機中”,半天姚斌回:“好!注意安全!”看著姚斌的微信,亞枚有些許的冷意,接下來,忍不住給胡衛也發了一條。語氣有些感傷:“又得出差,心生寒涼,不知新疆,可有花黃。”那頭胡衛馬上回復:“工作所需,縱有無奈,也得奔勞,有事托付,值得慶幸,健康有用,年華尚好。文字相陪,心會愉悅,此去千里,等你樂歸!賞花之時,別忘嘗一下羊肉串!”亞枚啞然失笑,灰暗的心有些云開霧散。胡衛就是這樣,能用各種方法言語調劑得自己舒坦。等你樂歸,他把自己當做了亞枚的一個親人。有這樣的親人么,面都沒有見過,只知道比自己大6歲,其他私密的生活一無所知。亞枚苦笑。
三天的編輯出版會安排得緊鑼密鼓,亞枚抽空去拜訪了自己的老師,看著讀書時那個口若懸河,風度翩翩,曾讓許多學生拜為偶像的人如今已白發蒼蒼,脊背佝僂。亞枚不禁感傷歲月的無情,誰也逃不過時光這把利刃的橫掃。和老師聊了一會,他每況愈下的身體讓亞枚不忍心打擾太久,準備起身告別時,老師感嘆地說了那么一句:亞枚,趁年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老了會留遺憾。亞枚在回賓館的路上,思緒萬千,她的夢想就是周游世界,就是說走就走,就是寫自己想寫的文字,過一種灑脫隨性的生活。而如今的她呢,深陷制度中,卻不得不為那微薄的工資圈禁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夢想就是找個可以就一杯水酒聊到天明的知己,過舉案齊眉的日子。而事實上,卻找了一壁鐵一樣冷硬和毫無情趣,整天埋首案子的理科男。如今已近不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很多,又似乎沒有,亞枚頓時覺得一頭霧水。在深秋的陌生之地,看著街上陌生的面孔,覺得自己是那么的滑稽和無奈。身處異域,人特別容易對故土以及故土之上的人投入另一種微妙的情感,比如此刻,她想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她想遵從自己的內心,回去開始另一種讓自己舒適的生活,她想……看到了路邊的羊肉串攤,她想到了胡衛的話,禁不住買了兩串,邊吃邊走,如果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這樣的舉動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此刻,大街上的人對她而言空氣般不存在,在無人知曉的地方,便是可以隨意撒野的地方。吃完羊肉串,亞枚抿抿嘴,有種說不出的快意和灑脫。看著遠處的霓虹,一種迷醉涌上心頭。拿出手機,給胡衛發了一條短信:很多時候,我們囚禁自己,為世俗奴役。胡衛回一個擁抱的表情。這是他第一次沒有文字的回復,這個擁抱讓亞枚覺得有了實質性的溫暖。
會議結束時,亞枚本來想到北疆去看看,無奈領導要趕回開會,于是打消了自己的行程,和領導一起打道回府?;厝サ陌鄼C是凌晨5點,一樣的安檢,一樣的等候,一樣的登機。飛機起飛了,黑暗中有那么一點點的燈火像流星一樣劃過,那是城市的眼睛么。半夜起床,困頓襲來,亞枚決定睡一下。迷迷糊糊中,眼前出現了一片開滿百合的山谷,那些百合多美麗啊,粉的、白的,還有淡綠的,一條小路通向遠方,亞枚穿著一襲紫色長裙,裙裾沾滿了清香,遠處有一個健碩的男人微笑著在向她招手,是胡衛?感覺就是他,男人的面孔是模糊的,似乎是被山谷的霧氣遮掩了,想清晰地看看他的臉,亞枚不禁奔跑起來,仙鶴一樣,快要接近時,忽然山谷抖動起來,劇烈而兇猛,接著她聽到了周遭的尖叫。這些尖叫是實實在在抵達到耳朵內部的聲音,帶著力度穿透耳膜,讓人不堪忍受。抖動也是真實的,亞枚從身體的搖擺中驚醒,看到機艙內像夢里顫動的山谷,機艙警示燈閃爍著,因劇烈的抖動使得行李架的門被撞開,有些行李掉落下來,人們開始躁動起來,女人的尖叫和哭聲像布撕裂口子一樣,倒出來,一片混亂??战銕е贝俚恼Z氣正在廣播安撫大家:各位乘客,飛機遇到強氣流,顛簸中,請大家回到原位,系好安全帶,不要驚慌。相信機長會帶領大家安全抵達,請大家不要慌亂!……亞枚的眼前一片嘈雜,感覺死神正用魔爪伸向機艙,她緊緊扣住座位扶手,內心巨大的恐懼像潮水一樣拍打而來,她不想這樣年紀輕輕就死去,她還有父母、孩子、愛人和事業,她還想去世界各地走走,她還想見胡衛一面……她忽然后悔,沒有時間多陪陪父母,答應孩子去迪士尼游玩也沒有兌現,還有陪姚斌回一趟老家。她想到了身后事,父母該如何接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實,他們會悲痛得不能自已,孩子沒有媽媽該怎樣地絕望和悲傷……短短的時間內,大腦閃片一般切換著各種景象,這是亞枚前所未有的絕望體驗,眼淚不知不覺奪眶而出。這時,領導拍拍她的手堅定地說:別擔心,我們不會有事的!她覺得這句話是那么的遙遠卻令人振奮。一分鐘仿佛過了一個世紀,飛機逐漸平穩下來,空姐開始為大家整理掉落的行囊,一陣短暫的寂靜后機艙內不知誰帶頭唱起了 《常回家看看》,于是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合唱。亞枚是不太喜歡這首歌的,而此刻她也加入了合唱的行列。機艙的廣播再次傳來溫暖而親切的聲音:各位乘客,謝謝大家的配合,我們將半個小時后抵達桃花機場……終于可以看到家鄉的土地了,飛機也終于平穩地降落在了大地之上。亞枚看著頭頂的藍天,踏著腳下的土地時,有種劫后余生般的興奮和感動。領導破天荒地幫她拿著行李,讓她小心臺階,這似乎帶著某種患難后的友情,也有種珍惜的體恤。出發前她還在心里怨恨著這個霸道的上司,現在在她眼里變得那么可親可愛。周邊不知名的乘客居然會微笑著互相道別,仿佛他們是曾經多年的朋友。亞枚覺得人需要經歷過擦肩而過的生死,才會喚起對世界的愛惜。她忽然想到了一句話:把每天都當做人生的最后一天來過,你就會快樂而充實。是啊,當你面對著即將消失的沸騰的生活時,你才會覺得那些繁瑣甚至悲愁的人世是那么的讓人留戀和不舍。那些算計和仇恨是那么的不值一提。這世上除了生死的確都是小事啊。
帶著以感動為主旋律的各種復雜情緒到家了,才離開三天,家里便似遭了土匪一樣亂七八糟,換作以前,亞枚會氣憤地給姚斌打電話,一通指責,讓自己疲累地回來還得收拾家。而現在,亞枚坐在沙發上,看著眼前的一切,眼里莫名地泛起淚花。這個家原來是這樣的讓她溫暖而自在,這樣的讓她充滿了歸屬感。她喝了一杯水,打開塵封了多年的音響,伴隨著舒緩的旋律開始慢慢地收拾。孩子的書本、玩具,姚斌的煙頭、臭襪子……一切收拾停當。亞枚圍上圍裙開始做飯,孩子愛吃的土豆絲、雞蛋,姚斌愛吃的紅燒肉。當香氣彌散著整個屋子時,亞枚覺得自己是那么滿足和幸福。這濃濃的煙火氣息曾經是她最為厭倦的,而現在卻覺得洗手作羹湯是那么地回歸母性和快樂。
看著一桌的美食,亞枚安靜地坐在沙發上等孩子回家。聽到樓下的停車聲,亞枚一個箭步跑去開門,像服務員一樣,站在門口,面帶微笑,準備迎接貴賓一般。剛剛看到孩子的腦袋,她就迫不及待地發出歡呼:小楠!媽媽回來了!跑過去摟住孩子忘情地親。小楠害羞地回避:媽媽,我都這樣大了,男女授受不親。亞枚笑著嗔怪:才讀六年級就不給媽媽親了,壞小子。小楠逃離般跑開了。姚斌尋究地看著亞枚,他職業的敏銳感覺到了亞枚的異常。亞枚微笑著說:干嘛這樣看我,我臉上有花?姚斌直言:感覺你高興得怪異,是不是升遷了?亞枚瞬間覺得姚斌是那么的庸俗,一切高興的源頭只關乎名利么?她沒有說什么,微笑著說:發獎金了。姚斌繼續看著她,亞枚不想再說什么了,她不想再說起那一幕的驚險。說了姚斌也會不屑,說她小題大做,姚斌覺得飛機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尤其在我國,不容易出事。小楠第一個竄到飯桌前,夸張地贊嘆:媽,你回來真好,一百年沒有吃到你親手做的飯菜了,我爸老敷衍我,天天要么泡面要么炒飯,今晚我要放開肚皮,吃飯嘍……小楠像喇叭一樣,將聲調拖得很長很長??粗⒆优d奮的笑臉,亞枚的心注入蜜糖一樣。
4
飯后,姚斌去跑步了,這么多年他還斷斷續續堅持夜跑。看他最近的精神勁,聽說有個累積九年的舊案有了眉目。姚斌飯桌上簡單提起,亞枚也不多問,各人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從事刑偵的,更要遵守職業秘密。亞枚看著做作業的兒子,那個埋頭的樣子真像自己啊。推開書房的門,一個星期前買的一束百合還在倔強地開放,香氣染滿了屋子。亞枚呆呆地看著百合,飛機上的夢開始重現眼前,那個場景多么真實啊,她在夢里看到胡衛向她招手,而始終沒有看清楚對方的臉,她不由得拿出手機,給胡衛發了一條短信:想知道你長什么模樣。亞枚原本以為胡衛會發一張照片過來,等了許久,胡衛意外地回:好啊,在哪里見面。亞枚迷糊了,要見面么?真的要見一面么?好吧,就見一面吧,這個等我樂歸的親人。亞枚覺得這樣的會面應該隱蔽而優雅,這是她今生沖破藩籬所見的第一個網友,她暗自發笑,回:在舊時光咖啡廳吧,老榆樹街9號。知道么?胡衛:知道,下周星期四下午7點好么?我最近一直有事。亞枚想想,下周她不外出,回:好呢。
接下來的幾天,亞枚電腦一樣啟動了一種全新的模式。每天把自己收拾得精精神神上班,微笑著面對所有的人,看稿子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一切活力滿滿,仿佛回到了自己剛進編輯部的樣子。領導依舊那么嚴謹和雷厲風行。只是私底下對亞枚的態度有了些許的改觀,會聊幾句家常。上次飛機遇險后,在亞枚眼里,他變得有些人情味了,而這樣的變化只有亞枚能感知到。辦公室窗外的荷塘幾株干枯的枝葉插立水中,枯荷瘦骨嶙峋,更富禪意。亞枚想到了黛玉與湘云的那對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古人隨時都讓自己的生活充滿了詩情,而我們常常忘記了身邊的詩意。這幾天胡衛沒有再發短信,他說過有事處理,反正明天就是和他見面的日子了,大家可以面對面暢快地聊,亞枚有些小小的激動,他會是一臉的絡腮胡么?荷西一樣?肯定不會,這樣充滿了雄性的硬漢應該和他儒雅的談吐不相匹配。一個你聊了那么久,彼此可以交心的人,居然一直未謀面。她想如果見了,彼此不會尷尬,一定會相談甚歡。因為彼此都愛好文學,對生活的捕捉在同一個層面,亞枚覺得從胡衛的文字上看,他一定是一個內心柔軟,學養豐厚的儒雅男人。錯不了,作為資深編輯,她可以從文字上讀懂一個人的心。
下班回家,亞枚在電腦旁改稿,不忘做一貼面膜,面膜柔和水潤的感覺讓她有種舒適的快感,她常常忘記打理自己,有應酬或者聚會才突擊一下,亞枚覺得自己作為女人粗糙極了。姚斌回來了,帶著一股蠻勁把門關得震天響,似乎樓板也震動了一下。亞枚最討厭這樣粗魯的關門,皺眉抬眼看到他時,姚斌滿臉的笑意,這是前所未有的。沒有等亞枚發問,已迫不及待地回應了她的疑惑: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刑偵,這件積案你知道的,9年前高校女生被殺案,老牛頭那么多年都沒有偵破,在我手上偵破了。亞枚電擊般站了起來,面膜也隨之滑落:真的么?真的么?姚斌有力地點頭:兇手已緝拿歸案,他供認不諱。細節描述還原得讓我們吃驚,9年了,還清清楚楚地講述得像剛剛發生一樣。看得出,他早料到這一天的到來,不慌亂,挺配合。亞枚驚喜地說:難怪你這幾天早出晚歸,原來忙這事。
姚斌說得口干舌燥,跑去喝水了,亞枚放下手里的工作,開始下廚,得好好慶賀。她記得9年前的案子,就是她陪著好友丫丫去采訪受害人的父母,那個場景終身難忘,那時丫丫在報社實習,采訪結束,她伏在亞枚的肩上痛哭一場,受害女孩的慘狀,她父母的悲痛欲絕讓亞枚和丫丫久久不能平息。如今,那個美麗的女孩得以昭雪,相信她的父母應該得到些許的寬慰。亞枚第一次覺得姚斌是那么了不起,像她兒時最崇拜的福爾摩斯一樣。飯桌上,夫妻倆舉起了久違的酒杯,這樣的慶賀是少有的,此刻在亞枚眼里,姚斌的冷硬和沉默是有道理的,冷的人才會考慮問題縝密,客觀,沉默的人往往會置身在暗處觀察這個世界,注意到那些被喧鬧覆蓋的細微角落。彼此在不多的交流中頻頻舉杯,直到微醺。
陽光透過窗欞飛泄床邊,亞枚睜眼,看著這個牛乳般晨霧洗過后嶄新的世界,心情雀躍起來。今天有一天的會議,會議結束她就要去舊時光酒吧與胡衛見面了,心中驟然一陣慌亂,這樣的慌亂在她這樣的年齡是那么的不相符合,亞枚恍惚中意識到了自己內心的小小失態。她鎮定下來,不就是見一個朋友么,何必把自己搞成做賊一樣的忐忑。這一天似乎在漫長而短暫的交疊中度過,剛剛結束,亞枚特意回家換了一套深紫色的長裙,頭發隨意地披撒在身后,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淡淡的妝容透出了一種知性的美。亞枚知道,自己其實長得一般,然而有一種美是需要學識的濡養才具有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她這樣的氣質。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忽然想到了飛機里的那個夢,夢里自己似乎也是穿著紫色的長裙,亞枚搖搖頭,覺得自己多想了。

舊時光咖啡廳坐落在老榆樹街的一側,這條曾經長滿了榆樹的街道是一條老街道,城市擴建后,這條曾經繁華的老街逐漸沉寂下來,因周邊有些文物保護建筑,這條街才免遭拆遷的厄運,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它是這個城市最后的貴族,也是人們記憶故鄉的唯一地方。亞枚走進咖啡廳,舒緩的音樂飄散其間,還是那樣典雅的布置,米格子桌布,藤椅,油畫,書柜,那時她和丫丫最愛來這里,丫丫愛喝他們家的卡布奇諾,而亞枚愛吃綠茶蛋糕,兩個人邊喝邊聊,一泡就是一下午。那些過往在亞枚眼里重現,似乎是剛剛發生,又遙遠得像上輩子的事情。她選了一個臨窗的位子,透過白色紗簾可以隱隱約約看到外面的一切。時間還未到7點,亞枚找了一本書看了起來。書名挺奇怪《潛伏在你床下的眼》,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才看了兩頁就覺得惡俗難忍,這樣的文字和邏輯也可以出版成書,很多人就是這樣靠著標題博取眼球,而當你買了拆開封裝時,才大呼上當。其實現在的塑料書套是一層霸道的保護,讓你不可翻閱,無法鑒別,也促使了標題黨的得逞。換了一本,繼續看。時間一點點過去,亞枚看看表竟然已經7點半了,她覺得胡衛不該這樣不守時,他忘記了么?還是堵車了?她拿起手機給他發了一條短信,十分鐘過去了,還是沒有回復,亞枚有些坐立不安了,她干脆打電話過去,這是她第一次打電話給胡衛。停機!再打,還是停機,亞枚覺得自己被人戲耍了一樣的狼狽,倉皇走出咖啡廳。她無法想象,胡衛會這樣對待自己,那個她心中的謙謙君子居然會失信于人,她覺得不能接受。剛才還娉婷如荷一般的亞枚,現在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她從抱怨到憂患,胡衛肯定發生了什么事情,不然不會這樣放她鴿子的,他既然答應要來,肯定會來的。他出差了?車禍了?亞枚胡亂猜測,不可名狀。
回家進門草草洗漱亞枚就睡了,靠在床上看書,其實一個字看不進去,滿腦子漿糊,一夜就在這樣低迷的情緒中度過。接下來的日子,姚斌外出學習三個月,胡衛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手機一直關閉,亞枚也丟失了魂魄。冬天來了 ,這個城市變得那么寒冷,霜花掛在枯樹枝上,僵硬地倒掛著,蕭瑟與冰冷,這多像一把把利劍啊,戳得人心疼。亞枚進入了冬眠的狀態,昏昏然,上班,接孩子,回家,做飯,改稿。手機再也沒有顯示過胡衛的短信。這個曾經那么真實和鮮活的男人,這個曾經給予亞枚精神寬慰的男人,她甚至可以隔著空間觸摸到對方的溫暖,而今卻黑洞一樣的消失得無影無蹤。消失得徹底而決絕,亞枚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一定是出事了。出什么事呢,她不可得知。連打聽的途徑都沒有,胡衛像一陣風一樣,吹過便了無痕跡,留下的是亞枚的無限惆悵。
時間一天天滑過,冰花一點點地消融,亞枚似乎找回了自己從前平靜的生活。姚斌學習結束回家了,埋頭要搞一個案件偵破的課題研究交流,每天大部分時間都霸占著書房。課題就是以姚斌破獲9年前的積案為例。晚飯后,姚斌照例去夜跑,亞枚來到書房,滿桌的卷宗和紙業,她理順著,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以前處于低迷,竟然還沒有來得及詳細地過問過這個案子的始末,她好奇地翻看姚斌的PPT,一頁頁細看時,猛然一個名字映入眼簾:胡衛!他和這個案件有什么關系?兇手!那個殺死女孩的兇手叫胡衛!亞枚驚呆了,這是巧合么?不!大學老師,職業一樣!大自己6歲,年齡一樣!胡衛失蹤,嫌疑犯被緝拿歸案!諸多的相同讓亞枚驚慌失措,她拿著鼠標的手不停顫抖,殺人動機竟然是源于女孩對他的狂戀,讓他覺得危及到自己的家庭和事業!想到胡衛那雙染滿鮮血的手,還有那些曾經對自己溫暖的話語,一股寒意從背脊升騰到脖頸,亞枚打了個寒顫,這個世界在她看來是那么的不可思議和恐怖,她無法想象下去,她覺得自己的喉嚨被什么東西所卡住了,房間的空氣似乎不夠呼吸。她忘記了自己是用怎樣的步伐走出家門的,沿著河邊她一步步挪動,一張又一張的面孔從身邊擦肩,亞枚看著前方,她只想一直走下去,讓自己從失態中清醒。可能么?那個在她眼里暖意如春的男人竟然是冷血的殺人犯!可笑么?自己以字識人的資本瞬間破產為零!這是一個多么詭異和瘋狂的世界??!你所看到的,接觸到的,聽到的,居然都不可以給你的感受定論!也許,這就是重影下的人生,你無法抽離出個體來,你無法辨析出好壞來。亞枚眼前的場景逐漸模糊起來。
風吹過,一片葉子飄落在肩頭,亞枚木然地拿起那片葉子仔細端詳,微黃中帶著即將褪去的綠意,那些細小的纖維與脈絡縱橫交錯,復雜地延展,布滿了整個葉片,像人的血管,也像人的情感。這一片片葉子恰如人的一生,從青澀到枯黃,帶著歲月的雕琢與悲愴,最終連一聲嘆息也未能留下?!叭~落而知秋”,然而現在并不是秋天,并不是所有的落葉都預示著秋天的到來。亞枚抬眼,那棵榆樹上正在冒出一簇簇小小的嫩芽,遠處,城市的燈火相繼點亮,慢慢燃成一片深不可測的海。
編輯手記:
知心的陌生網友,刻板木訥的丈夫,狹窄枯燥的工作,讓充滿著浪漫氣息和小女人情結的亞枚搖擺其間。作者在敘述中營造出一種寂寞、憂愁的氛圍,也就此揭開了現代城市生活中一個多愁善感的女人的內心世界?!爸锏娜~”成為照進平淡無味的現實生活的一縷陽光,讓身處現實無奈與寂寞的“我”似乎獲得了安慰和關心。“我”猶如孤島一樣在現實之中漂移和離散,渴望著“一葉知秋”,但一次意外事故之后“我”似乎體會到現實生活的另一面,看到了生活中不經意的珍貴。而在最后,“知秋的葉”卻暴露了其真實的另一面,讓“我”明白了生活的多面性以及生命不為人知的真實和復雜。
小說就似“我”的喃喃私語,貌似“我”的思緒波動,在其間充滿了復雜的渴望和簡單的存在,主人公就在這無邊無際的思想中通過現實的感知和細膩的語言為我們織就了這個在現實人生中或多或少有些同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