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白族嗩吶之家

2018-07-05 06:34:02李樹華
大理文化 2018年4期

●李樹華 文圖

大理洱源白族嗩吶樂曲豐富,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其吹奏形式豐富多彩,在當地產生了不少以吹嗩吶為專業的嗩吶高手。而在眾多吹嗩吶的樂手中,今年近80歲的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士才,不僅是一個一輩子以嗩吶吹奏為業的民間嗩吶高手,而且他還把自己的吹奏技藝傳承給了兒子和孫女,使自己的家庭成為名副其實的“白族嗩吶之家”。在2018年春節前夕的一天,我慕名驅車前往洱源縣右所鎮溫水村委會園井村,采訪了楊士才。

白鄉嗩吶名遠揚

長期以來,嗩吶廣泛應用于白族地區的生產勞動、婚喪喜慶、戲劇舞臺、民俗節慶和宗教禮儀等各種場合,是大理白族地區隨處可見的民間吹奏樂器。而在大理地區,尤以洱源白族嗩吶名氣最大。

雖然在史書上找不到有關洱源白族嗩吶樂曲產生的文字記載,但從白族著名的民間傳說故事《啞子哭娘》中,人們依然可以看到白族嗩吶產生的一些痕跡。另外,從明初洪武年間開始形成的白族戲劇“吹吹腔”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來看,嗩吶作為“吹吹腔”的主要伴奏樂器,應該在這個時期之前就已開始流傳開來了。據此,人們認為,洱源白族嗩吶至少應該有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剛一見面,我就開門見山地問楊士才:“楊老師傅,你們洱源的白族嗩吶和其他地區的漢族嗩吶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楊士才肯定地回答我,兩者確實有不同的地方。在一壺老茶的陪伴下,我和楊士才在一問一答中聊了起來。

據楊士才介紹,洱源白族嗩吶與漢族嗩吶的不同之處在于,洱源白族嗩吶木管的背面沒有音孔,正面只有七孔,一般采用的是“借音”吹奏法;換氣方式則采取左右腮幫交替的方式進行,這樣一來,吹奏者就能邊走邊吹,可以走四十多里而樂曲始終不斷。此外洱源白族嗩吶的簧片短而較硬,低音渾厚、穩健,高音高亢、明亮,音域比較寬廣,喜用的是跳進音程,因此具有粗獷、豪放的獨特風格。

楊士才近照

“楊老師傅,你能不能再給我具體說一下,白族嗩吶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呢?”我虛心地請教楊士才老人,楊士才笑著解答了我的疑問。他說,白族嗩吶是一種雙簧錐行管吹管樂器,它的形制和構造與漢族嗩吶大致相同,也是由桿子、碗口(也就是喇叭口)、芯子(俗稱過氣),還有氣盤和哨子這些部分組成。桿子是嗩吶的主要部分,一支嗩吶好不好,主要還是取決于桿子制作的好壞。桿子、哨子一般由嗩吶藝人自己制作,再請民間鐵匠用銅鋁合金打制與桿子配套的碗口、芯子、氣盤。在吹奏時,白族嗩吶以小堂鼓、馬鑼、鈸、小鑼等打擊樂器伴奏,在傳統的演奏中不與其他絲竹樂器配合,因此白族嗩吶沒有準確的固定音高,音的高低受哨子的大小軟硬、吹奏氣息的緩急、口風控制的松緊來控制,一指多音和一音多變的特點較為突出。

也許是我望著楊士才的眼神很專注,他似乎察覺到了我對嗩吶濃厚的興趣,于是十分愉悅且自豪地對我說:“李老師,你可能想不到,我們洱源白族嗩吶樂的傳統曲目非常多,全縣已經搜集到的曲牌現在已經有100多個了?!苯又窒蛭医榻B起這些五花八門的曲牌:“我們洱源白族嗩吶根據喜慶、祭祀、歡樂、哀傷等不同情緒使用不同的曲牌,在曲牌上是嚴格區分的,也就是說,在不同場合的伴奏中,每個程序都會沿用專門的曲目……”“專門的曲目?”我不解地問楊士才?!笆堑??!睏钍坎劈c點頭, “比如在喜事曲牌中,要用 ‘迎新娘’‘拜天地’‘敬酒’‘迎賓’,而在上菜、開席等過程中,也有不同的曲目,不能混用。還有一個,白族嗩吶樂曲不僅應用于婚嫁、喪葬、廟會、節慶等場合,也用于戲劇和民歌的伴奏?!?/p>

流傳于洱源境內的嗩吶曲牌很多,既有專用曲牌,也有通用曲牌。像《耍龍調》《龍擺尾》《霸王鞭調》《耍鶴調》《大擺隊伍》《將軍令》《游船曲》這些,多用于春節、“海燈會”“繞三靈”“田家樂”、迎送本主等大型傳統節慶。因為這些曲牌能夠以其明快的旋律和高亢的音調,渲染歡騰熾熱的節日氣氛。嗩吶樂曲甚至與白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還可適用在日常的生產勞動中,如:《栽秧調》《過山箐》《大擺隊伍》《耍龍調》等這些曲牌,則主要用于栽插等一些勞動場面,因為大起大落的調子和強有力的旋律能夠伴隨著勞動的節奏,形成你追我趕的栽秧競賽場面。據楊士才介紹,在傳統的“栽秧會”時,整個栽插活動都是在嗩吶樂曲伴奏下進行的。另外,《鬧山紅》《開打曲》《過場曲》《高腔》《一字腔》等這些曲牌則用于白族“吹吹腔”舞臺戲。 《迎親調》《送客調》《小開門》《一杯酒》《美女梳妝》《拜堂》等這些曲牌適用于結婚的迎客、送客、接新娘、敬酒、拜堂等婚禮活動。《送喪調》《離別歌》《跌落泉》《悲淚漣》《大哭》等曲牌則是喪葬禮儀的專用曲牌,這些曲牌低沉悲傷的旋律,能夠深切寄托親人對逝者的哀思之情。

“楊老師傅,我聽說白族嗩吶雖然有幾百種曲牌,但從腔調來分,主要有兩種,是這樣嗎?”我接著問道。楊士才抿了一口茶,繼續說道:“白族嗩吶在各種民間民俗活動中,應用很廣泛,比如婚喪喜慶、社火集會、節日慶典和宗教活動等場合都要吹嗩吶。按使用的場合不同,白族嗩吶調門可分為‘喜調’和‘悲調’兩大類。在各種喜慶場合吹奏的調門為‘喜調’,也叫‘紅事調’。比如接新娘吹的是《迎親調》,豎柱上梁時吹的是《龍上天》,拜喜堂時吹的是《一杯酒》,設壇祭祀時吹的是《將軍令》,這些就屬于剛才說的‘喜調’類調門。另外,在辦喪事場合吹奏的調門叫‘悲調’,也叫‘白事調’。比如送喪時,在雞鳴時吹的是《啞子哭娘》,哭靈時吹的是《大哭》《小哭》,出殯時吹的是《大出喪》《離別歌》,這些就屬于你剛才說的‘悲調’調門?!t事調’的應用場合比較廣泛,也比較靈活,‘白事調’的使用較為固定,一般來說,要專曲專用。當然了,在喜慶場合是禁忌吹奏‘白事調’的,這個是鐵定的規矩,是我們嗩吶這行自古以來都不能改變的一個原則?!?/p>

“想不到你們洱源境內的嗩吶曲牌竟然這么復雜。那么,楊師傅,洱源現在的嗩吶藝人還有多少個?”我問楊士才。楊士才點了點頭,回答我:“這個嘛,應該有幾百個了吧?!蓖ㄟ^楊士才的介紹,我了解到,在洱源,由于嗩吶樂在白族人民的傳統節慶和民俗活動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從而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職業或半職業的藝術造詣較深的嗩吶藝人。近百年來,洱源縣已陸續涌現出了毛鳳銀、毛玉寶、李學昌、畢也發、李照明、羅鳳銀、張亮山等嗩吶演奏大師,將白族嗩吶這門優秀傳統音樂形式傳承下來并發揚光大,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嗩吶了解了大理白族的傳統文化。

為了保護和傳承好嗩吶這一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洱源縣不斷加大保護宣傳力度,對嗩吶樂展開深入的田野調查,健全了嗩吶項目及相關代表性傳承人的數據庫,每年定期舉辦傳承人嗩吶技藝培訓班。現已建成“洱源縣白族文化(嗩吶)傳習所”和“松鶴嗩吶表演場”兩個技藝傳習基地,并積極推進白族嗩吶樂曲進校園、進課堂、進鄉土教材的“三進傳承”活動,積極主動地進行保護傳承,使白族嗩吶這門傳統民族民間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癡心不改學嗩吶

看著眼前近80多歲的楊士才和他手中自制的嗩吶,我不禁感慨萬千。楊士才掌握的嗩吶專業知識之豐富和對嗩吶了解之深厚,說明他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嗩吶吹奏者,他更是一位嗩吶文化的研究者和傳承者。這些都促使我對他學習嗩吶吹奏的經歷更加好奇。經過我的采訪和了解,我將這段經歷大致地敘述出來。

楊士才出生于1938年,原籍個舊,在5歲多時來到現在的園井村。讀完高小后,因為家庭貧困,楊士才就回家務農了。20歲那年,楊士才和妻子結了婚,過上了娶妻生子的平靜生活。后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楊士才被招到了個舊錫礦文工團工作。在文工團工作的那幾年,從小就喜歡跳跳唱唱的楊士才如魚得水,他不僅學會了吹笛子、黑管,還學會了拉二胡。遺憾的是,由于家庭負擔重,靠幾十塊錢的工資無法養家糊口,在文工團干了3年的楊士才,不得不選擇辭職,回到洱源老家繼續務農。

洱源是一個以白族為主體,漢、彝、回、傈僳、納西、傣、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深受白族群眾喜愛的嗩吶,伴隨著多姿多彩的白族民風民俗被世代傳承了下來,廣泛流行于洱源縣的鄧川、右所、江尾、雙廊、茈碧、鳳羽、煉鐵等鄉鎮。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白族先民創造出來的絢麗璀璨的民族音樂文化,成為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讓后人嘆為觀止。這些珍貴的民間藝術瑰寶也讓回鄉務農的楊士才有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感覺,從文工團職工變成農民的郁悶也很快就從他心里煙消云散了。

楊士才教授民俗表演

眾所周知,在舊社會,民間嗩吶藝人被視為三教九流之下的吹鼓手而受人歧視,學藝的人大多在山區或半山區,壩區學藝的人也大都是殘疾人。解放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民間藝人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重,不少民間藝人通過各種紅白喜事吹打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入,因而在客觀上使民間嗩吶藝人越來越多,使得嗩吶、二胡、弦子等民間傳統文化茁壯成長。

在談到當初回鄉,一邊務農一邊吹嗩吶的經歷時,楊士才的語氣變得有些無奈和沉重:“李老師,說實話,我那時吹嗩吶也還是有人在背后議論的,家里也不支持我,不像現在這個環境?!蔽衣牶笕粲兴?,立馬安慰道:“其實這些問題都與文化環境有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文化自信問題。過去這些東西都被人為地披上了一層 ‘左’的外衣,掩蓋了藝術瑰寶原本的光芒。這也說明,只有當我們的整個社會有了文化自信時,才會發覺民間藝術的真正價值,你們這些民間藝術家才會獲得尊嚴?!痹捯魟偮?,楊士才看著我微笑起來,似乎很贊同我的觀點。

當我向楊士才詢問是否還記得自己的第一個師傅時,楊士才幾乎想到都沒想就脫口而出:“當然記得!”楊士才仿佛被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從他的記憶中我得知,60多年前他的第一個師傅,叫渠學東,是鄧川的一個嗩吶老藝人。楊士才跟著師傅,任何紅白喜事都去學吹嗩吶,學了足足6年多,直到老人家去世才不得不停止學習?!澳菚r我家里也不讓我去學,不支持我學嗩吶,就是反對我學嘛。他們都覺得吹嗩吶的人是屬于下九流的人,會讓人看不起……”說到這里,楊士才無奈地笑了笑,接著又對我說,“不過,后來家里人看到我真的喜歡嗩吶,也就睜只眼閉只眼,慢慢地默許我去學了?!?/p>

1966年開始,楊士才所在的大隊(村委會)辦起了“毛澤東思想業余宣傳隊”,楊士才終于如愿以償到了宣傳隊,成為一名職業的嗩吶吹奏手。那時,只要大隊上有排練和演出,就由生產隊(村民小組)記公分,每天記8到10分。這樣的日子,對于熱愛文藝的楊士才來說可謂一舉兩得。直到10年后的1976年,宣傳隊解散,楊士才的生活又復歸于往日的平靜。

走村串戶吹嗩吶

在享有“白族嗩吶藝術之鄉”美譽的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有許多世代傳承吹奏嗩吶的樂手,其中尤以右所鎮居多。為了讓嗩吶進一步發展壯大,改革開放以來,在大理州和洱源縣文化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各級領導積極引導像楊士才這樣的一批嗩吶大師帶頭傳承嗩吶文化,收集整理嗩吶新曲目,同時鼓勵他們手把手地指導徒弟學習。經過多年的努力,洱源縣近年來已經發展了4支嗩吶隊,130支小分隊,隊員達到500多人,年齡最大的有60多歲,最小的僅有18歲。如今,強大的嗩吶隊活躍在農家婚喪喜事上,滿足了群眾的傳統文化需求。

60多年來,楊士才就是靠著這把小小的嗩吶,走村串戶,出東家進西家,用一輩子的時間成就了自己的嗩吶藝術人生?!拔疫@輩子到底去了多少家,真的是說不清楚了?!睂τ跅钍坎爬先说脑?,我是深信不疑的。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60多年,對于歷史來說只是短短的一瞬間,稍縱即逝,但是,對于一個用60多年時間重復去做同一件事的人來說,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功夫不負有心人,苦盡甘來終有時。1996年,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白族嗩吶)”。2017年,“洱源嗩吶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讓楊士才等一大批洱源白族嗩吶手感到十分自豪,他們奔走相告,把這當作人生難得的榮譽來慶祝。殊不知,正是有了像楊士才這樣的嗩吶手一代又一代地將嗩吶技藝傳承下來,才使更多的后人有機會接觸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在上級文化部門的倡導下,洱源縣以發展茈碧湖鎮松鶴村的嗩吶藝人為主,于1988年組建了有120人的洱源白族嗩吶隊。這支嗩吶隊不僅多次參加省、州級的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等各種活動,而且還奔赴北京乃至歐洲的荷蘭、比利時、芬蘭等國家演出,把洱源的白族嗩吶吹到了北京,吹向了世界,為家鄉爭了光。

楊士才吹奏嗩吶的獨到之處在于,在繼承和發揚白族傳統嗩吶演奏技巧的同時,他還能夠做到氣足音滿,指法純熟,在演奏傳統的嗩吶曲目時都能做到一氣呵成,如:《迎親調》《蜜蜂過江》《大擺隊伍》《龍上天》《美女梳妝》《啞子哭娘》等曲目,演奏得都很悅耳動聽,讓歡樂的曲調有一種金蛇狂舞的熱烈,使人在神奇的音樂環境中感受到振奮,在瞬間擁有一種力量和信心。

我國的民間風俗,是產生于民間又流傳于民間的,因而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嗩吶吹奏作為民間風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角色,也深刻地反映了民間風俗的這一特點。因為嗩吶的演奏者往往需要走村串戶地去表演,深入到村落鄉鎮的每一個角落。嗩吶根植于民間,也自然需要回歸群眾,為群眾服務。

大理白族民俗種類繁多,而這些民俗活動幾乎都離不開白族嗩吶。大理白族的民俗活動可大致歸為勞動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文藝民俗等四類。勞動民俗就是生產勞動中的各種風俗;社會民俗包括人生禮儀、歲時節日、社會組織、家族血親民俗內容;精神民俗則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為核心的信仰民俗,如婚喪、疾病、鬼神等等;文藝民俗包括口傳語言民俗和音樂舞蹈民俗等。從歷史上來看,白族有自己的本主崇拜、敬天地、祭祖等宗教信仰,隨之產生的一系列傳統節日祭祀和帶有自娛自樂的民俗活動,如春節期間的耍龍、耍獅、耍白鶴、耍馬、迎送本主、正月鬧春等活動;四月的“繞三靈”活動;五月栽插期間的“栽秧會”,栽插結束的“田家樂”活動;六月的“火把節”“耍海會”;七月的“海燈會”以及各地不同時間的“本主會”等活動,這些不同形式的民俗活動,包括祭祀的禮儀,有歌、有舞、有戲,如果不伴之以高亢熱烈的白族嗩吶調,就不會顯得熱鬧。另外,民俗活動中的結婚、慶壽、建房、立墓志、送葬禮儀等紅白喜事,更是離不開嗩吶的伴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嗩吶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合,不但寓教于樂,而且加強和渲染了民俗活動的濃烈氣氛,使人們能夠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嗩吶在這些活動中當仁不讓,占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歷史地位。這也說明,自古以來,大理白族嗩吶和傳統民族風俗的傳承就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于是,走村串戶成為嗩吶演奏的重要形式,一到各種節慶、民俗活動期間,總能在各種重要場合見到嗩吶樂手們忙碌的身影。

民俗活動是孕育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的土壤,嗩吶音樂也正是依附于這種土壤而生存下來的,并經民間嗩吶藝人不斷加以創造、發展、流傳而經久不衰;另一方面,群眾喜聞樂見的嗩吶音樂又反過來渲染了民俗活動,使這些活動更加熱烈、莊重??偠灾?,二者之間具有一種水乳交融的密切聯系。

嗩吶傳家60年

由于嗩吶在傳統節日和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占有一定的位置,從而產生了一大批職業或半職業藝術造詣較深的嗩吶藝人。在洱源縣各鄉鎮,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嗩吶藝人,他們走村串鄉,在長期的嗩吶演奏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演奏經驗,并通過不斷的傳承和再創作,豐富和發展了傳統的嗩吶音樂。

任何藝術都需要創新,嗩吶也不例外,否則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也不會有生命力。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群眾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以及農村禮俗的改革,新的思想、新的風貌賦予傳統民俗活動以新的內容和新的生機,促使民間嗩吶藝術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在這種文化環境的影響下,嗩吶愛好者越來越多,演奏技巧出現了許多新的突破,表演范圍也遠遠超出了傳統民俗活動的范圍。

“李老師,你覺得近年來我們的嗩吶表演有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變化嗎?”不知為什么,楊士才的提問讓我的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大理三月街一年一度的開幕式演出現場。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最為突出的變化就是嗩吶在新的大型節日慶祝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比如大理州歷屆的‘三月街’活動,都要組織嗩吶隊到三月街和下關進行演奏,演奏隊伍規模之大,令人過目難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錄制的白族傳統嗩吶曲,表現力豐富,音樂高亢激昂、熱烈奔放,讓不少人記住了大理,記住了嗩吶……”我的回答也引起了楊士才的共鳴,他一臉欣喜地說:“是的。李老師,我們這里的嗩吶歷史悠久,早就出現了很多名氣很大的四處演出的嗩吶藝人。”

在采訪楊士才的過程中,我對嗩吶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早在明末清初,洱源就開始盛行‘吹吹腔’,許多白族村寨逢年過節都要搭臺唱戲,這樣,以嗩吶為主的吹打藝人便開始出現了。到了民國時期,茈碧松鶴村有個叫毛鳳銀的嗩吶師傅技藝最精,他帶領的徒弟毛玉寶、毛厚銀吹奏嗩吶的技藝超群,音樂純正,韻味濃郁,調門齊全,稱得上是民間嗩吶的大師。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政府重視保護民族民間藝術,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嗩吶在民族吹打樂中占有重要地位,僅松鶴村,平均20人中就有1位嗩吶藝人,全村有20多個嗩吶吹奏班,100多名鼓號手。

近年來,在州縣文化部門的倡導下,以松鶴村的嗩吶藝人為主,加上鄧川、江尾、鳳羽等地的年輕藝人,于1988年組建了有120人的洱源白族嗩吶隊。這支嗩吶隊在1998年參加了云南省首屆藝術節,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云南省第八屆體育運動會,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嗩吶隊還多次參加歡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文藝活動。1991年起,連年參加大理州“三月街”民族節文藝表演。無論是廣大鐵路奠基、通車儀式,還是大理機場通航慶典、省級旅游度假區奠基活動等,都少不了白族嗩吶。1999年又參加昆明世博會中國館日的文藝表演。洱源白族嗩吶被譽為白州的軍樂隊,多少人忘不了那宏大壯觀的行進場面。那響徹紅土高原的聲聲鼓樂,給中外客人留下難忘而美好的印象。

讓楊士才這輩子感到最自豪的是,自己的兒子張亮山傳承了自己的嗩吶技藝,成為遠近聞名的青年嗩吶演奏家。此外,張亮山的大女兒也跟著父親、爺爺走上了嗩吶演奏的道路,成為不可多得的嗩吶女樂手。

出生于1963年的張亮山,從小就跟著父親楊士才學吹拉彈唱,初中畢業后,他聽從縣上一個音樂老師的建議,一心一意跟著父親學起了白族嗩吶吹奏。1980年,對于張亮山來說是一個終生難忘的年份。這一年,在家務農的張亮山打聽到縣文工隊要招演員的消息后,就在父親的鼓勵下去報了名。想不到文工隊不招樂手,他最終沒有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這件事對張亮山打擊不小,可張亮山相信自己一定還會有機會。

楊士才教授民俗表演

機會總是屬于有準備的人。有一年,大理州舉行文藝匯演,到縣上選演員,縣文化館推薦《栽秧調》作為代表全縣的節目去參加匯演。在匯演期間,《栽秧調》得到了州縣領導和觀眾的好評,特別是在節目中演奏嗩吶的張亮山第一次受到了人們的熱切關注。那次文藝匯演徹底改變了張亮山的命運,從那以后,他被選拔到了縣文工隊,成為一名專業的嗩吶手。

在洱源縣文工隊工作了幾年后,張亮山被調往大理州白劇團,這讓他的音樂天賦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幾十年來,張亮山繼承和發展了父親在白族嗩吶方面的演奏技巧。嗩吶使張亮山出了名,張亮山也使嗩吶出了名。中國唱片公司因此推出了他的《白族鄉音嗩吶》盒帶。近年來,張亮山多次到北京、天津、泉州等地參加全國性民族樂器演奏活動。1996年,他參加中國云南大理民間藝術隊,飛赴歐洲的荷蘭、比利時、芬蘭等國家演出,第一次在歐洲奏響洱源的白族嗩吶調,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幾十年來,楊士才不僅影響了大兒子張亮山,還影響了張亮山的大女兒。在父親和爺爺的影響下,張亮山大女兒從小就對嗩吶耳濡目染,在10多歲時就開始學嗩吶。2006年9月,她直接考入了云南藝術學院附中,讀嗩吶專業。四年后,又接著讀本科嗩吶專業,一共讀了8年。本科畢業后,她進入大理州白劇團工作,成為一名女嗩吶手。

“我的6個孩子中,有一個吹嗩吶的,有兩個拉二胡的,也算是有共同愛好……”楊士才對我說這話時,臉上閃過一絲旁人不易察覺的笑容。我理解楊士才的心情。因為每一個傳承人其實在內心里都十分盼望著下一代能夠把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但在我近年采訪的大理州各地的30多個傳承人中,像楊士才這樣能夠如愿的卻為數不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三代傳承嗩吶的楊士才應該知足了。為此,我為楊士才感到高興。一家人中竟然走出了三個嗩吶手,這也讓楊士才全家成了大理地區名副其實的白族嗩吶之家。

楊士才一家人都對嗩吶演奏有著自己的見解。張亮山告訴我,白族嗩吶音高一般為C調或D調,演奏時很講究運氣,民間多用“鼓腮換氣法”或“自然換氣法”,通過氣流控制和指法變化增加裝飾性顫音,以便形成強烈、粗獷的獨特風格?!皢顓葰g樂的調子能夠使人心花怒放,激昂婉轉的音色能夠使人精神振奮,充滿力量和信心,這也許就是人們喜愛嗩吶的原因之一吧……”就在我為張亮山的話陷入沉思之時,一直在一旁默默無語的張亮山大女兒插話說。

除了兒子和孫女,楊士才還帶出了10多個徒弟?!耙粋€優秀的嗩吶手,也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的。在外出演奏時,一般要帶一個搞打擊樂的,還有一個徒弟,兩三個人。在40多年前,幫人家吹奏一天,主人家給十六塊錢?!辈恢獮槭裁矗瑮钍坎磐蝗缓臀伊钠鹆诉@個話題。“這幾年呢?”我不失時機地問道?!斑@幾年么,有五百多塊錢的,也有一千多塊錢的,不一定了……”說到這里,楊士才抬起頭來,眼睛看著遠方,開心地笑了起來。從他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這位民間老藝人的內心世界,看到了他對藝術殿堂的向往。

“李老師,在民間有一句話:‘好手藝找不到錢’?!贝藭r,在一旁站著的張亮山突然插話對我說。我不解地詢問這句話的含義,張亮山向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說,一個有名氣的嗩吶手都是很早就被別人家預定好了的,一旦預定好了就不能改變,所以碰到人家臨時來邀請演出,就沒辦法去,賺不到更多錢了。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臨時需要嗩吶手的人家就只能去請手藝相對不太好的嗩吶手了……這也說明有好手藝的嗩吶手往往也具有信守承諾的美德。

楊士才在四處演出、養家糊口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白族嗩吶文化,為白族嗩吶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過去,白族嗩吶只有兩個品種,從外觀上來說,分為長管和短管。60多年來,楊士才親手制作了許多具有白族特點的嗩吶,到底做了多少把,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了。他制作的白族嗩吶,和漢族嗩吶聲音柔和細長的特點相比,具有音色粗獷,聲音洪亮的民族特點,能給人一種豪放大氣的感覺。白族嗩吶的音色也象征著白族人民熱情淳樸的性格和不拘小節、開放包容的氣度。自古以來,白族就是一個能對其他民族文化做到兼容并蓄的少數民族。

嗩吶傳家60年,無怨無悔走四方。楊士才用一輩子的時間,走過了洱源的山山水水,將自己的感情也融入了這片土地。2002年,鑒于楊士才長期以來在嗩吶演奏藝術及傳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云南省文化廳授予他“民間音樂師”的稱號。

最后,我想到了兩個問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在大理地區為什么只有洱源的白族嗩吶會形成自己獨有的音樂風格和統一的曲牌?為什么洱源嗩吶會世代傳承下來,以至形成相當數量的嗩吶“專業戶”乃至“專業村”,能夠培養和造就一大批藝術造詣較深的嗩吶藝人?我想,從楊士才身上,我們或許能夠得到解答。當一個極有天賦的人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并能夠無私地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傳播給更多人的時候,這便是傳承之始。而當一代又一代人都學習和繼承這項技藝時,它就會在這個地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并為這個地方的人們帶來希望,這便是傳承和守護的力量。

編輯手記:

云南大理的洱源縣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嗩吶之鄉”,嗩吶演奏與當地白族人民的各項活動息息相關。無論是在傳統的戲劇表演中,如:吹吹腔、白劇,還是在傳統節慶、婚喪嫁娶中,我們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嗩吶就如同一位落拓不羈、粗獷豪放的白族漢子,即便只是一個用于伴奏的配角,卻也能憑借渾厚與高亢并存的獨特音色,演繹出一支支血肉豐滿、情感豐沛的白族曲調,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吹奏嗩吶的白族樂手,身上似乎也帶著嗩吶的氣質和靈性。他們如同嗩吶一般貌不驚人,品性質樸,卻能憑借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在最不起眼卻也最重要的位置上熠熠閃光。洱源的楊士才,就是這樣的一位嗩吶手。在楊士才身上,我們似乎能看到大多數白族嗩吶手與嗩吶之間難以言喻的情分,他們把熱情與執著傾注到嗩吶之上時,嗩吶也不再只是一件小小的器樂,而是與白族人民生而一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族嗩吶手與白族嗩吶之間的情感,也讓我們體悟到人與器物之間的默契,這種默契是一種超越物種的惺惺相惜,也讓聽者獲得更多美的享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亚洲精品另类|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久久成人18免费|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欧美午夜视频|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少妇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91视频青青草|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网站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九九视频免费看|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58av国产精品|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精品13页|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欧美| 欧美色伊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 国产特一级毛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国产swag在线观看| 亚洲va视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激情影院|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欧美日韩第三页|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日韩色图区|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最新地址|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中文字幕va|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