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關鍵詞] 數學角度;數學方法;數學日記;應用意識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尤其是數學”。學生的數學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并且要將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貫穿于學習生活中,讓學生能真正地認識到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用數學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數學資源,它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并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發生良性互動,實現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二者的互補與融合。我通過在美食中的數學、穿衣中的搭配問題、學習中的統籌與規劃、購物中的解決問題策略等多種嘗試,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數學、用數學。
到三年級學生才開始認識分數,這是一個難點,孩子們開始總是理解不好分數的意義,更分不清真分數、假分數,不能準確運用通分和約分。其實我們天天都在用分數,例如:有一天,一家三口在吃飯時,兩個人平分一根火腿腸,就是每個人吃了二分之一,這就是分數。通過這個比喻,孩子很容易就能明白二分之一就是一人一半。有了這個基礎,可以繼續延伸,老師有10塊糖,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1塊糖,就是總數的十分之一。由此,學生不但認識了分數,還解決了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數、一個圖形、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的問題。
孩子們每天都要穿衣服,如果用數學的眼光看,這里面就存在著搭配的問題,也就是排列組合的數學問題。例如:夏天可以進行T恤和短褲的搭配。明明的媽媽準備了不同款式的3件T恤和3條短褲,問可以有幾種搭配方法?可以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衣服搭配一下,再用畫一畫和寫一寫的方式把結果記錄下來。
孩子們都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還要對新知識進行預習,每天學習的科目除了數學、語文外,還有英語,有時課外班學習的奧數、作文等也需要完成作業,那么就可以引導孩子合理規劃學習內容,統籌安排學習時間。
每個學生都有過購物的經歷,購物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或多或少地發現一些數學問題。我們可以把購物的過程作為數學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同時引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從而對購物中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優化。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還提出:現在網購也逐漸成為一種主要的購物方式,媽媽們經常在網上買各種生活用品,還有優惠券,價格也很實惠。一個新的數學實踐活動在孩子們的頭腦中出現,學生通過對購物資源進行調查,并聯系實際生活經驗,不但提升了實踐能力,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漸漸地,孩子們不但能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且形成了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的數學素養。
五、數學日記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生感悟到的一些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的一些數學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經驗,往往轉瞬即逝,并不能很好地內化成學習方法。所以我開始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如,一家三口分吃一根火腿腸,每人吃了火腿腸的三分之一,樂樂覺得不夠吃,又分別吃了媽媽和爸爸那份的三分之一,樂樂吃了九分之五的火腿腸。注: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就是九分之一。三分之一加九分之一怎么算呢?原來需要把三分之一變成九分之三,再加2個九分之一,一共就是九分之五。
總之,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概念應該始終貫穿在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中。《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關于數學課程與教學的總體要求:“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币簿褪钦f數學課程教學要面向每一個學生,要能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要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形式多樣的數學實踐活動,從多方面發展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