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軍 李樹明
2018年1月22日,由國家司法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守望初心——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評選結果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
儀式現場,一個來自哈爾濱的“警察世家”格外引人注目——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家三代先后出了八名監獄警察,這也是當天唯一受邀上臺接受采訪的家庭。這一次,榮獲“最美監獄人民警察”的,正是這個家庭的第二代成員岳海。
從警22年來,這已是岳海第17次走上領獎臺。臺下,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他用真誠和溫情幫“迷途者”重塑人生,用忠誠和熱血鑄就了“最美”警魂。
一份勇氣,堅毅如鋼
有著“警察基因”的岳海,從小的理想就是“穿制服,當警察”。上初中時,他常常偷穿父親的警服,對著鏡子照了又照,舍不得脫下來。
1994年,岳海如愿考取了黑龍江省司法警官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松濱監獄,從此穿上了屬于自己的警服。2007年,全省唯一收押、治療、康復、監管傳染病服刑人員的新康監獄成立,岳海奉命調入,成為那里的首批民警。
成天和傳染病菌攜帶者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種考驗,何況要面對的都是經歷復雜的服刑人員,其中還不乏“亡命之徒”。而在處理突發事件時,更考驗民警的勇氣和膽量。
2009年5月14日,時任艾滋病服刑人員監區副監區長的岳海和同事正在處理服刑人員王某的違紀問題,另一名患有艾滋病的服刑人員彭某突然用拳頭擊碎監舍衛生間的玻璃,并割破自己的手,握著沾血的玻璃片向現場民警揮砍。
由于事發突然,大家一時愣住了。而岳海來不及多想,就本能地沖了上去,一邊死死地抓住彭某的手腕,一邊試圖打落他手中的玻璃。激烈的對抗中,玻璃劃破了岳海的右手,鮮血瞬間滲出,傷口處跟彭某的血液直接接觸。
很快,彭某就被制服,但岳海心里卻“咯噔”一下——“自己肯定完了”。
出了事,岳海的第一反應是先瞞著,不讓家人擔心。但是,當妻子看見他纏滿紗布的右手時,立刻就哭了——她也是監獄警察,多少明白是咋回事。
當晚,兩人徹夜未眠。
岳海想到了未來的種種可能:孩子還小,老人也需要照顧,一旦自己被感染,還怎么跟家人一起正常生活?他甚至想到了離婚。
“如果我真被感染,存款和房子都歸你,我凈身出戶,你把兒子撫養好,我會時常看你們……”岳海的話,讓妻子哭得更厲害。
妻子的態度很明確:“無論怎樣,一家人都要一起面對。”
在家人的支持下,岳海開始接受阻斷艾滋病毒感染治療。那段時間,他每周都要去醫院取藥、體檢,別人看他的眼神很復雜:“小伙子年紀輕輕的,總來查艾滋病,是吸毒還是啥?”
更讓岳海難受的是藥物帶來的反應:胃口差,飯吃不了幾口,剛咽下就又吐了出來;整夜失眠,甚至出現幻覺……頭一個月,岳海的體重驟降20斤。
岳海失落過、愧疚過,但從未退卻,從未放棄。在家人和同事的鼓勵下,三個月后,岳海終于等來了檢查結果:陰性!
那一天,是岳海全家最快樂的一天,也是他人生別具意義的一天——浴火重生了。
一顆真心,溫暖如春
監獄里,敢公然對抗執法的服刑人員畢竟是少數。在大多數服刑人員眼里,岳海不僅是威嚴的警官,更是一個貼心的好大哥。
服刑人員陳某因單位行賄、職務侵占罪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因為妻子年輕,陳某擔心家庭破裂而產生了自暴自棄心理,甚至一度想自殺。
岳海在仔細翻閱陳某檔案后,開始找他談心,并從陳某最關切、最焦慮的家庭問題入手:“既然你怕媳婦離開,那你是選擇怨天尤人、拒絕改造,還是選擇爭取立功、減刑,早日回歸家庭呢?你好好改造,其實也是在堅定她等你回家的信心。”
一席掏心窩子的話,說得陳某痛哭流涕。同時,岳海根據陳某畢業于名牌大學、文化水平高的特點,讓他當監獄報的投稿員和服刑人員的初小教員。陳某干得很起勁兒,多次考評拿得高分,最終減刑九個月。
出獄前,陳某哽咽著說:“岳警官,我今天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再造之恩。”
陳某,只是岳海成功教育轉化的服刑人員中的一個。為了更好幫助服刑人員改造,岳海靈活運用心理學、教育學、法律等相關知識,而這些全是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的。
工作22年,也是岳海如饑似渴“充電”的22年,他說:“監獄既是改造犯罪人員的載體,也是與犯罪人員斗智的平臺,唯有不間斷地學習,才能道高一尺、技高一籌,讓他們認罪服法、改邪歸正。”
對服刑人員,岳海不僅有推心置腹的教導,更傾注著將心比心的真誠關懷。
一次,一個服刑人員突然發病,隨時有生命危險。當時正在家休息的岳海接到值班民警報告后,立即趕往監獄,組織醫護人員會診。
經初步診斷,該服刑人員是心臟病復發,有心梗前兆。時值半夜,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審批顯然不現實,而等第二天走完審批程序再去醫院,勢必耽誤治療。
岳海當機立斷,立即向監獄長和主管領導請示,建議連夜送醫。為了爭得領導同意,岳海打下包票:保證萬無一失。
得到領導同意后,岳海做了充足的戒護準備:當120救護車來到時,他確認安全無誤后,帶著三名民警押送患者離監。一路上,他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在服刑人員接受治療時,他們也寸步不離,直至第二天凌晨病人脫離危險,岳海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名服刑人員康復后,流著淚感謝岳海的“救命之恩”,一再表示,要真心接受改造,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新人”。
一身正氣,頂天立地
在有些服刑人員和家屬看來,岳海有時也“不近人情”。
在擔任獄政科科長時,岳海手中握有對服刑人員的計分考核、減刑、保外就醫等初審建議權。于是,一些服刑人員及親屬便“瞄”上了他。
一次,某服刑人員家屬找到岳海,偷偷塞給他一萬塊錢,請他在監區考核時把分往上“撩一撩”,結果被岳海拒絕了。對方不死心,又通過多個渠道找到岳海的一個多年好友請托。
岳海一臉嚴肅地對好友說:“咱哥兒倆認識這么多年,你覺得我是那種拿分換錢的人嗎?”好友只得悻悻而回。
還有一名服刑人員出獄后,經過努力打拼,積累了千萬身家。發家致富后,他想起岳海當年對自己的教育幫助,便特地前來看望岳海,表達謝意。盡管時過境遷,已不存在工作關系,但岳海依然只是心領好意,對財物則一概拒絕。
在岳海身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是他“不差錢兒”嗎?事實恰恰相反。
岳海的父親、岳父、妻子都患病需要治療;而他本人也嚴重亞健康,曾兩次突發低鉀癥;兒子正在上學,開銷不小……經濟負擔雖重,但岳海的原則從來沒動搖過。
2015年,是岳海一家最艱難的一年——妻子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岳父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兒子即將參加中考,家庭的諸多變故和重擔驟然壓在他一個人肩上。但岳海默默扛起了一切,妻子患病的事,他沒驚動任何人,他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男人的擔當。
那年夏天,多年沒請過假的岳海破天荒地休了一次年假,帶妻子去北京做手術。一路上,他想方設法逗妻子開心,幫她調整心態。但當妻子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他卻泣不成聲,愧疚和心疼的淚水奪眶而出——這么多年,都是妻子一個人在操勞,他為家里、為妻子做得太少了。
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從北京回來,岳海立刻返回單位。妻子接受化療期間,他也是盡量少請假、不請假,不驚動領導和同事。如今,妻子的病情一直很穩定,兒子也考上了理想的省重點高中。
2018年5月初,省委政法委印發《關于開展向岳海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省廣大司法干警向岳海同志學習。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和褒揚,岳海依舊是那個正義凜然、俠骨柔情、不計名利的岳海,一個自謙“沒有做啥”、自認“不是最美”的監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