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啟
2017年8月的一天,我的老同事、嫩江電業局退休職工黨員牛克成來到嫩江縣第三中學,為師生們講解用電安全知識。
頂著夏天火熱的太陽,牛克成在操場上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在校期間的用電安全、在家期間的用電安全、日常節約用電的“竅門”、簡單的維修技巧……師生們沒想到,這個電業老專家講得這么細致、全面;更讓師生們感慨的是,“60多歲的老黨員竟還有這份熱情”。
以往,我所在的嫩江縣電業局退休職工黨支部,不少黨員退休后便與黨組織“失聯”了,有的不參加黨組織的任何會議和組織生活,有的甚至連黨費都不愿意交,還有的甚至成了“負能量”的“擴音器”。
“你們這些黨員退休就‘褪色啊。”我身邊有些朋友如此調侃,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老黨員的“存在感”太弱了。
這其中既有老黨員自身的問題,但也不乏一些“外因”。說起從嚴管黨、從嚴治黨,一方面,很多人認為“這是對在職職工黨員提出的要求”,跟退休職工黨員沒什么關系;另一方面,一些基層黨組織也放松了對退休職工黨員的要求和約束。
然而,我們嫩江縣的老黨員卻在這兩年“刷”出了“存在感”。2016年,縣委組織部和電業局黨委對退休職工黨員的組織生活制度、幫扶制度、黨員發揮作用制度進行了規范,退休職工黨員有人“管”了。
如今,像牛克成這樣的老黨員已經成了不少社區的“專家”。老黨員賈福錄每個月都到嫩水社區、回民社區、興農社區講解用電知識,有時還為居民排查用電隱患;老黨員孔凡林則是縣第三小學的“用電安全宣傳員”,兩年多時間里,一直關注小學生的用電安全。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老黨員將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到了外社區、鄰近學校、附近醫院……老黨員的“存在感”成了體現專長和發揮作用的“契合點”。
有“嚴管”,自然也有“關懷”。在我們退休職工黨支部的老黨員中,患病比例高達30%。這樣的現實讓上級黨組織把對老黨員們的關懷提上了日程。黨支部每月探望一次困難老黨員、患病老黨員,為困難黨員提供經濟支持,動態掌握老黨員們的生活狀況……
現在,我們黨支部的33名老黨員,在年齡大、身體弱的“不利條件”下,仍能做到支部黨員大會每個季度召開一次,支委會結合實際情況每個月召開一次。
幾年來,從嚴治黨讓社會發生了很多看得見的變化。而對我們這些退休職工老黨員而言,愿意發揮余熱的人變得越來越多、“存在感”也越來越強了。
(作者單位:嫩江縣電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