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酡酡

前幾天和讀者聊過一個話題:哪個瞬間讓你意識到,真的失去了一個人?
后臺收到了200多條留言。
看著大家的答案,我在想,這一個個如今已能與人言說的瞬間,背后是多少個揪心的、難眠的、淚水打濕枕巾的夜晚。這讓我突然就心疼起來。
有個讀者問:“前任難忘,如何解?”
好吧,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要把前任裝進記憶的冰箱,總共分幾步?
▼ @大磊 34歲 程序員
“在試一張多年未用的銀行卡的密碼,最后一次機會用了她的生日—正確。眼睛紅了。”
在一起的時候,那些設置成對方生日的銀行卡密碼;當時共用的淘寶賬號和里面的購物記錄;一起注冊、一起上傳合照的百度云;默認了對方地址的外賣軟件;“緊急聯系人”一欄填寫著對方名字和電話的公司入職表格……
這些曾經表明“他(她)是最讓你踏實也最讓你牽掛的那個人”的證據,這些當時沒多想就設置的密碼,如今每輸入一次,就是被當時那個還在秀恩愛的自己嘲諷一次;每修改一次,就會為當初毫無保留去愛的自己嘆息一聲。
最要命的是,你根本不會知道在何時,這些證據就會猝不及防地再次閃現在你的生活中,而你的心臟依然不爭氣地漏跳了一拍。
那一瞬間,你才知道:“我終于失去了你。”
▼ @悠子 22歲 大四女生
“給他的微信,再也發不出去了。”
爭吵過后,4天沒有收到他的信息了。
她拿著手機從客廳繞到臥室,從廚房糾結到洗手間,幾次點開微信又退出來,終于,想他的心情還是戰勝了那一絲絲可笑的逞強。
敲了一大段話,撒嬌的、蠻橫的、溫軟的、示威的……寫作文都沒有用過這么豐富的語言風格。敲好了,又刪除,再重新編輯,她想自己必須顯得隨意又大度、又酷又有趣,她一定不能示弱,但言語中還得巧妙地給對方一個臺階,讓他順勢走下來。嗯,分寸很重要!她還在文末試了不同的表情,沒有一個能特別貼切地表達現在的心情……
最終,她還是只發出三個字—在干嗎?
“在干嗎”這三個字是最勾人的情話,比“我想你”更加小心翼翼,又弦外有音,最關鍵的是不會過于熾烈,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表達。
點擊發送的一瞬,她像掉進一個黑洞,聲光影都被屏蔽在外。
她以為的冷戰,在他那里,已是生硬的訣別。
那一刻,她才知道:“我終于失去了你。”
▼ @瑾 30歲 咖啡店店主
“那天朋友說起已經12號了,我才想起昨天是他的生日……”
分手之后,他們分隔兩地,再無聯系,再無瓜葛。
得知他已經在公司附近辦了長期的健身卡,她眼睛紅了:“哦,看來是不打算回來了……”
聽說她已經去見了朋友介紹的相親對象,他苦笑一聲:“哦,看來是不打算回來了……”
時間沒有因為回憶的停滯而耽擱半步,他們像兩座獨立的島嶼,斷絕了路徑,自有天地。
唯獨零點發出的生日祝福,是島嶼之間飛渡的候鳥,一年一渡,一來一往,一冬一秋。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這一小方傷口,一年撕開一次,一年痛一次,大概是他們留給對方的最后一分余地,誰也無意收回,誰也無力收回。畢竟,對于曾經捧在手心里的人,誰又舍得趕盡殺絕。
“那天聽朋友說起已經12號了,我才想起昨天是他的生日……”
那一刻,她才知道:“我終于失去了你。”
你看,每一場分離無不是后知后覺。
從愛人變成前任,這個過程從來不會大張旗鼓。愛情的口袋里,有一萬支筆,隨時準備悄悄改寫兩個人最初幻想的結局。
我們不曾意識到和對方之間的縫隙一直在慢慢變大,直到里面填滿了欲言又止,我們終于成為遙遙相望的兩塊大陸。有些旋律,一個拍子跟不上,后面就都潰不成曲了。經年之后,我們才會反省,就算老天給一萬次重新在一起的機會,也敵不過自己一次假裝不在意的逞強;才敢于承認,我從沒想過要分手,只是沒能等到你回頭;才覺得惋惜,我失去了你,竟連“再見”都沒有好好說上一句。
后知后覺的告別之后,是遲來的分手儀式。
就像《前任攻略3》里的孟云和林佳,和自己較勁了一整部電影,散場之前,隔空say goodbye,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
分手儀式,從來都是一個人完成的,不是為了和對方說再見,而是和那個懷有執念的自己告別。
G小姐和喜歡足球的男友分手了,兩年后的一個下午,她輕輕地卸載了手機上的“懂球帝”。以后的每個周一,她也要出去約會了,不想再一個人窩在家里看《天下足球》。
Z先生在前女友婚禮的前一天,發出了給她的最后一條微信:“新婚快樂。”然后刪除了她。
Y小姐又把前男友移出了微信黑名單,反反復復,這是她第四次拉黑前男友后再移出,也是最后一次了。她終于知道,真正的放下是不需要專門拉黑的。
我們不是非要給生活營造儀式感,而是在某一個突然感懷的瞬間,我們能觸摸著時間繩索上打下的死結,循著坐標回到那個下定決心告別的夜晚,嘆上一句:“那一刻,我終于失去了你。”
從此以后,愛是可念不可說。
這大約是我們結束戀情以后走過的路:一開始是等,等戀人回心轉意,等結局塵埃落定,心里翻越千山萬水,深夜難眠引來各種心魔鬼怪。如同《西游記》的故事,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舍得丟掉一些東西,取得真經,孫悟空也成了斗戰勝佛。
所以,分手以后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丟掉!
丟掉什么呢?你們的合影,戀愛的日記,互贈的禮物,有特殊意義的紀念品,衣櫥里對方的衣服,衛生間里的另一支牙刷……不,這些都不是。
真正的放下,在骨不在皮。
決絕很難,但請你嘗試一把,丟掉—相信他會回來的意淫,“他沒有我不行”的圣母心,“至少可以做朋友”的愿望,“他不會和別人在一起”的假想,在一起時沒能給予對方更多的后悔,期望能偶然遇見的假設,曾以為他就是你生命中的另一半的執念,期待他能永遠記住你的私心。
我們一路走來,都有前任在途中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我們也都扮演著別人的前任。
從終于肯承認失去,到后知后覺的反省,再給自己一個分手儀式,最后剝落心上的血痂。心存感念,把前任穩妥地封存進記憶的冰箱,是敢愛會愛的你要完成的必修課。
終有一天,你心中有老繭,臉上無風霜,淡妝濃抹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