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本文通過網絡搜索統計美國大約300多所大學開設了自我防衛教學系統課程,并且已經近30年的歷史,其目的正是用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衛技能。可見自我防護課程在美國高校已經非常普遍并已經形成為一門自我防衛科學。然而通過對50所大學的大綱內容分析發現在美國高校自衛課程中大多選用了各國各流派的武術攻防技術,其中中國武術內容普遍運用于多數自衛課堂中,盡管所教技術大都比較簡單淺顯,卻顯示出中國武術技術具有豐富攻防功能和巨大健身價值。美國自衛課教學目標和宗旨大多強調:第一,幫助學生建立“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健康自信”的世界觀;第二,在教育學生建立安全自衛意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安全自衛的基本知識與技術。這兩點是將學生素質教育層面在技術性較強的自衛課堂上的具體體現,非常適合于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這也許是中國高校廣泛開展的武術課中需要借鑒的一面。所以如何將優秀的中國武術文化與美國普及的自衛課程理念相融合,開設具有中國武術太極文化特色的自我防衛與健康課程是本課題的主要研究目標之一。
美國50所大學,本文通過網上隨機搜取50所美國大學自衛防身課程的教學大綱,為研究內容和對象。
網上搜索與統計;在紐約州立科特蘭大學自我防衛課程中隨堂上課一學期;訪談;文獻資料等。
通過對50所開設自衛課程的大綱瀏覽與統計,大綱普遍總共包括課程目標宗旨、課程說明、課程內容、課程日歷、理論知識五部分內容。雖然有的學校對這五部分內容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內容和形式差不多。本文重點從課程目標宗旨和課程內容兩大主要部分分析討論。
本文通過網上搜索,將50所高校自衛課程教學大綱中的課程宗旨與說明部分內容進行了梳理總結,總共概括為以下十七條有明確文字表述的內容。而每一所學校對其課程宗旨與說明部分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形式,大多數都包含了八至十二條內容,其內涵都大同小異。
3.1.1 本課程從不同的見解與模式向初學者,高校學生、教職工、有興趣者介紹廣義的自我防御術。
3.1.2 本課適用于教育場合下(學校教育模式)的動作表達模式,重點強調對尊重紀律、信心關注的教授。
3.1.3 自我防衛術的觀念和技巧來源于空手道、運動柔道、太極、瑜伽、基本防御技術,跆拳道、泰拳、器械類介紹,刀、槍等。
3.1.4 本課并非功夫教程,但是本課吸取了不同武術流派的內容,自我防御術被認為是武術的一部分。
3.1.5 本課程是自我防御的通用課程,即本課沒有任何流派風格,它的表現方法是折中后的武術動作。無腰帶,無眼罩,無練功服。
3.1.6 本課程不是關于主動進攻。是有關非暴力的上課過程。本課中無爭吵、無競爭、無競技(除去以提高水平為目的的本課內部的競爭)此課的目的不是競技比賽。
3.1.7 本課注重于適用于學校的教學手段,旨在宣揚本課的信念“避讓、逃離、迅速”和“考慮安全、注意安全”.
3.1.8 本課注重于“自我尊重、尊重他人”和“健康信心”的理念。
3.1.9 對武術的錯誤理解:a常與戰神和暴力聯系在一起。b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源于日本的武術一詞其本意思是“停止武器,停止沖突”本意有防御的意思。有“平和之術”的意思。這與現代空手道和其它武術形式大相徑庭。
3.1.10 意念和身體相結合,本課提倡意念和身體合二為一的哲學理念,此為“一維”的理念,而非把意念和身體作為兩個個體的“二維”理念。
3.1.11 運用主動學習法別于被動學習法。
3.1.12 讓學生了解防衛基本知識、培養武術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自衛意識。
3.1.13 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自衛技術,并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確運用。
3.1.14 提高自身道德素養,提高健康水平。
3.1.15 自我防御的定義:“主動保護自己應對暴力或潛在暴力以期獲得安全”,
3.1.16 自我防衛是塑造性格的工具。
3.1.17 自我防衛并非必是武術,但是武術中必含自我防御技術。本課程使用的防御技術取自于多種武術技術的多種元素,但也不可能教會學生應對未來可能碰到的任何情形,然而可以提供給學生基本功以便于今后選用。
通過對以上內容分析:美國的自我防御課程的宗旨及目的突出的特點在于第一,幫助學生建立“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健康自信”的世界觀。第二,在教育學生建立安全自衛意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安全自衛的基本知識與技術。這兩點是將學生素質教育層面在技術性較強的自衛課堂上的具體體現,非常適合于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值得借鑒。第三,其上課的理論內容和技術內容面廣而多樣化,涵蓋于安全教育、健康教育、體育教育、武術技術等多學科領域的基本內容。優點在于內容簡單易學而實用,適用于所有的學校學生,缺點在于很難形成專業套路和趣味性。
本文從美國自我防御課程中的技術部分內容中,整理出了十四條普遍教授的技術內容,這些技術被應用于大部分學校的課堂中,通常情況下,每個學校都會在以下表一中的十四項技術內容中包含或涉及到十項左右技術的學習。通過對其技術內容總結顯示,其上課內容涉及武術領域的各流派,各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武術內容或多或少被提到或學習一部分,基本都是初級基本技術、單個技術的學習和練習。其優點在于簡單易學,比較接近日常生活,適用于各種人群,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缺點在于技術過于簡單,也比較散亂,缺乏趣味性,運動量過小,不利于提高整體身體素質,很少有套路性的技術學習。從其技術內容看,中國傳統的武術太極內容完全涵蓋了一下自衛課程的內容,但在大多數現在的中國武術課教學中,更注重于技術套路和身體素質的學習與掌握,缺少對單個攻防技術的實用性要求,使得原本具有十分豐富且自衛價值很高的武術太極技術相對得不到更好利用。

表1 美國自衛課程大綱常用技術部分統計分析
統計出以下出現次數較多的十三條內容知識點被大多數學校大綱體現出來。其中安全知識、健康知識、自衛知識、安全知識是所有學校教授的內容,反映出本課程總目標的主要內容所在。自尊、尊重他人、自信、自律、自衛意識、道德素養等價值觀和心理指標的教授內容也都出現在各大學的大綱內容中。顯示出注重良好的價值觀,心理素質、道德素養優秀的教學理念。這也許是我們相同類型課程中應該借鑒的一面。

表2 美國自衛課程大綱理論性知識內容統計
6.1 絕大多數大學自衛防身課程的大綱結構包括課程宗旨、課程說明、課程內容、課程日歷、理論知識五部分內容。整體課程結構比較完善,說明本課程體系在美國大學已經比較成熟和普遍。
6.2 本文比較全面的總結概括了自衛課程大綱中宗旨及說明部分的具體十七條內容,比較具體真實的反映了美國自衛課的普遍目標和理念。為我國開設此類課程,制定完善大綱等工作提供參考作用。
6.3 通過對其大綱中技術部分內容統計與分析,這些內容取自不同的武術流派,技術大多為比較簡單易學的初級基本技擊技術。特點是接近日常生活可能會出現的場景,比較實用,適合所有學習對象。
6.4 課程理論知識部分比較全面的體現了本課程理論知識現狀。反映出本課程總目標的主要內容所在。顯示出注重良好的價值觀,心理素質、道德素養優秀的教學理念。
6.5 本人在以上研究結果基礎上,結合多年教授傳統體育養生課程的經驗,擬構建具有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文化特色養生與自衛課程,并已在我校開課實施,正在做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1] 陳工.怎樣防范暴力犯罪[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2] 馬學智.普通高校開設自衛防身術課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11).
[3] 李建衛.中國武術技擊的優勢[EB/OL].武之魂-wushu的博客,2011-06-12.
[4] Ochiai,H & T.Fuchs.Self-Defense outline of course content for student completion[Z].Cortland NY:PE Department,2016-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