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娟,戴玲燕
(臨海市婦幼保健院,浙江 臨海 317000)
妊娠屬于女性一個較特殊生理過程,孕婦機體內分泌、激素水平將隨孕周增加而變化,且在妊娠晚期能升至高峰。由于妊娠激素等變化,導致孕婦肝臟代謝及分泌、合成等情況受到影響,而且影響機體凝血因子水平[1]。妊娠晚期孕婦機體凝血酶、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水平的升高,可促使其血液系統處在高凝狀態,有助于分娩過程胎盤剝離,保障母嬰健康[2]。但是,血液高凝狀態,可引發血栓、產后大出血等情況,因而需對孕婦妊娠期凝血功能變化予以監測,預防分娩并發癥的出現[3]。本研究分析了妊娠晚期女性凝血功能檢測及其臨床意義,為指導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臨海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妊娠晚期女性女性為研究組,同時選擇同期健康體檢正常非妊娠女性65例為對照組。記錄所有患者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資料,研究組年齡21~38歲,平均(26.54±2.16)歲,同時根據孕周分為:A組28周~32周(22例),B組32周+1天~37周(23例),C組37周+1天~42周(20例),研究組與對照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研究對象均無心、肺、肝腎疾病、血液系統及凝血功能障礙,并知情同意本研究。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采集2mL肘靜脈血,常規離心15min,離心率為3 000r/min,取上層血漿,利用BE Compact-X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對凝血功能指標水平予以測定,包括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及FIB;利用免疫比濁法測定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和D-二聚體(D-Dimer,DD)水平。
凝血四項正常值范圍:①TT:16.0~18.0s;②PT:11.0~16.0s;③APTT:24.0~36.0s;④FIB:2.0~5.0g/L。DD正常值范圍:0~100μg/L;FDP正常值范圍:0~10mg/L。
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行本研究數據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χ±S)的形式表示,多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TT、PT及APT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5),但FIB、FDP、DD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兩組凝血功能比較(χ±S)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不同孕周各組TT、FDP、DD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隨著孕周的增加TT逐漸降低,FDP和DD逐漸升高。各組PT、FIB、APTT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見表2。
表2不同孕周凝血功能比較(χ±S)
Table 2 Comparison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weeks between two groups (χ±S)
凝血指標是診斷出血-血栓性疾病的主要依據,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促凝與抗凝系統呈動態平衡,各種促凝及抑凝物質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制約形成了凝血自我調控過程[4]。凝血因子的構成主要為蛋白質,處于血漿中,一般狀況下無活性,當出現外源或者內源性的刺激時,可激活凝血因子,發揮機體凝血功能。妊娠者因生理結構變化影響,其凝血因子可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從而對纖溶或凝血功能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出妊娠期血液高凝。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TT、PT及APT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5),但FIB、FDP、DD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提示娠晚期孕婦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這與國內外研究報道基本一致[5]。
妊娠晚期體內多種凝血因子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以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為著,與此同時,伴隨有抗凝血酶活性的下降,血液呈高凝狀態。因此,雖然FDP及DD升高,但是體內的纖溶活性下降,因此,臨床需加強對妊娠女性凝血功能的監測,從而對不良情況進行及早有效治療與處理[6]。
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孕周各組TT、FDP、DD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隨著孕周的增加TT逐漸降低,FDP和DD逐漸升高。此次研究結果與彭強[7]報道相似,表明妊娠晚期孕婦凝血四項水平不僅與非妊娠健康女性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且妊娠晚期孕婦的DD、FDP水平顯著更高,并隨孕期增加而增加。
目前,臨床可對機體凝血狀態進行反映的指標有TT、FIB、PT、DD、APTT及FDP等,其中APTT與PT可經不同途徑促凝血活酶生成,并可誘導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促使血液凝固[8]。PT是外源性凝血系統常用篩選試驗指標,其可對血漿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等水平進行反映,而當以上凝血因子發生部分活化時,將導致PT時間縮短,顯示機體血液高凝。APTT為內源性血系統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指標,可對凝血因子Ⅱ、Ⅷ、Ⅸ等水平予以反映。FDP屬于纖維蛋白同纖維蛋白原由于纖溶酶作用而出現水解,從而產生的一種降解產物,有助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血塊溶解等,該指標可對纖溶活性進行直接反映[9]。DD為纖維蛋白單體降解產物,可對機體凝血與纖溶系統激活情況進行反映,且于纖溶活性監測上具重要價值。正常妊娠孕婦若其機體血液為高凝狀態,則有助于保障胎盤的完整性,且可促胎盤剝離面快速形成血栓,進而促使產后出血量減少。此外,機體繼發纖溶活動有助于靜脈竇及子宮螺旋動脈內的血栓被清除,從而促子宮內膜的修復、再生。本次研究方案受多種因素影響,尚未對同一孕婦凝血四項、DD、FDP水平動態監測比較,需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妊娠晚期孕婦一般血液處高凝狀態,易形成血栓,在分娩前進行凝血四項、FDP、DD水平檢測可有效監測孕婦機體狀態,早期予以有效措施預防產后出血,保障母嬰安全與健康。
[參考文獻]
[1]Gong J M,Shen Y,He Y X.Reference intervals of routine coagulation assays during the pregnancy and puerperium period[J].J Clin Lab Anal,2016,30(6):912-917.
[2]Sagesaka T,Funabashi H.Change of the initiation time of blood coagulation in pregnancy from 10-months to postpartum[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13,53(3):247-255
[3]魏萍,馮宇劍.孕中期與臨產期孕婦的D-Dimer、凝血四項變化及臨床意義[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7):1275-1276.
[4]Ringwala S M,Dibattiste P M,Schneider D J.Effects on platelet function of a direct acting antagonist of coagulation factor Xa[J].J Thromb Thrombolysis,2012,34(3):291-296.
[5]何磊,李薇.晚期妊娠孕婦凝血指標檢測意義[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6):575-576.
[6]周三琴. 妊娠高血壓疾病纖溶及凝血指標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8):1009-1011.
[7]彭強.妊娠晚期凝血功能指標檢測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9):1254-1255.
[8]Bischof D B,Ganter M T,Shore-Lesserson L,etal.Viscoelastic blood coagulation measurement with Sonoclot predicts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 cardiac surgery after heparin reversal[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5,29(3):715-722.
[9]Lippi G,Pasalic L,Favaloro E J,etal.Detection of mild inherited disorders of blood coagulation: current options and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J].Expert Rev Hematol,2015,8(4):52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