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在中美貿易摩擦日趨緊張的關鍵時刻,美國商務部部長Wilbur L. Ross于4月16日宣布針對中國企業中興通訊激活拒絕令,限制及禁止中興通訊申請、使用任何許可證,或購買出售美國出口的受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約束的物品。這一處罰十分惡劣,禁止中興通訊購買美國出口管制的任何商品并且一禁7年到2025年,分析人士稱,這似乎就是沖著中國制造2025來的。
2017年銷售額近167億美元的中興通訊遭美國禁售后,其通信設備和手機產品自美進口的零組件將面臨斷炊,且在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統上直接被掐死了脖子,可謂生死一線。
美國去年就曾狠狠敲詐過中興
2016年3月8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針對中興通訊及其三家關聯公司實施出口管制,要求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下的產品供應商須申請出口許可證,才可以向中興通訊供應該等產品。
2017年3月9日,美國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就遵循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及美國制裁法律情況的調查與中興通訊達成協議,對其罰款8.9億美元。直至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激活為期七年的拒絕令,實施第三輪處罰。
最終的結果是中興通訊在2017年4月與美國相關政府部門簽署和解協議,對其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律“同意認罪”并分別向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和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管理辦公室(OFAC)分別支付了3.6億美元和1億美元的行政罰款。
但中興的妥協并沒有換來美方的善意,剛剛收完這筆巨額“保護費”后,美國人就幾乎讓中興停掉了生產線。若不能在一到兩個月之內達成和解,不僅會影響中興通訊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還會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絡建設帶來一定影響,并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絡的推進。
中興通訊在美國的采購額近年以10%的速度逐年遞增,‘封鎖對美國半導體公司同樣不利。并且,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應用市場,每年從美國進口半導體元器件超過2600億美元,美國不會放棄這個市場。美國此舉可能更多是希望增強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中國自己的芯片呢?
如此倚重進口主要緣于國產芯片與國際水平差距太大。賽迪研究院集成電路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韓曉敏表示,中國芯片產業的落后是“全方位、系統性”的,即使是國內的龍頭企業,和國際主流水平都有一定的差距,更不用說國際最先進水平。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大基金”)總裁丁文武去年10月在上海的一場行業論壇上表示:“中國芯片行業彎道超車的策略不現實,彎道超車的前提是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
集成電路所包含的產業十分廣泛,包括軟件(EDA工具)、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等。中國和國際主流水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領域?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對記者稱,落后是全方位的,幾乎所有的設備、材料都依賴進口,FPGA、存儲器全部進口,而中國能做的產品也落后很多。
集邦資訊半導體行業分析師郭高航此前表示,在設計和封測領域,中國與美國等先進企業差距已經逐步縮小,但是制造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即使設計領域,華為海思發展已非常不錯,但在制造環節仍由臺積電代工。地平線芯片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其AI芯片也是采用臺積電工藝,“確實應該支持國貨,但是要支持好的國貨,而不是道德綁架,我們可以允許有5%~10%的偏差,但不能太大”。
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產業就容易被遏制。存儲芯片對制造工藝要求較高,主要由韓國的三星、海力士和美國的美光等壟斷。2016年下半年開始,存儲芯片價格暴漲,國內終端廠商苦不堪言。雖然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正試圖實現中國存儲芯片的突破,但實現真正的規模量產仍需時間。
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二期募資今年初已經啟動,市場預計二期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丁文武稱,下一步大基金將提高對設計業的投資比例(目前僅占17%),并將圍繞國家戰略和新興行業進行投資規劃,比如智能汽車、智能電網、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并盡量對裝備材料業給予支持,推動其加快發。
中國應當怎么做
(1)中國可用禁止稀土對美國出口實施反制。電腦芯片,集成電路的制造也離不開稀土元素的參與,中國既是美國最大的債主,也是美國最大的稀土元素的最大來源國。如果離開了美國的cpu芯片,中國的IT制造業也許會倒退多少年,但離開了稀土,美國的芯片制造也會受到嚴重影響,芯片制造成本將會大幅度上升。
(2)直接制裁美國蘋果公司。中國是蘋果手機的最大市場,蘋果近年來麻煩事挺多,發展的上升勢頭被遏制,如果再失去中國市場,蘋果公司不是沒有面臨崩盤的風險。這家企業倒了,是對整個美國IT領域的一個沉重打擊。
(3)全面打擊美國IT在華產業。現在只是中興被美制裁,如果特朗普不顧中美經貿的利害關系,進一步完全停止美國芯片對華出口,那么中國的高端IT制造業恐怕在短期內將面臨停工風險,作為應有的反制,中國可以正面對美國的網絡、IT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報復,不要有任何的客氣。既然中國的IT廠商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那么美國的IT、網絡企業也就不要指望在華獲利了。此舉不僅能夠讓我國在貿易戰中取得戰略平衡,使美國挑起貿易戰遭受沉痛代價,美國的IT、網絡企業被擠出中國市場,還能夠對國家安全、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安全帶來極大的利好。這是因為現在中國應用的IT、網絡技術、設備,核心技術基本被美國操控,信息安全根本無法保證,所以,美國的IT、網絡技術、設備在中國市場出局是對我們的國家安全、社會安全極為有利的事情。
(4)借此機會振興我國自主核心技術產業。美國禁止芯片出口中國必然激起中國自主企業大力發展芯片及其他信息核心技術的決心和行動,如當年搞“兩彈一星”一樣:正是由于國外的技術封鎖,使我們通過自力更生成為了世界級的航天與核科技大國,對于自主發展信息核心技術而言,道理也是一樣的。
當然,中國可能會因此面臨短期的IT產業陣痛,但中國的經濟實力、技術積累、市場空間已經決定中國具備了可以放手一搏的條件,更重要的是中國有美國不具備的制度優勢,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那么這次中國不妨就把“苦美久已”的信息核心技術像當年搞“兩彈一星”一樣,認真突破一下吧。
(5)與美國國內有共同關切的政商兩界力量聯合起來。特朗普上臺后,聲稱要讓美國的傳統制造業復蘇,但到目前為止,這種復蘇的跡象并沒有被人們看到,倒是讓代表美國IT高科技領域感受到了巨大的產業威脅,那就是中美貿易戰。美國IT產業關鍵產品與核心技術最大的買家是中國,如果特朗普發起貿易戰,就很可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現在美國輸華的大宗商品中的汽車、大豆及其他農產品都已經被中國列入了可能反制的名單中,是不是下一個就輪到美國的高科技企業?離開了中國的市場,美國高科技發達的加州就會成為下一個底特律,曾作為汽車王國生產基地的底特律現在已經一片蕭條。如果是這樣,加州的高科技企業,以及他們能夠影響到的美國政壇、國會勢力都會坐不住。中國如果想為中興讓特朗普“收回成命”,并避免貿易戰的進一步升級,就應當和他們建立統一戰線。
(6)美國打擊中國的IT產業就是打擊美國自己。如果中國就是希望被美國主導的IT產業在我國重新洗牌,那倒不如干脆犧牲掉被美國操控、壟斷的IT領域,反正這個領域、這個市場上更多的是美國人的利益與國家訴求。
不僅美國的信息高科技產品對中國依賴甚大,美國的技術創新也許更加需要中國市場和中國的公司,因為,高科技產品的研發本身并不產生財富,而且資金投入巨大,美國的高技術產品尤其是IT、網絡領域的高技術,更加需要在中國市場上應用,或由中國的企業家通過商業運營產生財富。就這方面而言,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具有像中國這樣的能力,包括美國自己。
(7)引進美國制造芯片的企業和人才。信息產業資源是在國際范圍內實現調配的,當美國的高科技企業一旦在貿易戰中失去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合作伙伴,那么美國高科技企業以及在其中供職的科學家、高級技術工人,會有大批的沒有事做。中國應該在這個時候把這些企業和科學家、高級技工吸引到自己這邊來,為中國搞芯片研發,并限期解決自主產業面臨的困難。美國能限制產品的流動,但能夠限制企業和人才在市場資源調配過程中的正常流動嗎?除非美國自己把自己封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