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雅斌
摘要:我國傳統(tǒng)的教師培訓工作具有一定滯后性,不利于提升我國師資力量水平,為我國現代化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鑒于此,本文首先對教師培訓的現實困境進行了簡要概述,并總結了構建教師培訓制度的重要性,最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加強教師培訓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教師培訓 現實困境 對策
在職教師需要通過教師培訓來接受思想政治等多方面的教育,所有具有教師資格證書的人員都應當積極參與到教師培訓工作中來,現階段我國在積極展開教師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存在培訓計劃性、封閉性等的特點,且沒有健全的教師培訓評價機制,導致教師培訓工作的價值無法充分發(fā)揮出來。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對教師培訓的現實困境產生深刻的認知,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完善對策,才能夠為從整體上提升我國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奠定良好基礎。
一、教師培訓的現實困境
第一,計劃性。計劃性是教師培訓中一種典型的培訓形式,這一過程中需要委托代理,如果產生了過多的代理,會嚴重影響教師培訓工作質量。
第二,封閉性。實際展開教師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培訓的內容同教師的日常實際教學工作存在極大的差異,培訓的價值無法充分發(fā)揮出來。這同教師培訓較強的封閉性具有直接關聯。教師培訓封閉性集中體現在培訓形式和內容上。在實際設計培訓內容的過程中,忽視了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且不同培訓機構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各培訓機構封閉式運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培訓效率和質量,同時還會導致資源的浪費。
第三,沒有健全的培訓評價機制。教師培訓工作質量同評價機制具有緊密的聯系,只有通過健全的評價機制,才能夠對教師培訓工作以及整個培訓流程進行全面監(jiān)督,確保教師積極參與到培訓工作中來,從而提升我國的師資力量。現階段,我國在積極進行教師培訓的過程中,由培訓學習決定評價方式,該評價方式存在嚴重的缺陷,即由培訓學校充當裁判員和教練員兩種角色,因此最終評價的真實性會有所降低。
二、構建教師培訓制度的重要性
(一)教師培訓制度是推動教師教育發(fā)展的基礎
現有教師培訓制度指導下,教師培訓工作嚴重缺乏規(guī)范性,導致整個教師培訓工作的價值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甚至還會導致教育資源形成浪費現象。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要想不斷推動我國教師教育的發(fā)展,就必須構建完善的教師培訓制度,為高效落實教師培訓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教師培訓有助于實現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加強師資力量建設的過程中,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給予了高度重視,這同傳統(tǒng)教師培養(yǎng)模式具有本質區(qū)別。實際展開教師培訓工作時,應將教師培訓制度的指導職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制度支持引導教師實現多元化發(fā)展,努力在教師現有工作經驗基礎上,系統(tǒng)化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升。
三、加強教師培訓的對策
不斷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是加強教師培訓的關鍵,因此現階段有關部門應從開放化、市場化、多元化和合理選擇培訓機構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加強教師培訓。
(一)開放化
應從教師工作需求、自我發(fā)展要求等角度出發(fā)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師培訓,教師在參與培訓時應明確自身的職責,并有針對性的選擇培訓內容,確保教師培訓可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自身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教師培訓中,應提升培訓模式開放性,為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而服務。
現階段,開放化培訓模式包含以下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即開放化的教師培訓內容,教師應在全面搜集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參與培訓工作,并客觀的分析相關信息,而培訓內容以及培訓的詳細計劃都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呈現,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有針對性的對培訓機構進行選擇;第二層次即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發(fā)展現狀,同時參與到多個教師培訓項目和機構中。
(二)市場化
現階段,在積極提升教師培訓工作質量的基礎上,順應市場競爭機制、科學配置相關資源展開教師培訓工作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應對教師培訓內容進行整體規(guī)劃,并將相關計劃定期通過網絡公布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培訓工作領域的競爭環(huán)境將更加具有公平性和規(guī)范性,對于提升教師培訓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三)選擇培訓機構的公正性
現階段我國的政府預算中包含了教師培訓經費這項內容,要求全體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教師培訓當中。因此必須通過專家審核、學校推薦和教師自評等途徑,提升教師培訓工作的公開性和公正性。在此基礎上,應將培訓工作的重點目標方在青年教師的發(fā)展和進步方面,給予青年教師更多的機會展開教育教學研究,促進青年鳥事綜合素質的提升,為青年教師性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多元化
教師培訓系統(tǒng)必須具有多樣性的內部控制措施,這是因為參與教師培訓的人員在工作經驗以及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需要由多樣化的內部控制措施來為教師喲組很對性的提供培訓內容。在教師培訓中,應努力提升學術環(huán)境的專業(yè)性,確保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對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產生深刻的認知,并逐漸形成正確的教學館和價值觀。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培訓有助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要想從整體上提升我國的教學質量,就必須不斷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提升教師培訓方法與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夠針對教師的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的展開培訓,最終為強化我國的師資力量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運福,楊曉宏.基于大數據分析的O2O教師培訓模式研究——對“互聯網+”教師培訓的初步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
[2]關松林.發(fā)達國家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經驗與啟示——以美國、英國、日本為例[J].教育研究,2015,(12).
[3]陳志其,梁進龍.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現實困境及對策研究——以J省H縣農村邊遠地區(qū)教師為例[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02).
[4]魏非,姜昌華.從簡單遷移到系統(tǒng)重構——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師培訓管理研究與實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05).
[5]王道福,蔡其勇.“國培計劃”教師培訓“知識—能力—實踐—體驗”模式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6,(07).
(作者單位:四平市鐵東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