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龍



【摘要】本文從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出發,研究并設計了一套基于US結構的管理信息系統,通過該系統的正式使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產效率,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C/S結構 汽車零部件生產
1.問題的提出
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為一家由外商獨立投資的大型企業,主要經營汽車零部件及其他相關零部件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公司汽車零部件的生產由生產設備自動加工生產,24小時不間斷生產。每臺生產設備加工生產的零部件需要工人(以下稱為操作人員,簡稱OP)檢驗、裝箱、統計。生產管理員負責收集OP記錄的數據錄入到電子表格中,進行分類統計、匯總,并制作成各種報表,為公司管理提供決策。
現有生產管理過程中有兩個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一是OP操作錯誤率高,包括生產產品的核對錯誤和生產產品數量的統計錯誤。二是生產效率低下,OP在生產的過程中一邊要檢查產品、辨別不良產品類別,一邊還要進行人工的記錄,影響了生產的效率。另外,生產管理員對于OP登記的數據還要手工錄入電子表格,再進行制表、統計分析,自動化程度不高,浪費很多時間。
2.問題的解決
經過對公司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筆者認為開發一套基于C/S結構的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可以有效的解決公司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2個突出問題。OP通過系統顯示的產品圖片信息,在“三點照合確認”環節可以輕易的將計劃生產的產品與實際生產的產品進行確認,解決了生產產品與裝箱產品錯誤的可能。如圖1所示。
通過下面的圖2所示的生產界面,可以非常方便的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統計,既不會發生手工登記錯誤的可能,也不會影響OP在操作過程“一邊操作一邊統計”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
OP將生產信息在生產過程中自動錄入的系統的數據庫中,管理員通過系統自動生成報表并打印,大大節省了生產管理人員錄人數據和制作報表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3.系統的實現
3.1 系統的組成結構與運行環境。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客戶端、管理端和數據庫服務器,如圖3所示。
系統的客戶端主要由生產工作臺上的操作人員來使用,主要用來確認要生產的零部件、統計不良產品的類型和數目、生產裝箱的數量,并對生產過程中生產暫停的時間進行統計。系統客戶端采用windows suface平板電腦,運行windows 8.1操作系統。通過觸控筆和條碼掃碼器實現信息的輸入。系統的管理端主要是對生產設備的生產數據進行實時或進行周期性的統計,并自動生成管理、決策所需要的各種報表。管理端運行在windows7操作系統下。系統客戶端和管理端均采用Visual Studio 2012開發。
數據庫服務器存儲產品信息和生產信息。供客戶端和服務端共享數據。數據庫服務器采用SqlServer2012。
3.3 系統核心功能設計
(1)“三點照合確認”功能設計?!叭c照合確認”功能設計是為了保證將要生產的產品與實際生產的產品是否一致,通過改功能,OP人員通過實際產品與產品圖片對比確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更換產品看板。OP操作的流程如下圖4所示。OP操作界面如上圖1所示。
(2)左、右產品功能設計。所有左、右產品功能設計是指有的產品是單個生產,而有的產品是左、右兩個產品同時生產的,系統會自動根據產品的關聯分組情況顯示單個產品或者左、右產品的生產界面,上圖2所示的生產界面是左、右兩個產品同時生產的界面效果。若生產的產品只有1個,則生產界面上只會顯示一個產品。為了實現該功能,在設計產品信息表的時候,專門設計了兩個字段,分別是組編號Zno和左右標志Lr,在讀取生產產品信息時,只需要掃描同一組產品中的任意一個產品的ID,就能自動顯示同組的兩個或一個產品信息。
(3)生產數量的記錄功能設計。生產數量的記錄是該系統的特色功能。要求系統能夠方便OP高效的記錄各種數量信息,包括“調整”、“開始”、“樣品”、“短暫”、“修復”、“不良”、“封箱”數量的登記。為了方便OP高效記錄,專門設計如上圖2所示的操作界面,當單擊某個按鈕時,相應的數量就會增加或減少1個。
4.系統的應用
通過本系統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數據統計的時間,節省了一定的人工成本。公司有20臺生產設備,原來每臺設備安排1名OP人員,通過系統投入使用后,每兩臺設備安排1名OP人員,雖然OP管理的設備增加了1臺,但是工作強度反而減輕了。在使用本系統前,公司安排一名專門的管理人員負責20臺生產設備生產數據的收集、錄入和分系統計工作,通過使用本系統后,此項工作由其他管理人員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