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科, 曹振民
(陜鋼集團漢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勉縣 724200)
近年來鋼鐵企業出現了主輔分流,企業原有的用工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益,企業把一部分工作承包給外協隊伍,由外協隊伍組織人員來完成,工作地點在企業內,穿插在企業各個崗位上,這些外協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嚴格外協單位的資質資格審查。陜西集團漢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全文簡稱漢鋼)安全管理部門與外協單位簽訂經濟合同時嚴把資質資格審查關。嚴格審查外協單位經營范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管理資格證書;涉及建筑施工、設備安裝、消防工程以及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的單位,審查其相應的資質證書、資質等級、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資質證明資料;以上各類資質證明文件均必須提供原件且在有效期內[1,2]。
2)明確企業與外協單位的安全管理責任。漢鋼在簽訂項目經濟合同時,同時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作為主體合同的首要附件,協議中明確雙方安全生產職責、各自管理的區域范圍,作業場所安全生產管理,雙方在安全生產方面各自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對安全生產管理獎懲、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善后賠償、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的約定。
1)企業從法律層面與外協單位簽訂合同協議。企業與外協單位簽訂了合同以及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外協單位各項資質資格以及制度建設等軟件建設完備,只能說從法律制度層面上符合國家的相關安全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上還要加強管理外協單位,加強提高外協員工安全意識及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外協單位安全管理績效這些工作更為重要。
2)加強外協單位合同執行,強化主體責任落實。企業在與外協單位簽訂合同時必須約定工藝技術要求,堅決遏制外協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在管理服務隊伍上,產品質量上,打折扣。對于生產事故,質量問題進行嚴格監督管理,督促徹底的整改以及追究相關責任,杜絕各類事故。
自漢鋼公司投產以來,外協單位據不完全統計各類大大小小事故約102起,依據事故類型進行分析,因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等違章行為造成的事故起數為93起,占事故總數的90.8%,而正常作業引發的事故起數僅為19起,占事故總數的9.2%,各類事故類型分布見圖1。

圖1 漢鋼公司外協單位各類事故類型分布圖
從圖1中各類事故情況可以看出,加強外協隊伍的組織監督管理,不斷提升外協隊伍員工的整體素質,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努力實現外協隊伍和企業雙贏局面,成為當前擺在企業面前的一件大事。
1)外協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生產工藝知識欠缺、安全意識相對淡薄。現代化鋼鐵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高,機器設備能量高、運行速度快,加之鋼鐵行業固有的高溫熔融金屬溶液、煤氣、天車起重作業、受限空間作業、高處作業等危險因素,造成鋼鐵行業危險性較大。而大多數外協單位為了節約成本,簽約后臨時招用一些閑散人員匆忙上陣,人員要么年紀偏大,要么文化素質偏低,很多人員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操作技能較低,對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個人安全行為沒有深刻的認識,沒有企業生產及安全防護經驗,造成人員對安全風險識別能力較差[3,4]。
2)外協單位的人員流動性強、年齡層次相差較大、管理難度較大。因外協單位的工作性質、工資待遇等原因,外協人員管理穩定性、連貫性差。有的人往往是崗前勞動紀律、安全、技術等一系列教育培訓全部走一遍后,工作月余就離職;也有年輕人在外面找到新工作或因家庭原因、個人婚姻原因等,工作一段時間就離職,導致外協單位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給企業安全生產和綜合治理管理等工作造成許多困難。
3)外協單位操作工藝技術、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力量薄弱。大部分外協單位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足或缺乏,導致外協單位整體工藝技術、安全技術、生產安全管理力量薄弱或不足,致使外協單位人員不了解作業安全措施,不懂相應的安全作業規范,作業過程缺乏有效的安全監督檢查,導致外協單位人員事故相對高發。
4)外協單位工藝技術培訓、安全技術投入不足。外協單位往往為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不為所屬人員辦理傷害保險,提供國家規定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或提供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或配備的數量不能滿足崗位人員的實際需求等,常常因為不佩帶或佩帶失效等導致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中毒等事故及職業危害的發生[5-7]。
5)外協人員接受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的機會少、工藝知識培訓欠缺。外協單位人員的安全教育少,工藝知識只是簡單告知或或根本就不培訓更沒有接受系統安全教育培訓,工藝流程崗位操作技能培訓,其素質難以提高。同時外協單位人員因文化程度原因導致其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指導實踐的能力較差,因此,在工作中外協人員發生“三違”現象的較多。
以公司創建學習型班組為契機,立足崗位實際情況,注重實效,以“缺啥補啥”為目的,循環往復,穩步提高,夯實責任,以制度執行為手段,反復抓,抓反復,促進外協班組自主管理,提出了在外協單位管理上“四同等”原則(即同等對待、同等管理、同等要求、同等考核)。包括外協員工與公司員工同步開展教育培訓、班組安全活動、“崗位描述、手指口述”(下面簡稱“雙述”)、技術比武、事故演練等各項安全工作,按制度同等進行獎勵、考核。
1)完善階段。主要完善外協單位教育培訓教案及相關制度,推行準軍事化管理,上下班列隊,把人員思想意識逐步聚攏在一起。
2)鞏固階段。主要在日常工作中夯實責任加強管理,及時指出存在問題,督促其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逐步修訂完善班組制度,落實職責,落實檢查、考核。
3)提升階段。主要通過一系列制度執行,由工段督促進行轉變到班組自主開展活動,督促完善最終與其他班組同步。
每年年初公司與各外協單位負責人簽訂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同時要求各外協單位負責人與各班組簽訂班組安全責任書,班組成員之間簽訂班組員工互聯互保安全責任書,班組員工在個人安全責任書上簽字、寫出個人安全保證書,通過層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逐級分解安全目標。
針對外協員工年齡差異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員工未接受過系統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操作技能較差以及安全生產防護經驗欠缺等現狀,漢鋼為外協單位量身定做各自適宜的方法和內容,采取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培訓方式。由淺至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細致的講解;同時,注重外協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工藝知識培訓。
漢鋼將事故應急預案培訓、演練工作作為日常員工一項基本技能常抓不懈,以工段、班組為單元,結合各自區域崗位存在的不同危險因素,定期組織外協員工和內部員工開展事故預案培訓、模擬演練工作,不斷提升外協單位員工應急外置能力。
漢鋼定期組織召開外協單位安全例會,以幻燈片形式通報各單位日常管理、現場作業中發現的違章違規現象、現場隱患等,點評、剖析各單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整改的方向,同時在會上對做的好的單位給予表揚,這樣以點帶線、以線促片、用片保面,不斷規范提升各外協單位安全管理工作。
外協單位員工與公司員工同在一片區域工作,只是個人隸屬的單位性質有所不同。在日常管理中,公司實施“無差別”人性化的管理,防暑降溫等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由公司和外協單位協調,統一標準,統一安排,從員工的思想,情緒等各個環節入手,建設和諧的大家庭生產環境,維護穩定的生產局。
漢鋼結合企業外協單位實際情況,以注重實效,穩步提高,夯實責任,制度執行為手段,反復抓,抓反復,促進外協班組自主管理,提出了在外協單位管理上“四同等”原則,強化外協單位的有效綜合管理,提升外協單位綜合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正常經營。
[1]王建輝.加強外協隊伍管理,促進項目和諧發展[J].經營管理者,2015(21):86.
[2]郭明柱.淺談施工企業勞務外協隊伍的管理[J].山西建筑,2010(14):124.
[3]何斌.ZTBJ公司外協作業隊伍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4]董正橋.企業外協單位安全管理的對策與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8(11):35.
[5]白清龍.淺談企業外用工、臨時工的安全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2):10.
[6]李都宏,王軍.冶金企業外協單位安全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青年先行,2014(5):44.
[7]李兵.公司外協管理對策研究.電子制作[J].理論研究,201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