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淺析了智慧圖書館與智慧館員的內涵;提出智慧圖書館對智慧館員的素質要求;闡述了智慧館員養成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 智慧館員 圖書館員職業素質 智慧服務
1 智慧圖書館與智慧館員
《新華字典》對“智慧”的定義是“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力”,可以看出,“智慧”是將“智能”與“慧覺”結合起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圖書館與“智慧”一詞早有淵源,早在1930年代沈祖榮先生就把“智慧與服務”制定為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的校訓。
智慧圖書館的核心是智慧館員。智慧館員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很好的把握,有很高的進取心,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夠在不斷增長知識的同時靈活運用知識,從而給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成為適應信息社會的終身學習者和高效服務者。智慧館員是能夠將知識和技術嵌入到圖書館服務中,能夠充分利用自己對知識資源結構和知識分析規律的深度掌握,以專業的角度幫助用戶進行知識挖掘,為用戶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知識增值服務的專業人員。
2 智慧館員的素質要求
2.1 服務型智慧館員
服務型智慧館員是在服務一線直接面對讀者的館員,館員情緒對服務效果影響較大。從心理學角度講,工作中的積極情緒對助人行為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服務型智慧館員如果能在積極的情緒中服務用戶,用戶就會獲得較好的圖書館體驗。然而在公共圖書館的流通部門、總服務臺等一線窗口工作的館員,由于工作內容單一,很容易產生倦怠情緒。所以,“愛心”、“高情商”、“圖書館精神”對他們尤為重要。當然圖書館如果能實行小范圍的崗位輪換,適當調動服務型館員的情緒,將更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智慧。
2.2 資源型智慧館員
資源型智慧館員負責對圖書館資源進行配置、加工和使用,如采編部門、參考咨詢部門等,這類工作流程相對固定,也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對他們來說,必須學會創新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例如采編部可以派人走訪本地名家或本地出版單位征集地方文獻,參考咨詢部可以根據用戶咨詢主題建立興趣小組、舉辦網絡交流會;這類館員還必須有敏銳的嗅覺,能時刻注意到用戶需求的變化,能及時學習新概念、新技術、新方法。
2.3 技術型智慧館員
技術型智慧館員是圖書館中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引進者和應用者,他們對新技術的敏感程度以及對新技術的應用水平直接影響到智慧圖書館的質量。這類館員首先要對新技術有強烈的好奇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能幫助他們了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他們還要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給這些“征服者”帶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最有效的化解方式只有一個——不斷的深度學習。
3 智慧館員的成長途徑
3.1 增強圖書館管理者的領導力
積極的情緒與好的心態是智慧館員的必備條件。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管理者(領導者)采用的領導風格和組織氣氛對公司業績有重大影響。如果大部分員工在工作中缺乏士氣,那一定是管理者創造了令人沮喪的組織氛圍。
首先,圖書館管理者應當采用客觀、公正、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對館員進行評價、控制和調節,做好智慧館員的開發培訓策劃、職業生涯管理計劃、人才更替計劃等;其次,圖書館管理者要學會情感投資,要多跟館員打交道,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對館員的心理狀態、能力水平、價值觀等有全面了解;另外,管理者還要學會換位思考、注重溝通交流,讓館員感受到親和力、產生向心力,使館員能夠積極落實智慧圖書館的各項服務措施。
3.2 建立適度的競爭機制
這個競爭機制必須是公正透明的,它能有效促進智慧館員在適度壓力下,自覺進行學習、自覺提升職業素質和服務水平,使自己具備與所競爭崗位相匹配的任職能力。競爭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趕的自學局面,促使館員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在工作崗位上做出更大成績,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智慧館員隊伍。例如青島市圖書館近年來把“自媒體運營崗”、“專題咨詢服務崗”等知識密集型崗位拿出來,面向全體館員,通過公開的競聘會挑選人才,競聘過程分為個人演講與課件展示、現場答辯、評委打分等環節,最終評委們從思想意識、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答辯情況等方面對選手進行打分。智慧館員通過競爭上崗,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任職,自然會用更大的熱情投入工作。
3.3 “愛”與“圖書館精神”的修煉
愛是智慧服務的基礎,智慧館員必須具備好的品德素質、有愛心。這里的愛是愛國、愛崗、愛人民、愛讀者……心中有愛才能產生洞察力、才能產生智慧、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知難而上渡過難關。一是要熱愛圖書館工作,愛崗是敬業的前提,只有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才能創造出用戶滿意的服務;二是要愛讀者,如果心中對讀者充滿關愛,就會注意到每一位讀者的需求和困難,就會用自己的智慧去幫助他。如果每位館員都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正能量去愛身邊的人,那么館員與館員、館員與讀者之間就會溫暖而融洽,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圖書館精神則是圖書館事業的靈魂,前面說到的文華圖專的校訓“智慧與服務”就是一種圖書館精神。筆者聽過幾次中山大學程煥文教授的講座,程教授是特別注重宣傳圖書館精神的一位前輩,他對圖書館精神講述最多的是“愛書”、“愛館”、“服務”、“智慧”等字眼。簡而言之,圖書館精神是一種奉獻的精神、一種推動館員獻身圖書館事業并追求成功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內在動力。首先圖書館人要看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在信息時代圖書館任重道遠、圖書館員大有可為,只要努力學習、兢兢業業,平凡的崗位一樣能結出碩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現已公布施行,公共圖書館面臨更好機遇,圖書館人將背負更大使命、成就更大價值;其次圖書館人要俯下身多實踐,一切智慧都源于實踐,圖書館不是“圖舒館”不能圖一個“舒服”,要把自己埋在書里、置于讀者中,去深入了解圖書館的發展狀況以及社會和民眾對圖書館的實際需要,用實在的付出去尋找職業智慧;再者圖書館人要多學圖書館史,現在的許多館員不了解以前的圖書館是什么樣子,不知道韋棣華、沈祖榮、裘開明等先驅的事跡。歷史的精神、榜樣的力量往往充滿感召力,圖書館史的學習不僅要著眼于從古代藏書樓到圖書館再到圖書館現代化的發展歷程,更要去領悟人的歷史、精神的歷史。
3.4 可持續學習能力的修煉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現在的智慧公共圖書館都建立了智能化服務網絡,數字圖書館也發生了革命性的創新,公共圖書館的整個服務系統逐漸變成面向用戶的智慧服務平臺。智慧館員不僅要學習圖書館學知識還要不斷接受各類科學知識,通過持續的知識更新和經驗獲取,實現在信息館員與學科館員之間的自由轉換;在計算機技術方面,要充分利用本館資源不斷提升計算機技術水平;對信息檢索、信息組織、知識管理等方面的新內容,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習多元化服務能力,能為用戶提供科學研究、定題服務,并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精確知識性學術服務;學習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和組織,能與用戶有效互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潛在用戶發展成為實際用戶、將實際用戶發展成為積極用戶。
參考文獻
[1]伍素梅.基于智慧服務的圖書館員能力建設.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15(1)
[2]金敏婕.融入、提升、超越——智慧圖書館員素養與價值.圖書與情報,2014(6)
[3]甯佐斌.智慧圖書館員素質培養淺析.山西檔案,2015(6)
作者簡介
傅振國(1982-),男,甘肅武威人,漢族,本科,館員、讀者發展部主任,研究方向:公共圖書館業務實踐、數字圖書館。